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哭

(2022-03-13 18:38:00)

套用一句“阳光总在风雨后”,“惊喜总在失望后”。

周六上午虽然已具备转出从ICU转到普通病房的条件了,但是主管医生说,普通病房目前没有床位,连加床都没有,具体哪天转出去,再通知。这番话,犹如一碰冷水,直接浇灭了我之前的预期,因为按原来的节奏,周四手术很成功,周五复查没问题,原则上最多周六再观察一天,周日完全可以转出ICU了。毕竟没有谁会跟钱过不去,一天好几千呢。可是这种事又岂是我们病人家属能强求得来的?

不知道是不是之前拜托的朋友暗中帮忙?还是说起恰好有人周日办理出院。周六下午,正在补觉的我被医院的电话叫醒了。冥冥中感觉会有好消息。果不其然,是通知我周日,也就是今天,可以来办理转到普通病房的手续了。

我激动的有点语无伦次,连电话那头的医生都让我先别激动,慢慢说。我首先确认的是就是我妈本人知道了吗?因为我知道,最最期待这个好消息的人是老妈本尊,可谓望眼欲穿。医生笑着说,已经告诉她了,还说老妈开心的得不得了,像个孩子一样,还双手作揖跟她们说谢谢呢!我的心终于落地,今晚我妈应该能睡个好觉了。

挂了电话,随即就通知了老爸,让他当天把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妥当,第二天一早回南京。一直被老妈“诟病”“不会做事”的老爸,这两天把家里的事安排的妥妥当当。果然,当一个人没有可以依赖的时候,会迅速成长起来。当然老爸也不是真懒,只是没有达到老妈的高标准严要求而已,呵呵。这几天忙的事情还不少呢,给菜地浇足了水,把该种的种子也都撒到地里去了,能不能长出来,就随缘了。另外还用面条机做了不少面条,趁着三十多度的好天气,一把头晒干。另外还包了上百只饺子,在冰箱冻起来,后面无论是谁需要抽空回去,吃饭问题也能方便解决。对了,还给凯特补给了足够的猫粮和饮用水。

巧合的是,一户邻居刚从遥远的新西兰千里迢迢回国。又经过了近一个月的隔离期,周六才到家,刚好能与老爸接上。给家里菜地浇水的任务又解决了,老妈“人在医院心在家”,时刻牵挂着地里的“宝宝们”。这下好了,就能安心养好身体再回家了。

早上我和老爸提前抵达医院,床位之前的病人刚办完出院手续准备离开。是个年轻人,五十岁刚出头,也是因脑梗方面的原因住的院。由此看来,这种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有,已日趋年轻化。自己对自己说,以后得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定期检查身体各项指标,防患于未然。

不一会就看到几个护士来换新的床上用品,并搬来各种监控设备。我知道,老妈即将隆重登场。

刚开始还以为老妈会躺在床上被直接推过来的,没想到换成了轮椅。能坐轮椅就是好事,看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等老妈被众人搀扶着在床上坐定后,老爸移步床侧,老妈终于触景生情,开始了她的精彩表演。

老妈的第一哭我给99分,一分是怕她骄傲。老妈委屈的模样,就像个被父母搞丢了的孩子一样,把这两天的委屈一股脑的给宣泄出来。眼泪有,但不是特别多,不过我还是扯了几张纸巾配合,一边帮着擦眼泪,一边安慰着老妈,心里还得憋着笑,害怕老妈会更因此更不好意思。

别人不能完全理解,但我前天我已领教过了一次了。因为老妈最近几十年的生活,大抵处于“夫唱妇随”的状态,基本没有跟老爸分开超过半天的。因此这次史无前例的分离,虽然才有两、三天,却真真切切让老妈体会到什么叫作“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几年不见,分外想念。此刻又不方便抱头痛哭,只能将一腔委屈,通过哭声和眼泪表达出来。憋屈好几天了,总得找个方式宣泄出来。想明白这个道理,就让老妈哭一会吧。

好不容易止住了,聊聊这两天外面实际发生的,以及自己所关心的,聊着聊着,老妈又哭了起来。结果又是一顿好生安慰。如此这般,前后哭了三次,老妈激动的心才真正平静下来。也恰好应了那句话,“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

我到现在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名叫“三笑”。套用一下,今天的日记就叫三哭吧,呵呵。

还是要感恩我们现在的好时代,因为网络的存在,无论你身在何方,“天涯若比邻”。老妈不仅在病房里跟巧巧视频了一下,互道问候,连外婆也出镜了。外婆还隔空让奶奶表演了一下“举手抬足”,每次动作之后,外婆都不吝掌声。一来是一种鼓励,二来也的确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期。短短两三天,术前、术后对比进步明显。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老妈竟然主动要求和刚到家的朱阿姨通话。成为斜对门的邻居已经好多年了,两家关系不错,以前也都曾互相照应,互相帮忙过的。朱阿姨太了解老妈了,一句“放心,我会帮你家菜地浇水的”直击要害,老妈笑呵呵地连声道谢。最后以“安心养病,早点回来种菜”愉快地结束了视频。

两个视频之后,老妈一扫之前的不开心,恢复如常。

向来节约惯了的他们对我“擅自作主”定了陪护餐的事颇有不满,他们认为一份饭,两个人吃足矣,实在不够还有其他零食可以补充。对我而言,这怎么能行?不过当看到中午的伙食分量后,我想了一个折中的方法-“两份饭三人吃”。一来解决了他们最恨的“浪费”问题,二来我还能每晚到医院跟他们共进晚餐,陪的时间还久一些。一举两得,我都不禁佩服起我自己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不能塌
后一篇:冰上加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