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学生给老师最美的回忆,我们要铭记和感恩——写给《新荷》20年校庆特刊
(2023-04-06 14:32:39)
标签:
新荷校园文学品味教育的幸福创造幸福的教育学生问好 |
分类: 讲话发言 |
旅游可以到达很多美丽的风景点,但在前往你预想的景点时,可能导航出错、可能临时起意、可能别人推荐,你机缘巧合到一个未曾预设的景点,而恰恰是这份“偶遇”给你意想不到的美景。
人生如旅途!2019年3月17日,我也意料不到地加入到成都冠城实验学校(原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而恰恰是这份意外让我享受了一份学生给我的特别教育幸福。
到校的第一天中午到食堂用餐路上,一小女生从背后跑到我面前,高兴地问:“您就是毛老师?”我说:“对啊!我就是毛老师!”小孩又问:“你是不是在树德中学光华校区工作过?”我说:“在光华校区工作了整整9年!”小孩一下子激动了,大声说:“我哥哥就是树德光华毕业的!他说他特别喜欢你!我以后也要跟着你读书!”我听了后也很高兴,说:“好啊!我们一起成长!”
其实,彼时我调离树德中学光华校区到成都七中已近3年,难得有以前的学生的妹妹主动跑到我面前来问好。学生没有忘记我,还把这份爱传递给妹妹,这当然让我特别有满满的幸福感。
不仅仅是小学生如此,高中生和初中生也如此。走到教室门口,路过球场,在食堂就餐,学生们也主动给我打招呼。不仅仅是面对面时打招呼,在我看不到的背后,在远远的行道上,在高高的楼上,他们看到我,总会送上一句真诚的问候,或热切地问候我:“毛老师好!”或关心地问:“毛老师吃饭没有?”或真切慰问我:“毛老师,辛苦了!”或期盼地邀请我:“毛老师,下午一起打球,好不好?”
不知是哪一天,我突然萌生了一种感觉:学生对老师的问好,是一种特别的教育幸福,值得老师铭记和珍惜。
之所以学生喜欢给我打招呼,是因为他们喜欢毛老师的真诚关爱和亲切互动。他们的招呼,不仅仅是一种问候,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唤起我的责任感:我是一名从事“育人”工作的老师,而不是一位搞“管理”的校长。我喜欢并恳请学生称呼我为“毛老师”,而不是“毛校长”“毛书记”,其实也是一种自我唤醒:感恩于学生的喜欢,服务于学生的欢喜!
“辞掉”校刊《新荷》的主编职务,让这个职务回归到那些真正从事编辑的孩子们。这是他们的舞台,老师不要去抢占!
《新荷》的约稿,每期我都认真写稿,还要郑重地接受20元的稿费,还舍不得用,作为当期《新荷》的书签。孩子们的约稿、付稿酬、送样书、和我合影等,都是对我的尊重,不容怠慢。我要以尊重对尊重,以尊重育尊重。
我邀请省作协秘书长张渌波、著名作家王国平、贾飞等到学校来,为《新荷》题词,和《新荷》编辑部交流,指导《新荷》更好地发展。
《新荷》不仅仅是一本校园文学刊物,更是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文学爱好者的梦想所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们未来不可限量,帮助《新荷》成长就是让“小荷”立起来。将学生引向他们感兴趣的地方,这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我倾心于、醉心于、开心于《新荷》文学社的成长,其实就是我对成冠学子的情感与付出的缩影。
在学生问好中品味和享受教育的幸福,然后以幸福的教育让孩子幸福地生长,这或许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教育,一切为了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