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悬想
(2012-09-02 21:08:07)
标签:
文化 |
睡莲悬想
睡莲,水生花卉。茎粗,直立。叶浮水面,亮绿。花瓣纷呈白、粉、红、黄、蓝,又名子午莲。
西湖“三潭印月”四周,睡莲千层翠盖,畅浮清波,抒展风流。夜幕低垂,它收瓣闭蕊,安静地睡了过去。黎明之时,又从梦中醒来,徐徐绽开。一睡一醒,一开一合,古人曾称它“子午花”。睡莲花色妖艳,花姿动人,一池清水之中,如冰肌少女,似脱俗西施,当代人美誉为“睡美人”。
睡莲拥绿水,浸相思,亦醒亦梦之态,引人无数悬想。
眼前浮现了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那些跨越三个世纪的日本艺术,那些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莫奈、高更产生过影响的技艺:《庶民游乐团扇图》、《王昭群图》、《绘本风流绝畅图》、《明趄野生动画园》、《鹰猎队伍》、《镜台》……心性鲜活,又和光共尘,都有睡莲意趣。那些古老优雅的流畅线条,抽象迷蒙的二维空间,触发着人的视觉冲动,让人惊叹艺术是如此醉人。美人画,几笔曲线,肤如凝脂,分明感觉到美人温热的呼吸和砰砰的心跳,却又是一种距离的,捉摸不定的逃逸之美。那些
浮世绘是以朱丹色彩为主的丹绘,用色,犹如睡莲花色,丹红、浅紫、纯白、赭黄,湖蓝,尽有。准确的线条和单纯的色块是其一大特点。《宝船》整个底部,是宽阔又逼仄的水浪,那一抹赭黄,可能是落日的返照,可能是船身的倒影,也可能只是人心的灰色。画面看似极尽奢华,却又冷寂,又沉迷,又无助,与贵族淫逸、香艳气息并不沾边,它是经典美、贵族美、理想美的人间回落。怎么看都是町人(庶民)的,草根的。
最突出的是,这些风俗画中,众多的人物,几乎都被省去了面部的表情。这不很是奇异,甚至有了些狭邪?用须兰的话来说,人的因素被减去了,舍去了,留下的是气韵。《美女游步图》,两个女人,一脸冷寂,无情无欲,她们不属于别人,也不属于自己,模棱两可的喜悦,没着没落的情绪,知命认命的豁达,迷夜一样。这正切合浮世绘的字面意思,“虚浮的世界绘画”。这也不正像睡莲,在水中沉睡一生,在梦里幽居一世,亦是亦非,半梦半醒,无善无恶,喧闹不复存在,天地只有平和?这不是人生和艺术的另类真实?
是的,人,行走着,不歇地行走在知名与不名的,企及与不可企及的时空,留下什么呢?从华丽到庸常的距离不过一箭之遥。还在行走,就还有冷落与忘却,生命就在提起与放下的轮回里,周而复始,不可穷尽。如果懂得人生无处不是孤独,就懂得人生无处不可亲近。这是生命的宿命?“浮世”源自佛教用语,浮世就讲超脱,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定位的方式,寻求内心安放的地方。
莫奈不仅非常赞赏日本浮世绘,而且把自己的庭院设计成日本式的:在院子里种上竹子、花草,还引进活水种养了睡莲,他甚至还在水池上架了一座日本式的小桥,营造了一种东方式的和谐的自然美。这些,对于他在《睡莲》系列作品中表现东方审美倾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睡莲是花、叶俱美的观赏植物。古希腊、罗马最初敬为女神供奉,16世纪意大利的公园多用它来装点喷泉池。现在欧美园林中选用睡莲作水景主题也极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