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友汇 · 学生专场】暑期学生整容热,你怎么看?

(2017-07-22 19:02:13)
标签:

杂谈

今日话题

近日有媒体调查称暑期学生整容热致医院手术增五成,引发了热议。据报道,尤其是在暑假后,八大处整形医院接诊的学生群体明显增多,某医生单日接诊的患者过六成为学生,预约单甚至已安排到了一个月后。不过,在家长的陪护或建议下,多数学生整容还是较为理性的,选择“割双眼皮”、“隆鼻”、“瘦脸”等传统微调项目的居多,对网红脸无感。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3qGBpicMFJ40DNia4WRo7K8N6zl1TCXX3oibAJnn4icZpGzibdJ86MzuBCqKEAANkksrm0eyNzDyWgYabtPGMHZYts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学生专场】暑期学生整容热,你怎么看?" />

目前,卫计监督部门已加大督查力度,打击非法美容机构,并提醒广大学生勿选择非医疗机构进行美容整形手术,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有网友评价称以新的面容迎接新的生活无可厚非,毕竟这是个看脸的世界。不过也有许多人对学生整容表示不认同,有那么多钱还不如多报几个班提升综合能力和个人内涵。还有一部分人觉得整容很恶心,认为这是教育的失败,社会风气不正急需政府引导和约束。

对此,你怎么看?


爱美之心人皆有,内外兼修方本真

一到暑假学生就成了整容的主力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关于美的定义,本就白云苍狗,今日流行条纹,明日追求波点,在应对潮流是,似乎正装才能永远得体。等到哪天圆脸是时尚了,圆规就会卖的好吗?世界日趋多元化,地球因生态的多样性而变得美丽,环肥燕瘦才构成人类的多姿多彩。无可厚非,同等条件下,企业也定会去签约那些漂亮的脸蛋儿;在超市,我们也定会挑选那颗有颜值的苹果。美貌只会作为人生的附加题,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做好自己的基础题。既然都有了在脸上动刀的勇气,那何不努力进取来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才能呢。美的标准自在人心,在笔者看来,相濡以沫的伴侣是最美。失去了一条腿的徐前凯是最美,支教的乡村夫妇是最美。

对此,社会各界要综合发力。可以进行精准的宣传,一旦在网络上搜索整容二字,就会弹出关于整容的一些危害,帮助民众理性整容。企业要树立正确的录取观念,德才兼备,择优录取。而政府也应该去出台相关的法规,以整治整容的乱象。

这正是,爱美之心人皆有,内外兼修方本真。

——@金醒


迷信外表不可取,风物长宜放眼量

人们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以此作为对学生整容的尊重,这种尊重应证社会多元。但我们细看整容者的心理:“看到别人的双眼皮,好羡慕”,这不过是一种盲从,别人双眼皮好看我就也要有,这种对外表的迷信中折射出的是一种浮躁的社会心理和对社会价值取向的误解。

我绝不否认外表的重要。在面试前化上精致的妆容、穿着靓丽的服装,这会给自己加分。但在高中毕业后,就去割双眼皮垫鼻子这种对外表过度在意的行为隐约表现出对“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奉为圭臬的价值观。但真的是这样吗?或许我们都应该庆幸外表在绝大多数行业最多只是加分项,绝不是决定性因素。

那么决定自己的是什么?对于仍在校园的学生来说,考虑考虑大学的发展和人生的走向、在追逐外表的浮躁社会中冷静下来,问自己,我究竟应该靠何种专属优势取胜,这才是立足社会之本。

这正是:迷信外表不可取,风物长宜放眼量。

——@严越


整容:焕然一新还是“换燃一心”?

传统而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之?然而随着人们的思想逐渐开放,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医疗水平逐步完善,不分性别,相当一部分的男女都会选择整容来改变颜值。在我的身边有不少同学朋友选择了“微调”,高峰期主要是在高三毕业时和大学毕业时,为何在这两个时期选择整容的人会格外多,从我个人理解到的心理来说,无非是想在新的环境里有新的面孔。诚然内涵比外表要重要,但是一个人美丽的外表给人带来的自信也是显著的,曾经没那么突出的面容会让人做事时不够自信,甚至有些自卑,也许自己也很想突破,但在旧的环境里总是提不起勇气去改变,因为自己给自己的定义就是平凡。但毕业之后即将去往新的环境,一切可以重新开始,整容提升颜值之后,不仅面貌焕然一新,自己的内心也仿佛被点燃,换了一颗心,做事情更有自信,在颜值提升后反而更注重内涵,因为“完美”这个词好像并不是遥不可及,已经拥有姣好面容的自己再增值内涵不就是很接近“完美”了吗?整容以后的自己反而更有勇气去追求完美。

但今天我们话题讨论的群体是学生,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更多,首先,学生这一群体大部分都未成年,他们所做的决定未必是成熟的,以后后悔怎么办;其次,大部分学生还未经济独立,整容费用需由父母承担。那么作为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想要整容则需要理性看待,认真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为何整容,并将整容的利弊分析与之,在确认孩子已经是成熟考虑,家庭财力也足够满足的前提下,也不妨给予支持,与其堵不如疏,并且在父母的支持下,更能为孩子把关正规医院医师,防止那些整容悲剧的发生。让孩子不仅是焕然一新,更能“换燃一心”。

——@禹淼


整形,别忘“整行”;皮囊,勿缺灵魂

古人云,女为悦己者容。从古至今,梳妆打扮注重仪表是每个社会人的必修课。发展到今日,整容也成为大众所熟知的改善外貌的有效途径之一。之前由于传统观念原因,大家对于整形也是讳莫如深,每当提到某某男星整容时又是一波鄙视。

现在,思想观念放开了,整形成为了一股浪潮。但是,整形热潮下,“整行”同样是重中之重。第一,拯救自己的行为,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理想的向往,丢掉懒惰,多进行知识积累。古语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很多时候,在美貌面前,气场才是王道。第二,整治规范整形医院,提升医疗整形专业水平和有关部门监管力度,正确规避整形风险。

整形没错,但是也要注重自身行为和文化素质提升;整形没错,但是也要理性;整形没错,但是也要规范行业。

整形与“整行”,我们要皮囊,也要灵魂。

——@听风


整容不代表内心的匮乏

随着暑假的来临,整容在学生群体中掀起一股不小的热潮。有人提出,花钱整容不如提升内在素养,也有人认为,整容是教育的失败。反对的声音,似乎表达出一种思想倾向,即整容是修养不足或价值观扭曲的结果,并且双方处于对立的位置。

上述对整容的认知,主要是由于观念上的冲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整容对面貌的人为更改,与传统的身体观念相悖;而某些片面观点认为,在乎外表就会忽视了内在。因此整容不代表内在的匮乏,只是在诸如此类的观点被人不容商榷地用于评定内在修养、社会风尚时,对整容的批评、抵制也就纷至沓来了。

现实中固然有极端的案例,但更多人合理地汲取整容的益处。整容的学生获得更满意的容貌,从而提升自信和社会竞争力。倘若整容者能够理性而为,合理控制风险,不随波逐流而丧失自我的特性,何乐而不为呢?不必因为整容“让脸不是天生的了”就嗤之以鼻,寻求外表的改善,正如修养自身,并不是错误,而两者同样不矛盾。

——@孔繁兴


少花些心思追求容颜,多花些心思利国为民

学生整容大多是为了能够以一个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生活,给老师同学们留下美好的印象。他们普遍认为颜值高的人更容易受到欢迎,更容易找到工作,更容易找到对象,因此,正如社会上流行的“减肥热”、“健身热”一样,人们都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毋庸置疑,这些现象与社会上形成的那股偏爱“白富美”、“傻甜白”的氛围有关。近年来,我们的电影作品随处充斥着韩国小生、美女鲜肉,综艺节目里的除了玻尿酸还是玻尿酸。公司总裁是帅哥,法官律师是帅哥,皇亲贵族还是帅哥,普通人看多了心里难免形成巨大落差。为了弥补落差、增加自信,他们只得依靠整容这一外在渠道。

然而,要知道擎起中国列车飞速前进的高架桥,不是这些美女帅哥,而是像黄大年那样的学术大佬,像廖俊波一样的人民公仆,他们才应该是引领潮流的标志,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因此,吾辈青年应该像这些时代楷模学习,少花些心思追求容颜,多花些心思利国为民。

——@陈偲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rmrbp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