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的怀念

标签:
怀念母亲美食 |
分类: 至靓的私房菜 |
清明节,人们祭拜祖先的日子。我不能亲自为万里之遥的祖先扫墓祭拜,只能由兄长代劳。时空的阻隔,倒激发我要写点什么,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在我心目中,这道菜与勤劳慈祥的母亲紧紧连在一起。煮这道菜时,母亲的形象时常浮现在脑海里。母亲一生勤劳,也煮得一手好菜。
按常例,过年时母亲总会煮上一只鹅。这是我们家的过年大餐,家里再穷,过年总想法子弄这一餐。我打个下手,在一旁帮忙。小时候,上街到杂货店买点配料,或拔鹅毛什么的。等我年纪稍大,有力气了,宰鹅的任务就落在我头上。鹅的个头大,力也大,它垂死挣扎的力量还是挺可观的。随着厨艺的长进,家里的烹调任务,特别是过年的大餐,就更多地落在我肩上。
鹅的里里外外涂满涂料,鹅的肚子里塞进捆成团的大蒜苗。整只鹅放进一口大锅,加上其它材料烹煮。空气中充满了从锅里飘出的香味,勾引着人们的食欲。
媳妇没过门时,到我家过了一次年,尝到了母亲做的焖鹅。就这一餐,她至今还叨絮着。
我们碾转来到这花旗地方。
又想起了这道美食。
居然,这里没有鹅卖。老美没人养鹅。
不知是什么缘故?是不是老美眼中,鹅与大雁是同一东西?英语里,鹅与大雁是同一单词, 都是“goose (geese)”。
到处可见大雁。人们挺爱护它们的。它们也惹出不少事,轰动一时的美国某航空公司飞机迫降哈德逊河,就是大雁惹的祸。雁群太多了,人们不得不控制“雁口”。没法对它们实行计划生育,则动用了最残忍的手段,对大雁大开杀戒。老美不吃的,全数销毁。可惜了,那么美的肉食。不然,我可能会用这与鹅的最亲近的飞禽作为替代品。
只要想吃,还是有办法变通的。退而次之,就用鹅的同宗相似项 ---- 鸭来顶替。
超市里,鸭的销量很少。好歹还有卖。
家里张口吃饭的人口少了,我煮菜的量也该减了, 从一只全鹅降为半只鸭。
作为上班一族,时间每天都是紧巴巴的。时间能省就省。故我在用料上做了改进。
母亲一直用“玉兰笋” (一种笋干)作为材料之一。笋干要先用开水烫,再长时间泡制至软,还要细细地切成丝才能煮,太花时间了。因此,我改用罐头装的小竹笋。
改动以后,味道基本没变。
这味道又来刺激我们舌头的味蕾了。
母亲在天之灵,还用她无形的遗产,赐给我们美好的生活,实是我们的福气。
母亲一直把她最好的东西奉献给大家。于是,我在这里也将这“祖传秘方”与各位看官一起分享了。
材料:
1. 鸭半只(约1000 克)
2. 芋仔 6 – 7 只
3. 小竹笋罐头 1 只(内有440 克竹笋)
4. 蒜头 6 瓣 (约半只。如有大蒜苗,2 棵)
调味料:
1. 原晒豉(又叫面豉,顶豉)1 瓷匙羹
2. 南乳1 大块
3. 生抽 2 瓷匙羹
4. 老抽 2 瓷匙羹
5. 料酒 1 瓷匙羹
6. 盐适量
7. 味精微量
做法:
1.鸭砍成几大块。不用放油,在炒菜锅大火将油煎出。半只鸭会有差不多大半碗油。所以,到后来,就是用鸭油来炸鸭。其香无比。
2. 炸出油的鸭,用冷水把表面的油冲掉。
3. 把调味料涂在鸭肉上,腌至少20 分钟。
4. 芋仔刮掉皮,洗干净备用。
5. 烧热锅,放少许油,把蒜头爆一下。
6.把鸭和竹笋放入锅里,放水至淹过鸭面,加盖。开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维持着水滚。
7. 约30 分钟时,加入芋仔。
8. 再煮约20分钟,能用筷子穿透鸭肉及芋仔时关火。
9. 等鸭冷却后,再砍成小块。芋仔也切成片。装碟后,把鸭汁淋在上面。
小叮咛:
1. 一定要等鸭冷却才砍。热时砍,鸭肉容易散开。
2. 芋头吸水较多, 注意水量不要太少,以免煮糊。
3. 芋头也可用大芋头。大芋头香,口感粉。芋仔则口感香滑。我偏爱芋仔。
4. 如用玉兰笋,笋干一定先要用开水烫过,去除味道。
5. 爆蒜头时,不要放太多油。
6. 烹煮过程,鸭子还会有油释出,最好也捞起丢弃,以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