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节

(2012-08-15 11:03:27)
标签:

文化

细节

                                                                                

很可能,我们都曾有这样的体验:一部电影到了剧终,在音乐声中,一排排字幕缓缓上升,这时,似乎一切纷扬都沉淀下去了,留在我们记忆中的,是一个场景,一个眼神。

我看《花样年华》以后,经常浮现的是,在街灯下,穿过那条楼梯街,提着餐盒的梁朝伟,与穿高衩旗袍的张曼玉擦肩而过。每每,心里有一种怔忡。

对《罗马假日》,我记忆最清晰的是,那个可爱的小公主赫本,在宫殿里,她身着落地长裙,悄悄地把脚上那双高贵的鞋子蹬掉,赤脚而立。我好像也一下跟着轻松起来。

还有《云上的日子》,众多的人物众多的语言,只有那句话何其耐人寻味:我走得太快,我要回去把丢失的灵魂找回来。

小说也一样,书在我们指间一页一页地翻过,我们往往记住的也只是其中的一段对话,一种描述。

《百万英镑》,伦敦的波特兰大道,孩子把刚咬了一口的大个儿甜梨,扔在了下水道,我想去拣梨,却有一双火眼金睛明察秋毫。我又站得直直的,跟没事一样。这个马克•吐温!

蒲宁的《一杯茶》,丈夫在送走一位优雅的女客人后,夫人从里面出来,拾掇客人用过的茶杯,问丈夫:我漂亮吗?一句问话,意味多多。

川端康成的《美丽与哀愁》,写音子看庆子睡在床上,因为横卧,双脚虽然没有粗野地张开,但脚踝整个露在被角外面。虽为同性,也有点暴殄天物?

铁凝的《大浴女》遑遑30万字,而这句——也许这世上真正的笑和哭是没有区别的,能让人一下就给记住了。

冬天,在北京的大巴车上,我遇见几个四川的熟人,有人给我介绍,这是高缨老师。高缨?我愣了半秒钟。高老师,达吉和她的父亲?白发苍苍的高老师轻轻地颔首。布谷鸟的心事,只有树林才知道。我脱口而出。高老师眼眶湿润了,拥抱了我。因为我说出了高老师几十年前一部备受摧残的小说中的一句话。跟着,我们聊起来,下车前,他给我留下了他在峨嵋山的地址、电话……

这就是细节,一些琐琐碎碎的细枝末节,生活里一些细腻生动而又很有张力的面向。这些细节,于文于人都难或缺。作家们说,作品是机器,细节就是零件。没零件,哪有机器呢?作家的功夫之一,就是寻找、描述细节。有了细节,它就会沿着故事的框架攀援而上,好的作品就孕育了。我们熟悉的阿Q画圆圈、葛朗台的一纵一扑,都被视为经典细节。于人而言,

细节承载着喜悦和哀痛,丝丝蔓蔓缠绕,顽固地潜伏在你的心里,深藏不露,似有若无,一旦被你拾掇,被你激活,它就会带你进入某种状态,让你或者感奋,或者沉湎,或者怀想,觉得原来人生还这么有滋有味……

是的,世界很博大,日子很缤纷,我们的叙事也一度很宏大。可是,日子流水一样逝去,一切缤纷都会驳落,曾经的叱咤,曾经的辉煌,曾经的繁华,都会过去,都会淡忘,就像费翔唱的: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纷纷的尘埃落定,惟有细节陪伴着我们,不离不弃,依然净秀如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