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惠龙:记得你的艺术世界
(2012-08-12 22:13:15)
标签:
文化 |
卢惠龙:记得你的艺术世界
文学艺术像一个变幻无穷的魔方。大抵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轰动效应失却,有人颓丧孤寂,也有人失意彷徨,为着寻求出路,在外来文化的浸濡下,探索性、实验性作品轰轰然面世,其热烈与震荡,用你在《真幻世界的原色扫描》中的话来说,是“整个儿的是地球蹦了起来像墙壁似的堵住你面前”,“所有朝气勃勃的艺术家和披荆斩棘的挑战者,所有曾经在世界上摩登过或者正在摩登的表现性作品、理性化作品、观念艺术、行为艺术,都拿出了绝活”。
当文学也衍变得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候,你却一点不含糊。固然,你的心灵极为敏感,灵魂也充满骚动,只因你通晓域外文化走向,深谙本土文化底蕴,所以能对生活和文学,以你独具个性的方式去运思,并在这种求解中确定自己的支点,你既不轻易被裹挟,也不固守原有的樊篱;在不断汲取养分的时候,对自己的艺术主张不断扬弃和深化。你踏踏实实地,孜孜以求地走自己的文学之路,依然行色匆匆,依然接触芸芸众生,不断地把一篇篇凝聚着自己求索的、富有新意的、五色斑斓的作品奉献给读者。从你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你对哲学、美学、艺术、历史的种种见解,看到你丰富的内心世界,对生活的情感意绪和种种冥思,你的真情和炽热,你的哲理和诗情,你的隽永和典雅,以及你不可掩抑的才华,表明你是一个有个性、有功底的作家,并因而赢得了文学界的瞩目。
你的报告文学集《血腥的街头流行记》,差不多与你的小说集《裸像》同时在80年代末面世。这两个集子汇集了你的15篇报告文学和4部小说,这是你80年代创作的重要成果。如果再加上你早些时候的《鹤舞集》,那么,三点成面,构成了你苍劲沉雄,彩繁理富,美仑美奂的艺术世界。
中篇小说《欲望码头》是带着你的艺术精神和气质的佳品。你万象在傍,游刃有余,从容地展现了无极河两岸很有韵致的山水、村镇、码头,在貌视随意的舒缓描述中,寄寓了对生活、人性的热爱和赞美,勾画了一幅山水人物的长卷。这幅长卷不求几何框架,而致力于生命律动的意境。动与静,虚与实,远与近,升腾为一种具有力度的生命状态。无极河上的水手们是属于无极河的,因此有着无极河的存在方式。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体验和发挥自身的力量。这种生命的力量,并未形成一种自觉意识,而只是一种行为,但它展示了人生既是困厄的,更是豪迈的——这就是无极河水手的精神价值。通晓西方文学的你知道,当代西方作家的兴趣,更多集中在人生的失落感和荒诞性上。海明威之后,硬汉形象就不多了。现代人的自我救赎,成为世界性主题。对照这一点,你笔下的水手的心态和性格,就有了一种超越意味,这也构成了这部小说的思想、艺术魅力。
《真幻世界的原色扫描》不是依人物经历的时空观念来进行构思的,而是依靠活跃的情感体验、动情的生活片断进行布局。所以,作品的内核是心灵的感应,情感的振颤。这当然不是一种单纯的技巧,而是通晓人物情感辩证法的必然。这篇报告文学一下子写了8位美术家,可以想见,你在采访他们的时候,是保持着一种活跃的情感体验的,你的情感和灵智,是渗入美术家情感中去的。因为你本人学过造型艺术,人的形体曾经弄得你神魂颠倒。美术家转瞬即逝的情感跃动,被你捕捉到了。你以一种不完备的叙述方式,用墨如泼,大肆铺陈,形成一股真实的、充沛的“情感流”。
对音乐这座殿堂,对哥德巴赫猜想似的钢琴作品,你也有独到的参悟和灵性。你写《第一钢琴奏鸣曲》携带着生命的灿烂光环,芬芳四溢。你写明亮、雄浑而又神秘的音乐体积,托起生命之虹。你写音乐是对人生的一种哲学式的俯瞰,音乐又源于现实的精气血脉,文辞之潇洒,色泽之浓郁,气势之浩荡,都是不可多得的:
琴房里没有人的时候,他溜进去坐在琴凳上,屏住呼吸打开了琴盖,白色的大地上,凸突着黑的群山,黑色凹下去幻成茫茫一片白,太极生阴阳,浩荡孕万千。36个黑键52个白键下边就蕴含着那无有穷尽的生命密码,他颤抖着把手指敲下去,久久地听着那从冥冥虚无中传来的回响……
内在的丰厚,外在的富丽,达到情辞俱美的化境,令人神往。
报告文学如此,小说也如此。《裸像》的第五场景,是你的得意之笔。你写在雕塑家的眼里,年轻的石工大坎那光滑的皮肤像古铜色的绸缎一样绷紧,隆起的胸大肌像两块对峙着的高原铺开、结实的腹肌和前锯肌丘陵一般优美。你写雕塑家抛弃羿射日的戏剧性时刻,抛开能抓住人的优美、夸张动作,而去表现一种沉思,一种悲哀,一种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你写雕塑家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如醉似狂的、最富激情的创作,不是任何人都能领略的一生中唯有的一次倾心。所有这些,构成一种五彩辉映,浓淡渗渟、诗意郁郁的情韵。小说中妙语佳句,俯拾皆是,显示你学识之广博。
你的创作,总体上是以阳刚之美取胜,是以浓重遒劲取胜,文如其人。你内在的特质是真诚,激越。但你的阳刚并没有走向桔硬,你的浓重遒劲没有走向奥涩。你在恢宏处透出精微,在雄健处透出隽逸,把阳刚之美衬托得极妍尽美。你富于韵律感的文字,使作品获得一种诗化的效果。不少陡然崛起的、一连串排比式的警言隽语,牵引人进入严峻的沉思。你的创作中还不乏幽默、俏皮的文字,让人忍俊不禁。
你曾经说,红辣椒、黄泥巴、紫蓝紫蓝的大山气,是那群美术家的情结。而你自己,从1956年在《萌芽》发表小说《山林恋》起,就对艺术以身相许,风风雨雨,疾行漫行,从未停留。你的艺术情结何在?那龙门石窟丁丁当当飘飘渺渺的开山凿石声是不是一直在你耳边回响?
你走了,可你和你所营造的艺术世界永远伴我同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