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晚,今年的“鸡肋”多了点肉

(2014-02-03 12:15:08)
标签:

春节晚会

cctv

分类: 奇谈怪论

这道陈年“鸡肋”大餐,俺吃了整整三十年了。

三十年前,大餐刚新鲜推出时,觉得它较合胃口,充实了闹饥荒的头脑。很好的精神粮食,是真正的大餐,

年复一年,大餐越办规模越大,越来越豪华。从穷小子的家宴变成了土豪的盛宴。

其实,年年的大餐都差不多,菜的味道变化不大。

大餐吃多了,虽然那“鸡”还是“新鲜的上鸡”,但嚼着嚼着,慢慢感到了乏味,倒象在嚼“鸡肋”。

期间,主勺的总厨换了不少。可众口难调,总有人觉得味道不对。所以,吐槽“鸡肋”,在所难免。

今年,总厨换成了冯氏。顶着电影名导的光环,烹了个“私人定制”的盛宴。(可说中了,私货不少)。

浅尝了一下,味道有所改善,似乎“鸡肋”多了点肉。

这鸡肉和鸡骨,是精神上虚拟的东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取决于你的口味,视觉。

最值得赞的是语言类节目少了。

往年,不着调的相声又长又臭。实话实说,那些相声无法刺激俺的笑神经。风趣、讽刺、幽默,几大要素无一能与网上的段子匹敌。调侃世事,网上牛人辈出,几个“江郎” 哪是对手?庆幸,今年在这方面省了我们不少时间。留下一个,刚好给俺留了上厕所的时间。

小品,还是怀念陈佩斯、朱时茂那时的段子。源于生活,自然。早几年,姓赵的主引领风骚时,小品的格调越发低下。拿弱势群体开涮,骗人,满嘴谎言,不知在宣扬什么价值观。当今世风日下,这些节目该负多少责任?今年,蔡明的“毒舌”,依然满嘴荒唐,以损人为乐。对国民素质的毒害,不可小觑。节目的品格有待提高。不过,在得知姓赵的主为语言类节目的副总导演时,对今年语言类节目的格调早就不抱希望。武大郎开店,唉!

歌曲类,差强人意。许多“钉子”被拔了。好在江山代有人才出,找个能开口吼几句的不难,应付我们这种愚钝的观众,绰绰有余。可惜平时喜欢的王二妮,没能唱她擅长的陕北风,有点意犹未尽。新人姚贝娜的歌声,节目完了,还在脑海里萦绕。

不明就里,也不好乱说,但俺实在想不通,邀请那么多的外国人干啥?自家人拼死拼活都上不了春晚,为什么提供这么珍贵的舞台给外人?用外人能往自己脸上贴金?也太无底气和自尊。在花旗国,重大国家项目,外国人?没门!而这次的“鸡肋”,据说升级到了“国家项目”。

有一大败笔(至少俺认为如此), 就是那转四小时的女孩。总厨脑筋坏了。就算如剧组所称,女孩本人和她的监护人都愿意,也不应有这样的表演。简直可以说那是一种精神强迫症的发作。有人发神经,正常人也跟着附和?所以说同意这样的表演,是脑筋坏了。在那里转圈,毫无美感可言。扯上什么吉尼斯纪录,扯淡!不明白追求吉尼斯纪录得到了什么?一个虚名。女孩在那里转,虐心!没见到美,倒反觉得把人当机器,一种身心的虐待!破坏了观赏春晚的美感。也让人叹息,现在的人为搏出名,什么极端的事都做。

总的来说,鸡肋多了点肉,口味有所改善,是好现象。但也有人揭密,总厨在凑菜单时,夹带了不少私货。好像是有那么回事。

但愿明年的春晚有更多的改善。毕竟,这“鸡肋”吃了多年,已成民俗。若无意外,明年还会再吃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