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纽约至靓
纽约至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03
  • 关注人气:2,8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漆糍粉 -- 后记

(2011-02-11 12:10:51)
标签:

过年小吃

美食

分类: 至靓的私房菜

在“漆糍粉”一文,我说到,这名称是我杜撰的,还自以为较为贴切地表达了食物的内涵。

经几位哥哥姐姐的指正,才发现我是年幼无知,对家乡的习俗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汗颜!!!

正宗的“漆糍粉”应正名为“出糍粉”。

个中缘由是这样的。

过年走亲戚时挑的礼品担子,里面有各种年货,如麻枣(一种带芝麻的炸糯米粉团子)、酥角、咸水角、年糕,等等。出糍粉是放在最上面作装饰用的。

出糍粉的做法是,当糯米粉煮熟后(请参见“漆糍粉”一文),用手拿一团粉挤压,在虎口处挤出汤丸大小的球(谓“出糍”,故“出糍粉”的名得之),用匙羹刮下,放在树叶上。每张树叶放两颗粉,在粉的上面再粘上装饰的花。十分漂亮好看。

“漆糍粉”文中所述,省略了最后的“出糍”过程,而将粉搅成一团用筷子挑来吃。

这是一种懒人的吃法。

倒是这种吃法,留给我不可磨灭的记忆,特别是一家老小,兄弟姐妹围在一起,互相竞比,欢声笑语的热闹情景,家庭的氛围,过年的年味。

这种气氛,年味,正是现在过年所缺少的。

近年来,人们的钱包鼓了,生活改善了,许多过去过年才能吃到的东西,变成了日常食品。人们也减少自己动手做年货了,什么都是去买。年夜饭也是到餐馆解决。动手少了,许多过去的传统,渐渐地失去。

文化传承出现了断裂。

关于“漆糍粉”的误解与正名,只是文化传承断裂过程中的一段小插曲。

我们是不是要多做些努力,以缩小文化传承的裂缝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