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国观感 • 开平碉楼和《让子弹飞》,谁利用了谁?

(2012-04-09 04:27:59)
标签:

碉楼

故乡

分类: 平淡如水

回国观感 <wbr>• <wbr>开平碉楼和《让子弹飞》,谁利用了谁?

回到家乡开平,自然少不了参观碉楼。

碉楼现在是开平的名片。

以前,开平在世上默默无闻。提到侨乡,一般的反应都是想到台山。世上风水轮流转,没想到老祖宗留下的碉楼,使开平一下打开了名气。碉楼申请世遗成功,开平的身价猛涨。游客络绎不绝,各种影视剧组也纷纷进驻。

利用碉楼为背景拍摄的电影,最著名的非《让子弹飞》莫属。它在全国风行,取得骄人的票房成绩。通过这部电影,更多的人知道了开平碉楼。而开平方面,趁热打铁,利用《让子弹飞》大作广告。国内许多旅游的地方都是由于某部影视而声名鹊起。这正是,《让子弹飞》利用了碉楼,反过来,碉楼又利用《让子弹飞》,形成了一个循环,团团转,,,,,。我晕!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参观碉楼的门票价格也水涨船高,据说门票比早几年贵了几倍。现在参观立园和自力村碉楼的套票,要价每人150大洋。我们被归为本地居民,有半价优惠,还是感觉被砍得满脖子血。劳动人民能挣多少血汗钱?那门票真象那吸血鬼,贪婪地从钱包从吸取“养料”。

高昂的票价,使许多囊中羞涩的驴友望而却步。有人说,不就几栋楼吗?不进去,照个外景就走。可是,景区管理挺绝,他们把大门设在远离景点的地方,在那里,风景的影子都看不见。想看?留下买路钱!

立园是一位姓谢的美国华侨留下的庄园,规模颇大。由他的大老婆移交国家代为管理。整个的园林建筑群不错,保留完整。花园,草坪,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树影婆娑。一如旧社会的有钱人,庄园主身边妻妾成群,有大小四个老婆。园中有座别致的小楼,专门给他宠爱的四太太准备的。也许是吸引游客的需要,现代的人穿附凿会,搞出个“连理树”的谜团,把园中四棵相互相依纠缠的树,比喻为谢家四个老婆,颂扬之意,隐见其中。是否妥当,有待探讨。

离开立园,前往自力村。村里有一群碉楼,较为特殊。普通村庄,每村一两座碉楼而已。

我们在村中的农家餐馆,吃了农家饭。自然,我们忘不了点些家乡特有的菜色。开平,台山一带,流行养鹅,肥壮的狮头鹅,头顶上高高的髻冠是它的特征。所以,餐桌上,鹅肉是少不了的,只可惜,餐馆的手艺还不如母亲的手艺。挺怀念小时候过年时餐桌上的焖全鹅。

说实话,看过了立园,碉楼里面大同小异,没什么特殊的。看碉楼,实际上看的是它的精髓,它背后的社会文化。

走进楼房,看到家具物品摆设,有种回到家的感觉。家具的风格,花纹装饰,和母亲当年嫁妆如出一辙。母亲一直使用那些家具直到终老。也难怪,乡里乡亲的,又是同一时代的人,有类似的东西也就不足为奇。

碉楼的背后,是人民的辛酸泪。民国前期,民不聊生,社会动荡,贼寇群起。开平是著名的侨乡,许多人在海外打工淘金,相对富庶。于是,易被贼寇盯上。群贼打家劫舍时有发生,碉楼应运而生。各村纷纷建起碉楼,一有盗贼警报,村民们就躲进碉楼。固若金汤的碉楼,一般的刀枪奈它无何,盗贼只能“望楼兴叹”。

百密总有一疏,有时盗贼来得太快,也有躲避不及的时候。有一件事。在发生数十年后,仍在我母亲的脑海里留下阴影。我们多次听过母亲描述她在恶梦中惊醒。梦的就是当年盗贼进村抢劫的情形。我母亲还是姑娘时,某天,人们惊呼盗贼来抢,母亲随家人躲进了碉楼。母亲的大嫂,也就是我的大舅母,躲避不及,被强盗从厨房的侧门进屋堵住了。被反剪双手,五花大绑。家里被掠夺。等强盗散去,是母亲为舅母松的绑,深受惊吓。这一幕,深深印在了母亲的脑海。

如今,碉楼已成为旅游观光的项目,祖先的留下的东西,成为今天赚钱聚宝盆。在消费的祖先留下的财富时,它是不是可以作为“忆苦思甜”的教材呢?我们不应忘记过去,更应珍惜今天的好日子。

 

回国观感 <wbr>• <wbr>开平碉楼和《让子弹飞》,谁利用了谁?

回国观感 <wbr>• <wbr>开平碉楼和《让子弹飞》,谁利用了谁?

回国观感 <wbr>• <wbr>开平碉楼和《让子弹飞》,谁利用了谁?立园

回国观感 <wbr>• <wbr>开平碉楼和《让子弹飞》,谁利用了谁?四太太的藏娇之处

回国观感 <wbr>• <wbr>开平碉楼和《让子弹飞》,谁利用了谁?这样的“古董”,我也用过。

回国观感 <wbr>• <wbr>开平碉楼和《让子弹飞》,谁利用了谁?连理树

回国观感 <wbr>• <wbr>开平碉楼和《让子弹飞》,谁利用了谁?

回国观感 <wbr>• <wbr>开平碉楼和《让子弹飞》,谁利用了谁?园林景色怡人

回国观感 <wbr>• <wbr>开平碉楼和《让子弹飞》,谁利用了谁?

回国观感 <wbr>• <wbr>开平碉楼和《让子弹飞》,谁利用了谁?自力村里成群的碉楼

回国观感 <wbr>• <wbr>开平碉楼和《让子弹飞》,谁利用了谁?绣花床帐,真象把母亲用过的东西拿来展览

回国观感 <wbr>• <wbr>开平碉楼和《让子弹飞》,谁利用了谁?立柜的精美绘画

回国观感 <wbr>• <wbr>开平碉楼和《让子弹飞》,谁利用了谁?自力村的“斜塔”,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相比如何?

回国观感 <wbr>• <wbr>开平碉楼和《让子弹飞》,谁利用了谁?碉楼的铁门钢窗,刀枪不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