琉璃厂裱画记

标签:
文化图片裱画随笔山水画 |
分类: 02原创-随感杂谈 |
补记 190221周四
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发现很多都存在手机里,没有导出来,占内存很大,已经影响到继续拍照了,赶紧导到电脑里,顺便记录下当时发生的事情,也算是对照片故事的一种回忆。
由于2月20号(正月十六)就要开始准备下学期的图书,逼着自己大元宵节就从老家往北京赶,真是挺郁闷的,也不让自己在家陪父母过完了元宵节再走。父母是千般不舍万般不愿我们回京,可是,子女虽说还是父母眼里的孩子,毕竟岁数也不小了,也是公司单位的
员工,都有自己的一滩事,不能随心所欲的在家陪着父母了。父母恨不得把家里好吃的都给带到北京去,好像自己在北京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似的,尽管减肥是我的经久不衰的目标之一,可是,每次回家之前,都特别希望自己胖一点,再胖一点,因为你不管有多么的圆润,父母眼里,你总是瘦的营养不良,需要再吃一点,再补一点,只让你吃的没有了食欲,却增长了脾气,不吃不吃不吃了!回到京来,却又觉得还是家里的饭好吃,咳,矛盾的回家路。
父亲退休十余年,绘画水平已经到了一定的境界,有不少人已经跟老爸索画了,老爸开始还很开心,有求必应,搭上时间搭上笔墨和精力,画了一幅又一幅,送了一人又一人,可是,老爸无意中发现,有人就是应付一下子,并不是真的喜欢老爸的画,要了就不知放在哪里了,根本不会挂在家中,老爸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打掉了,再有要画的,老爸就有些委婉的拒绝了,只说画的不够好,人家果然就敷衍几句,就不再勉强,再后来,老爸的画仅限于参展,并挂在家中,我也知道老爸的画虽说没有名气,但确实越画越好,每每赞美几句,老爸就很开心,然后拿出自己最近画的画,让我们点评,倒也是一种乐趣。
老爸有很多画都在展出时,展出方会免费给老爸的画裱好,所以,老爸几乎不给自己的作品做什么装裱。我的房间很小,本来没想在北京的家中挂老爸的画,可是老爸在展示其中一幅横幅的山水画时,我突然觉得,这样一幅横幅的山水画,可以放在北京的家中啊,虽说不是什么名画,自我感觉,老爸的水平并不差,挂在家里,也能让蓬荜生辉,然后就跟老爸要这幅画,老爸自然高兴,可是又觉得没裱好,想裱好了再让我带回去,可是,又没有私家车,裱好了偌大的画面,拿着很麻烦,还不如我回京再去琉璃厂自己裱画呢,也方便一些,老爸想了下,觉得也是,也就作罢了。然后,我就把这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画带回了北京。
以上图片就是琉璃厂大街的过街天桥,两边还有电梯设置,可以通过电梯上天桥,真是贴心的设施,可惜正在维修中,也不知维修了多久,总之电梯成了摆设,不能用的,只能看看过眼瘾了。
琉璃厂是明清时期曾经的琉璃厂,现在早已迁到门头沟,所以这只是个文化街的称号了,以前的琉璃厂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很多,西起西城区的南北柳巷,东至西城区的延寿街,全长800余米,有较浓的文化氛围,但在不会写字作画的人看来,这里的商业味更浓一些,一进店,还没好好看两眼呢,立马就有店员或者老板问,要什么纸什么笔墨,白纸黑字的价格醒目的标在哪里,感觉都进店了,只逛不买,有点对不住人家店主似的,可是自己又不喜欢,只想逛逛,又对不住人家的热情,真是不买不好,买的话,更不好,没啥用啊,所以,也不是很敢一家店多逗留,看两眼,只要人家盯上你了,跟在你屁股后面,开始热情地介绍,准备让你掏银子了,就赶紧落荒而逃,逛得并不爽。
好在这次是带着任务进店的,顾客是上帝,不买要受气,所以进店时,还是有些理直气壮的。
进了一家离地铁口最近的装裱店,写着“装裱字画,立等可取”,大老远的坐地铁都一个半小时才能赶到,可不想过几天再来取,能一次完工最好,如果这家能尽快做完,价格又比较公道,就这一家吧。
貌似专业的跟店主谈了价格,主要是看人家貌似淳朴的样子,又说已经是最低价了,又想起老爸说在老家也是两百多的样子,感觉不会相差太多,就谈妥了,店主说一个来小时就可以做好,想想待在这里也没啥可看的,好久没来琉璃厂了,再逛逛吧,于是我就设定了闹铃,信步顺着马路往北走。

不知为何,店面也挺多,可是没有那种热闹亲民的感觉,觉得每家店好像就是卖东西的,态度干冷,生硬,好像你不买东西就不欢迎你进来瞎逛似的,也许自己多心了吧,总之不太舒服,这样,几乎就是在各家店门前看看,觉得门脸做的挺漂亮的,驻足多看两眼,然后继续往前走,大概就这样走马观花的逛了半个小时,这时看到了路边的中国书店,中国书店可是久负盛名的古籍研究特色的书店了,进去看看书,大店一般不会赶人的,于是像找到了知音一样,赶紧走了进去。
虽说里面图书不多,有几本讲淘书经历的图书还是可以看看的,而且书已经很久了,好像就是方便读者阅读选择的,就顺势拿起一本读了起来,没想买,就看看,果然没人赶你,也没人跟在你屁股后问你是否买这本书,站着看了大概半个多小时,虽说腿脚有些累,没人打扰,心情还是不错的,这时,裱画店家来电话说差不多了,然后心满意足的放下图书,慢悠悠的走出书店,开始往回走。


这个汲古阁,听起来好像挺有名气的,据说是个古玩珍品名店,是书友画友休息、会友、交流、交易的场所。走进去一看,居然是个宣纸厂,不是我以为的卖古籍的地方,也许人家是一个大牌子,只是做个广告,亦或是汲古阁在二楼?不晓得,看看诸多淘书人对汲古阁的说明,再看看网上对汲古阁的介绍,总觉得这个卖宣纸表画框的小店应该不是汲古阁。以后有机会再去看看真正的汲古阁吧,估计是在这家卖宣纸的小店的二楼上。

回到裱画小店,看到老爸的大作本来有些皱皱巴巴的,经过画匠的灵巧手工修整,结果焕然一新,真有种名家大手笔的感觉!
这样一幅“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山水画挂在家里的客厅中,丝毫不比什么大家不逊色!开心!可是,房子太小,老爸的竖版的画作根本挂不起来,只能卷起来作为收藏,着实有些可惜!
希望自己以后能有个再大一点的小房子,屋顶再高一点点,这样老爸的竖版的画就能更多的挂在家里的客厅中了。老爸退休后还能发挥余热,画出水平尚可的一幅幅水墨画,不知自己退休之后能干出点什么来呢?
不想了,先好好欣赏老爸的这幅《风雪夜归图》吧。
后一篇:壶口瀑布一日游之行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