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随记:亲子关系——成人礼必须要迈过的坎
(2023-04-19 23:28:38)
标签:
成人礼亲子关系亲子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拥抱亲情 |
分类: 教育随笔 |
今天下午,成都七中林荫校区举行了主题为“心怀感恩担使命,志在凌云铸辉煌”的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暨高2020级学生成人礼。
我作为家长而非副校长的身份,全程参与其中,老老实实、规规矩矩、自始至终地和儿子在一起。说起来有点愧疚,儿子长这么大,一家三口第一次这样正式地参与活动。
在讲话发言阶段,全体学生和家长坐在操场上。尽管烈日当空,气温高达30多度,挥汗如雨,所有家长和学生都安坐,未曾挪动。
我观察了一下会场,绝大部分家长和孩子都显得亲情浓浓,亲子互动频频。毕竟这是“成人礼”,是让孩子感恩父母,勇担责任的教育活动。我和儿子坐在一起,有摄影师逐一为每个家庭拍摄特写镜头时,我轻轻触碰提醒儿子,他都能很配合地抬起头,看着摄影师,表现出很乐意的样子。我还乘势自拍一家三口坐在一起的镜头。在给儿子送礼物——父母给孩子的一份信时,儿子满怀笑容而略带感动和意外的样子,认真阅读了我给他写的信。在进行父母和孩子一个深情的拥抱环节时,我们三人开心地、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就在大家都感动万分地和孩子拥抱时,甚至不少父母满怀眼泪之时,我意外地听到儿子背后一位同学说:“毛弘毅,等你当校长时,要取消这个环节!”我一下子诧异了,为什么如此?我不好多问,就暗暗观察,发现他和母亲(父亲未参加)几乎很少说话,连后来过成人门时,也没有和母亲牵手。母亲在他身边,始终显得小心翼翼,深怕惹孩子生气的样子。我就明白了,原来这个同学和父母的关系可能不太好。
如果说成人礼要实现对孩子的感恩教育、责任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这些“高大上”的目标,是否要考虑促进父母和孩子的和谐关系这样看起来不那么“高大上”,但十分迫切和紧要的目标?
温馨而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生活幸福和情绪积极的重要基础,虽然主要是由家庭教育所应承担的,但学校教育也不要袖手旁观。
在成人礼举行前,学校或者班级,是不是应该对可能这样的“冷场”举行预判,提前加强对孩子的引导。让孩子放下叛逆和对抗,更多地看到父母的艰苦付出和良苦用心,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向未来,感恩父母,孝顺父母。
在活动的现场,主持人多一点情感铺垫和氛围营造,唤醒人性中最柔弱但最美好的那一面,化解自私自利和抱怨嫌弃之心。
像这位同学这样的案例,尽管是极个别的事,但有教育良知的教育人不会因为是极个别而放弃学校教育的主动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