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忽然涨了距离~

(2015-04-05 21:29:27)
标签:

杂谈

月卡办了快1个月了,即便如我这般练球爱偷懒的人,被日不落群里的哥哥姐姐们不断打出的佳绩所刺激,也去练了十多次250~~

纠结啊,虽然按说现在挥杆的动力模型已经初见成型,但还是时常猫一杆狗一杆的给人闹心。

歇了几天没练,昨天又上屋顶拍了几段空挥杆视频,哭死的心都有~~老毛病一个不落的都攒全了,我的留头上哪儿去了?我的右脚保持上哪儿去了?555555555555555

没辙,降低期望值,今天继续练习场罚站吧~~

期望值不高,把近一个月以来积攒的一些练球心得打出来就行了:

1、握好杆,现在完全是五堂课的握杆了。

2、臂杆自然角先做好了,再结合双脚站位用来确定球位和人杆系的相对位置关系。

3、通过一系列主动调整,在保持舒适的上杆前准备状态的同时,人杆系重心落在前脚掌上,脚趾可抬起。

4、左臂自然垂,右臂自然曲就不累述了,读五堂课的地球人都明白。上杆启动由右臂内侧肌肉轻提来引发,肩臂杆一体向右转(脑袋好像也有轻微的右转),转到一定位置后,右臂曲肘牵引左臂完成上杆。

5、上杆过度的老毛病和天生手小是分不开的。只能在握好杆的前提下,让自己想象只上四分之三的杆,来解决。看了看视频,基本上自己感觉上四分之三的时候,已经是杆身与大地平行了。

6、咦,做到5之后,突然发现下杆舒服多了。

7、距离?乖乖,60度落点78码,56度落点90码,P杆125码,7铁160码。。。距离统统是大了一号杆的距离,猛掐一下自己,确定不是在做梦~

 

在此谢谢老詹,在他的提醒下,肩臂杆一体化的上杆感觉越来越好。我以前上杆太依赖手(臂)了,有假转肩的嫌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下杆的15连图
后一篇:又骑小三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