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持辞:“双新”背景下校本教研重构的路径探讨—以教研变革深入推进“双新”实施专题研讨会(二)

(2023-07-08 09:41:14)
标签:

成都七中

成都七中网校

“双新”示范

课程改革

校本教研

分类: 讲话发言
今天研讨会的下午场正式开始!

 上午,我们以成都七中周鑫老师的一节历史课,以及历史学科教研室实施“双新”的举措为例,粗略感受和触摸了成都七中实施“双新”的探索。通过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李进研究员所做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面、线、点》报告,我们进一步领会了新课程改革的政策依据、理论内涵和教育任务。

下午,我们将通过专家讲座、学术论坛、经验交流等研讨形式,进一步去理解“双新”,实施“双新”。

高考具有“立德树人,服务选才、指导教学”三大功能,是“双新”实施的方向盘和水龙头。将高考置于核心素养背景下,以此引导和改进备课、教学和考试,是“双新”实施的基本策略。

下面,有请成都市教科院中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袁文为我们做《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考及备课》专家讲座。

袁所长,既是教科院的教研专家,也是一线教学专家,曾担任百年名校树德中学(成都九中)的语文教师和英才班的班主任。因此,她的报告直击教学本质,深入教学一线。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工作三年规划》等文件入手,解读和分析了大量的高考原题,分析了新旧教材,帮助我们去认识通过教研带动备课,由备课促进高考的现实路径的价值意义。
我们明白了,在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更加注重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以“反刷题”“反套路”。
我们明白了,高考命题技术的升级换代,让核心素养能够在试卷中“考”,因此教师要实现教育研究的自觉深化,让核心素养能在课堂上“教”。
我们明白了,“双新”实施要求教师体会命题总体思路,思考指备课的方向和方法。这不是“考什么教什么”的一味迎合,而是深刻体会和主动匹配高考是如何承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从而“以考导教,以教促考”,实现“教—考—评”合一,践行“教—学—做”合一。

成都七中非常注重通过教研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养,将个体智慧的提升和集体智慧的提升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下面,由我给大家汇报我对成都七中的校本教研的理解,分享的题目是《让校本研修在教育现场中焕发活力》。

重庆字水中学作为成都七中网校远端学校的优秀代表和铁杆成员,依托成都七中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字水中学自有教育潜能,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办学样态,值得广大远端学校学习借鉴。字水中学党委书记王毅所做的报告题目是《校本研修:合作 分享 共赢》。

王书记剖析了两个问题现象,即他们为什么不愿成为“名师”,学校给予的未必是老师想要的。通过合作、分享、共赢价值导向下的具体举措,如师生同堂参考、建立合作共赢的教师发展氛围、唤醒教师专业成长自觉、建立教师发展阶梯和四大工程、职称竞聘、教研训一体化等举措,破解了现实问题,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刚才,成都七中和字水中学从学校层面提供了校本教研的鲜活案例。下面我们逐渐下沉,进入教研组层面去解剖案例,获得一手经验。

首先为我们带来经验的是成都七中语文教研组,由成都七中(高新校区)语文教研组长、成都市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游俊松给我们做分享,他报告题目是《成都七中教研组团队建设——以高新校区语文组为例》。

“团结就是力量”,游老师从教研组的团队建设入手,呈现了“引导 整合 发展”三大价值取向和实施策略,让我们明白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是团队建设。游老师最后强调“代代相传是成都七中最重要的资源”,特别说明了教研组建设中传承与合作的价值。

在强调扁平化管理时代,年级组和备课组作用得以凸现,教研组的作用和地位有所下降。然而,成都七中历来重视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今天中午,我在和林荫校区数学教研组长何毅章老师交流新进教师培养的事,看到新建一位数学老师(中科大的博士)已跟着他学习,他还说要为他组建三人导师组,于是开玩笑说:“人是你选进来的,你要对学校对新进教师负责!你的人,你做主,你负责!成都七中的教研组长是有地位和尊严的。”何老师也笑着而严肃的说:“成都七中是实施校长领导下的教研组长负责制,我知道我的责任,绝不拉稀摆带!”游俊松老师的经验分享,也充分体现了成都七中教研组长所具有的浓浓教育情怀和深深教育责任。

下面有请深圳横岗高级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深圳市高考政治学科先进个人刘文圣为我们做经验分享,他分享的题目是《“双新”背景下的教研组建设与高三政治学科备考》。

感谢深圳横岗高级中学刘老师的精彩分享!

不管是在成都七中这样响当当的中华名校,还是在深圳横岗中学这样的普普通通的区域名校里,教研组都在全力以赴、想方设法地依托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和教师培养,各有所长,各展风采。没有一所学校在“摸鱼”,没有一个教研组在“躺平”,都在校本教研上“挖呀挖呀挖”。感谢成都七中语文教研组和深圳横岗中学政治教研组的精彩分享!

加入成都七中网校,不仅仅是为学生引进名师,也是为教师引进名师。成都七中网校采用的是“双师协作”的教研模式,前端老师和远端老师结成教研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分享。那么,双方如何更好地协同?这就需要双方展开教育对话,彼此敞亮。

下面,有请前端代表、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地理教研组长李杰做题为《协同教研,共同提升》的经验交流。

网校教学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团队作战。李杰老师从事网校教学12年,由跌跌撞撞的“小白”到胸有成竹的“大咖”,这不仅仅是通过教研提升自己,让自己网校教学从容不迫,还通过教研带动远端,战友得力,让自己网校教学游刃有余。由李杰老师的分享可以看出,成都七中对网校前端学校是“知无不言,所言必实;毫无保留,主动呈现;形式丰富,内容扎实”,期待远端学校用好成都七中教育资源,主动内化,扬弃取用。

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网校教学质量的保障,离不开前端教师的协同发力。下面有请远端代表、广西平果高级中学副校长韦红梅做题为《双师协同下的教研实践》的经验分享。

韦校长给大家分享了平果中学加入成都七中网校后校本教研的运行样态的革命性变化,以及因此而带来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用切身感受和真实成长说明了聚焦校本教研来推进“双新”实施的重要价值,以及成都七中网校引领帮扶的重大作用。跟着成都七中走,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就会路越走越宽,景越来越美。遇见七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随着韦校长精彩报告的结束,今天的研讨会也进入尾声,让我想到一个词“娓娓道来”!每一个发言人都贡献了自己的教育智慧,非常感谢。一个个独特的理解,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犹然在耳畔,余音绕梁。让我们在回味中,在不舍中,在期待中,去迎接下一次研讨会的到来。

再次感谢各位莅临成都七中交流指导,祝各位学习愉快,祝各位所在学校越办越好,祝各位所教学生成长快乐!

现在,我宣布:以教研变革深入推进“双新”实施专题研讨会正式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