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猎”—— 再出击

标签:
美国野生动物鹿林海雪原 |
分类: 活在美国 |
前一篇博文晒出的一组鹿的相片,鹿的影子有了,但模糊不清。皆因鹿天性胆小,闻风而逃,手忙脚乱地抢拍的缘故。
不甚满意。算是出师不利。
决心再次出击,寻找新的鹿群,力争拍到一组较为满意的相片。
忽想起在某个山头,以前见过一群鹿。
目标有了,直接往那里赶。到了那山头,真的,那里有一群鹿。嘿!还真是“老马识途”了。
这一群鹿,胆子忒大,近乎于不怕人。对着黑忽忽的“土枪”,一点也没露出丝毫惧色,依然悠然自在地的雪地觅食,闲游。
这两天拍摄的鹿,叫白尾鹿,在美国各地广泛分布。由于美国本土没有什么肉食的猛兽,这些鹿的生长环境缺乏天敌(人类除外),繁殖迅速,种群十分庞大。在美国,各地都可以见到鹿。很多道路有交通标志,上面画有一只鹿,提示司机加以小心,这一带有鹿群活动,避免与突然横穿马路的鹿相撞。即便如此,在路边,仍不时会看见被车撞死的鹿。死鹿有时甚至摆在路边数日,也没人来处理。一般的老美不会把这些鹿拿回家吃的。
不是说老美绝对不吃鹿。美国到了深秋,便是每年的猎鹿季节,开放给“猎人”(各行各业的喜欢狩猎的人)打鹿,或打黑熊。在纽约州,每年有约50万人申请狩猎执照,猎杀约22万头鹿。这只是纽约一个州的数字。全美国50个州,据说每年猎杀约600万只鹿。看到这个数字,你可以想像得到,追杀鹿群时的腥风血雨。事情都有它的两面,老美平时对鹿爱护有加,而另一方面,到了狩猎季节,则大开杀戒。
当然,狩猎活动一般都在人烟稀少的乡野进行,纽约市附近,人口稠密,绝对不允许有这种行为。
所以,我们的“土枪”所瞄准的这群鹿,运气真正好,把家安在离纽约市不远的人口稠密地区。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拿枪去枪杀它们。人们见到鹿,都惊喜连连,欢呼都来不及,怎能伤害它们呢?人们它们当成宠物来观赏。
天长日久,这群鹿就把人类当朋友了,就算我们走到离它们几米的地方,也不逃窜。
因此,换个角度看问题,就变成我们这次运气好了,能够接近鹿群,近距离地尽情拍摄。
初次出击的遗憾得到了弥补。心里充满成就感。
可谓是“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