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令人毛发怵然的艺术

(2015-12-20 23:42:50)
标签:

布拉格

人骨教堂

艺术

分类: 开眼界

令人毛发怵然的艺术人骨盾牌

在布拉格逗留期间,我们还到访了其郊外的Kurna Hora小镇。

山长水远地到那里,唯一的目的是见识一下(不能用“欣赏”这个词,那太过冷血了)著名的“人骨教堂”,看看那里的人骨“艺术”。一想到将面对的那些“艺术品”是用白森森的人骨做成,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但还是“勇敢”地登上去那里的火车,大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势。

都是为了“艺术”。

去人骨教堂的路上还算“顺利”, 但也是一波三折。

在布拉格中央车站买火车票,得益于网友的密笈,购买了团体来回票,折扣大大滴,省下不少银两。买了票,还在旁边的信息部门咨询。大妈很热情,把去的火车时刻及转车资料打印出来给我们备用。一时疏忽,没有顺便问回程的信息,结果回程时,错过一班火车,害得我们在火车站苦等两个小时。

从小镇的火车站去“人骨教堂”,十五分钟的路程我们走了近一小时。路上两次问路都不得要领,一溜狗的老头甚至把我们指到与教堂完全相反的方向。因为语言不通,完全没交集,比手划脚的,还是无法沟通。后来遇到一对布拉格来的“情侣”,能说英语,才把我们引上正道。到最后,我们只能动用“杀手锏”,用手机的GPS 功能来引路。

“人骨教堂”从外面看,就是一座很普通的乡村小教堂。教堂的庭院,也满是坟墓。

门票90捷克克朗,学生票60捷克克朗。只收现金,不收信用卡。没有当地货币,欧元也行。欧元帮助我们化解了阮囊羞涩。

踏进教堂大门,楼梯口左右对称挂有用头骨与股骨组成的挂件,好比中国人家的对联,以及骨头砌成的“台灯”。横联的地方也挂着人骨做成的饰品。

一条楼梯,通向“深渊”。半土库形态的大厅,只是左右有两个小窗口,昏暗的灯光,使得本来就阴森的教堂显得更加阴沉。

用人骨做成的大吊灯,悬挂在大厅中央,还有人头骨的烛台,人骨做成的盾牌。

大厅的四个角落的小房间内,白森森的骨头一层又一层,堆成小金字塔。

墙上,用人骨砌成年份和人名,那是“艺术家”的“签名”。

教堂里,有四万多具白骨。

处处都是惊怵。

虽说不信神,不怕鬼,但眼前的处处白骨,还是会令人发碜。

所以,在教堂里停留不超过半小时,就匆匆“逃离”。毕竟那里阴气太重。

没去实地观察之前,对“人骨教堂”有两个谜团。

一个谜团是为什么这个教堂有这么多人骨?人们怎么敢在这样的教堂做礼拜?

在了解了实际情况后,才发现中文称之为“人骨教堂”,这名称有误导的成分。它实际上不是供人们做礼拜的教堂,而是藏骨堂。用通俗一点的词语,就是堆放死人骨头的“仓库”。

它的正式名称是Kostnice Sedlec Ossuary

数百年前,该地区一个修道院长去耶路撒冷朝圣,带回圣土,撒在这片土地上。教徒们将其视为圣地,此地成为葬身的热门地方,都想死后能升上天堂。十四、十五世纪,欧洲流行黑死病,数万人葬身于此。很快,这里坟满为患。重新规划,把早期埋葬的尸骨挖起来,修建了一个藏骨堂来堆放。这就是这个藏骨堂的由来。十八世纪,某家族接手这块地方,请了个木匠来打理。这木匠有点艺术天赋,拿人骨做装饰物来装扮这个“教堂”。于是,就有了这个吸引无数游客的“人骨教堂”。

还有一个谜团,是为什么这些人骨历经数百年,还没有风化,保持完好?

都知道,人死后,在大自然中最终化为泥土。皆因微生物会把骨骼慢慢侵食,加上其他因素,大自然会使之逐步风化成灰。但这里成千上万的尸骨,数百年都还保持完好,不能不说那是一个奇迹。它是怎么做到的,对我来说,至今还是一个未解开的谜团。

 

令人毛发怵然的艺术教堂大门

令人毛发怵然的艺术白骨累累

令人毛发怵然的艺术人骨大吊灯

令人毛发怵然的艺术

令人毛发怵然的艺术人骨烛台

令人毛发怵然的艺术人骨金字塔

令人毛发怵然的艺术

令人毛发怵然的艺术“艺术家”的签名

 



令人毛发怵然的艺术
“上联”

 

令人毛发怵然的艺术“下联”

令人毛发怵然的艺术

“横批”

令人毛发怵然的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烟囱面包
后一篇:冰岛:自然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