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学生在简便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8-01-13 10:07:36)
标签:
数学教学教育 |
东街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活劳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简算,作为学生的一项技能,在平时的教学上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培养,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最多的,但是收效往往却很小。
小学数学的简便计算是从四年级开始的,一直到六年级都会有。在这三年里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加法和乘法的五大运算律。其实所学的内容并不是很多,所涉及的知识点也并不抽象,上课时学生也很容易接受,可是一到了练习和作业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但凡教过简便计算的老师或多或少地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上课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运算定律,并且还能根据运算定律,举一反三。看上去好像已经融会贯通了,可是等到做作业时有些学生就对刚刚学过的东西开始有些模糊了。如果隔一天等到第二天的作业那就更不用说了,个别同学甚至把那些运算定律全忘了。而所有这些问题在课堂上我们老师却并没有察觉到。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对自己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多次简便计算调查。经过对调查的分析发现学生对简便计算普遍感觉较难。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第一:学生没有简算意识。意识不是一天就有的,也不是一天就可能教会的。它是一种长期的积累,需要我们老师从生活,教学中点滴培养起来。这不仅仅是针对有明确的计算要求,更要渗透到平时的计算教学中。运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合理改变运算数据及运算顺序,使运算更加简便,开始,正确。那么学生就不会被要求所左右,而是游刃有余。虽然简便运算在四年级才开始,其实一二年级数学中已经渗透。例如:学生在学习乘法3×5时,老师说就是3个5相加,可列式为3×5=15也可以列式5+5+5=15,让学生比较那个简单。这里其实已经渗透了简算的意识。所以我们数学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第二:学生习惯差,做题时粗心大意。很多学生在计算时不看题目要求,有的看错数字,有的看错运算符号有的计算错误,要求简算的不简算等等。如把65写成56,把“-”号看成“÷”号,把“+”号看成“×”号,这必然造成计算结果错误。
第三:学生对运算定律没有完全理解,没有熟练弄懂其中所含的的运算道理,从而出现简便运算错误。在学完五个运算定律后,出现如125×32×25的题目时,学生会想到把32分成8乘4,计算时却分不清该用乘法结合律,还是乘法分配律,会出现125×32×25=(125×8)+(4×25)。
第四:所学知识不会灵活运用。所谓的简便计算并不是运用定律就能简便计算。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往往不观察和分析其中存在的规律,性质和运算符号之间存在的关系,盲目计算,从而达不到简算的目的。因此,在教学简便计算时,我们老师最好把能简便与不能简便的习题同时呈现,让学生知道有些习题通过运用运算定律能使计算简便,而有些则不能,甚至用了运算定律反而使计算变得复杂。简便计算是培养学生的简便意识及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通过简便计算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内在的简洁美,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学生对运算定律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还应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地学习态度,从小养成认真计算,会简算的良好习惯。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有效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才能使学生具有自主的简便计算能力?
一、利用生活中的经验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更多的是依赖于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真实想法与最自然化的理解。那么我们在教学简便计算运算时应该通过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简便计算教学中,教学背景力求生活化,使学生感到这些问题是自己平常接触到的一个生活场景。如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可以出现这样的生活背景:学校购买校服,一件上衣65元,一条裤子35元,购买96套,一共需要多少钱?生甲列式为:65×96+35×96=9600元;生乙列式为:(65+35)×96=9600元,然后组织学生对两种解答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学生除了得出两种算法有相同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发现两种东西的单价正好凑成整数时,把它们共合起来,再乘更简便。
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培养了学生的简算意识,学生同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自主体验是关键。教材或教师展示的算法可能是最优化的,但对于学生而言未必就是喜欢的。因此,只有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才能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最简便的解法。例如:在教学完“除法的简便计算”后,在拓展练习时,要求学生计算1200÷25,大部分学生按照学习新知识的习惯思维,把25分解成5×5的积,即为1200÷(5×5)=1200÷5÷5。师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想一想,这道题能不能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呢?生很快列出(1200×4)÷(25×4)=4800÷100=48。通过此题的两种简便计算训练,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验到简便计算成功的乐趣。
三、加强练习是关键。教学时我们首先要潜心挖掘教材内涵,改变教学思维定势,拓宽自身思维空间,这样才能有效地激活学生辩证思维需要,课堂教学才有生命力,学生思维才“活”,才有创造性。在进行简便计算时,要仔细观察数的特点,从而选择最佳策略。而要正确而熟练地进行简便计算,要加强练习,使学生经历各种题型的解题过程。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如发现有错,暂不批改,发还给学生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订正后再交教师批改。通过这种练习及学生自己的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精神。
在简便计算中出错的原因还有很多,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等特点,发现错误,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错因,因势利导,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错误率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