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简算能力

(2018-01-17 11:24:14)
标签:

教育

数学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简算能力

                   二曲镇东街小学  魏娟

在各种数学考试中,每次都会涉及到计算题目,而每次计算题目的得分率却低得惊人。看着试卷上鲜红的错号,学生们后悔的眼神,家长们无奈的目光,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感内疚。是题目很难,还是有其它的原因?怎样避免计算失分——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已迫在眉睫。然而,让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运算速度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简便运算思维灵活性的学习,正确理解简便运算的涵义,合理的进行简便计算,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思维空间得到更好的发展。小学四年级数学中简便运算方法比较多,要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还要掌握一些特殊的数据的变化规律才能提高运算速度,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灵活性。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呢?下面我谈谈自已的看法。  

一、平时增强“化整”、“凑整”的训练,为学好简便算法作准备。

  我们的数学教育目标,不仅要强调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而且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思想的培养。学生简便意识的培养,优化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应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所以在简便计算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提前渗透学生“变整化”、“凑整化”的数学简算思想。在教学简便方法之前我就经常让学生做加数中含有整十、整百的加法口算题,让学生明白这样的题目很好算又容易做得正确。也把25×4100125×81000这两个特殊的化整算式牢牢记住。如在教学751682524518020155这种类型的算式时就需要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加数中能凑成整十或整百的数字凑在一起。这样算起来就会更加简便。所以我在平时总会抽出一些时间对学生进行一些凑整的训练。我们是这样训练的,老师先说一个两位数如:33,然后让学生快速的说出能与它凑成一百的两位数来(67)。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后,我和同学总结出能凑成整百的两位数的特征(个位数凑成十,十位数凑成九,这样的两位数就能凑成一百。)这样的凑整训练始终贯穿于整个简便算法的教学中。由于渗透了高一层次的数学思想(“凑整”),那么学生面对以后其它的一些计算问题时就站得更高、思路更广,对“简便计算”也就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掌握。在渗透这些数学思想的同时,我们特别要训练提高学生对一些“特殊值”的敏感度。如果我们能对这些数字加以重点研究,训练学生基本的运算,就能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以后看到这些敏感的数字就能立即想到可以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二、理解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是学习简便计算的前提。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只有概念明确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及合乎逻辑的推理,有些计算的错误是由于学生对数学中某一概念不清引起来。如在计算:  36×99    36×100 3600 3599   很明显就是由于算理不明,概念不理解的原因造成的36×99表示9936相加,简算的过程中,把它看成36×100表示的是10036相加,也就是增加了“一个36”而不是一个“1”。有的学生由于没有真正理解加、减、乘、除的算理,而且计算熟练程度不够,往往就会弄巧成拙。,教学时,应该重视基础知识,必须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各种与运算有关的概念、性质、公式、算律等,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及各种应用,常出些与它们有关的正误辨析,正用逆用的系列练习,使学生有着扎实的基础,保证运算的准确性。   有的学生实在对概念和运算定律不能够理解的我就自己编了一些即简明扼要又顺口的句子来帮助学生来理解。如: 5563565  556—﹙3565 556100=456 1600÷25÷1600÷﹙25×4   1600÷100   16在教学第一种减法的运算性质类型的题时,我就让学生观察这道题连续减两次不简便,而两位减数能凑成一百,我们不如把它们合起来一次减掉。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句:减两次不简便不如“和”(两个数的和)起来减一次。相反在遇到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我们也可以说和起来减一次不简便不如分开减两次。如   359-﹙15923 359159-123 200-123 77   同样,在教学第二种除法的性质时,我们也可以总结出:除两次不简便不如“积”(两个数的积)起来除一次。积起来除一次不简便不如分开除两次。 

 三、培养学习兴趣是学习简便计算的动力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的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也有所体会,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简便计算的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让学生对简便计算产生兴趣他们应付主动去钻研学习。  还有就是在简便计算教学中,教学背景要力求生活化,使学生感到这些问题是自己平常所接触到的一个生活场景。学生的解决方案是否是最佳方案,是否是最简便的方案?带着这个疑问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了,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如教学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可以出现这样的生活背景:学校购买校服,每件上衣56元,每条裤子44元。我们班39人,一共需要多少元?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先算出一套校服的价钱,然后再乘39,算式是(56+44)×39;也有的学生可能会分别算出上衣和裤子各需要的钱,再合起来算出一共需要的钱,算式是56×39+44×39。显然,这儿的简便计算源自学生独立判断后的一种自我选择,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过观察、分析、比较后自行悟出的,产生于他们自己的解题需要。因此尽管老师没有指导、暗示或强调,学生也能自如地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如果每一个运算规律,都是学生通过探索研究得出来的,学生的头脑中就会留下深深的烙印,也不需要老师过多地强调什么样的题目要简便计算。因为学生只有在强烈的求知欲望驱动下学习、研究的问题,才是他们自己真正想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用良好的运算习惯来提高简便运算的能力   

运算是一项很严谨、强加于、要求准确无误的工作。一定要有良好的习惯才能很好的完成。具体的方法如下:

 1 凑成充分调动审题的好。   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只有认真审题、看清楚要求、看清楚数据和符号,分清运算顺序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习惯。   书写是不认真,格式是否规范,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也直接影响到运算的正确性。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习惯。 

   3 养成用草稿纸习惯。   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利用草稿纸,可以帮助学生记录一些数据,计算一些较大数的运算,迅速拒不上次的思维断点,从而继攻破。教师求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随时利用好草稿纸。  

总之,培养简便运算能力就要在运算的正确性、简捷性、合理性、灵活性等方面下功夫 ,教师平时应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与熟练掌握各种与运算有关的概念、性质、公式、定理、法则、算律,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必要的和常用 的数据,训练出熟练的技能技巧,善于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顽强的毅力,精益求精的态度。简便运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要与其它运算能力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只有从全方位提高 ,才能使简便运算能力训练达到预期的目的,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数学意识和创新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