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东道主的底蕴和张力
卢惠龙
贵州作为本届书博会的东道主,参展的2000多种图书,在一号展厅庞大广阔的空间,无疑最引人瞩目。
贵州是多民族的地域,文化资源蕴含丰富。
贵州人民出版社的苗族史诗《亚鲁王书系》,很抢眼球。亚鲁是王族后裔,其远祖是蚩尤。在亚鲁征战中,被迫一路逃亡、一路迁徙,最终来到贵州高原南部的麻山,从此在这儿安身、劳作、繁衍……这是个遥远的故事,征战、失败、再征战、再失败……不以失败为耻,而以跟随亚鲁战死疆场为荣。亚鲁和他的族群的创世史、征战史、苦难史和迁徙史,世世代代,口口唱诵,形成了我们眼前这部上万行的英雄史诗。2011年6月,国务院批准《亚鲁王》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个地方综合出版社,以积累、传播地方文化为己任。《贵州民间文学选萃》、《贵州民间文化研究》丛书,《贵州本土文化2001》丛书,《符号与仪式》《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苗族古歌》等,构成了贵州民族文化板块。而今,处于现代化和城市化高速推进的时刻,生活很喧嚣,人们很浮躁,文化也难沉静。“流行”引领文化、出版潮流,传承数千年的民间文化正一点点被遗忘、被忽略、被蚕食。贵州人民出版社在这样的形势下,对民族文化保有自己判断,保有自己的文化坚守,这是难得的。
贵州人民版的《奢香夫人》、《王道系列丛书》、《秘象贵州系列丛书》,同贵州教育版的《贵州文学六百年》、《贵州读本》《小牛顿科学馆》、《新青年文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以及贵州科技版的《本草纲目彩色药图》都传达了出版者内在的底蕴,虽偏居一隅,却不囿于地缘亲近性,以深厚的文化情怀和豁达开放的胸襟,海纳百川,默默耕耘,尽显沛然文气和掩抑不住的活力。
贵州教育版的《丝绸路上的中外动漫》由贵州人王六二主编,书系以动漫形式,描摹“新丝路”的文化精神,20多位动漫画家参与书博会,与读者互动,铺设衍生贵州传统民间民俗工艺,不失为书博会亮点。
贵州人民版的少儿读物,品种很多,分量很重。他们的蒲公英系列,竟然销售到10万册,令人惊叹。
贵州民族出版社令人刮目。一个有希望的民族,总是吞吐潮汐。贵州民族出版社以民族与文化为两条主线,抢救、传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以个性鲜明的民族文化创造了特色鲜明的出版物——民族之美,美美与共。这些年来,他们的民族史志、民族古籍、民族艺术、民族文学、民族言语文字一系列图书,以及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品位不俗,亮点纷呈,硕果累累,显示了民族文化的巨大张力。
贵州目前毕竟不是经济和文化的强省,对贵州出版而言,现在也还不是鼓掌、献花的时候。现实主义没有蓬头垢面,纸质读物没有蓬头垢面,立足贵州,走出贵州,贵州出版还会新潮叠涌。
出版不应只属于专门的出版家,也应为一切用文字进行表达的人们、为一切有能力阅读文字的人们所共享。一个趋于成熟的出版家,往往通过他们的劳动,来传递精神的吐纳、生命的交感,这是出版让人共享的优势。贵州这块土地,蕴藏丰厚,升腾着一缕缕令人神往的诗情,纠结着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故事,我们有理由寄希望于贵州出版团队。
2014/8/2
卢惠龙
贵州作为本届书博会的东道主,参展的2000多种图书,在一号展厅庞大广阔的空间,无疑最引人瞩目。
贵州是多民族的地域,文化资源蕴含丰富。
贵州人民出版社的苗族史诗《亚鲁王书系》,很抢眼球。亚鲁是王族后裔,其远祖是蚩尤。在亚鲁征战中,被迫一路逃亡、一路迁徙,最终来到贵州高原南部的麻山,从此在这儿安身、劳作、繁衍……这是个遥远的故事,征战、失败、再征战、再失败……不以失败为耻,而以跟随亚鲁战死疆场为荣。亚鲁和他的族群的创世史、征战史、苦难史和迁徙史,世世代代,口口唱诵,形成了我们眼前这部上万行的英雄史诗。2011年6月,国务院批准《亚鲁王》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个地方综合出版社,以积累、传播地方文化为己任。《贵州民间文学选萃》、《贵州民间文化研究》丛书,《贵州本土文化2001》丛书,《符号与仪式》《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苗族古歌》等,构成了贵州民族文化板块。而今,处于现代化和城市化高速推进的时刻,生活很喧嚣,人们很浮躁,文化也难沉静。“流行”引领文化、出版潮流,传承数千年的民间文化正一点点被遗忘、被忽略、被蚕食。贵州人民出版社在这样的形势下,对民族文化保有自己判断,保有自己的文化坚守,这是难得的。
贵州人民版的《奢香夫人》、《王道系列丛书》、《秘象贵州系列丛书》,同贵州教育版的《贵州文学六百年》、《贵州读本》《小牛顿科学馆》、《新青年文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以及贵州科技版的《本草纲目彩色药图》都传达了出版者内在的底蕴,虽偏居一隅,却不囿于地缘亲近性,以深厚的文化情怀和豁达开放的胸襟,海纳百川,默默耕耘,尽显沛然文气和掩抑不住的活力。
贵州教育版的《丝绸路上的中外动漫》由贵州人王六二主编,书系以动漫形式,描摹“新丝路”的文化精神,20多位动漫画家参与书博会,与读者互动,铺设衍生贵州传统民间民俗工艺,不失为书博会亮点。
贵州人民版的少儿读物,品种很多,分量很重。他们的蒲公英系列,竟然销售到10万册,令人惊叹。
贵州民族出版社令人刮目。一个有希望的民族,总是吞吐潮汐。贵州民族出版社以民族与文化为两条主线,抢救、传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以个性鲜明的民族文化创造了特色鲜明的出版物——民族之美,美美与共。这些年来,他们的民族史志、民族古籍、民族艺术、民族文学、民族言语文字一系列图书,以及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品位不俗,亮点纷呈,硕果累累,显示了民族文化的巨大张力。
贵州目前毕竟不是经济和文化的强省,对贵州出版而言,现在也还不是鼓掌、献花的时候。现实主义没有蓬头垢面,纸质读物没有蓬头垢面,立足贵州,走出贵州,贵州出版还会新潮叠涌。
出版不应只属于专门的出版家,也应为一切用文字进行表达的人们、为一切有能力阅读文字的人们所共享。一个趋于成熟的出版家,往往通过他们的劳动,来传递精神的吐纳、生命的交感,这是出版让人共享的优势。贵州这块土地,蕴藏丰厚,升腾着一缕缕令人神往的诗情,纠结着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故事,我们有理由寄希望于贵州出版团队。
20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