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五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2023-03-14 22:44:06)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第一健康堡垒心理剧心理活动 |
分类: 讲话发言 |
3月3日组织学校相关干部、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骨干教师举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研讨会,记录在会上我的讲话讲话要点如下:
1.必要性
站在生命立场来定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就是“以人民心为心”的执政理念在学校教育的落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秉持陶行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和把学校建成“健康堡垒”的教育追求。
2.协同性
单靠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实力量、壮大力量和整合力量。
家校协同、班科教师协同、同伴互助等,降低和防止师源性心理问题和家源性心理问题的发生。
将心理健康指导能力纳入教师培训、生活教师培训、家长培训等必修课程,并加大课时比例。
有意识增加对校警、食堂员工等的培训。
对生活教师参加C/B证给予更高比例的补贴。
对准备担任班主任以及正在担任班主任的老师进行梳理,确保现任班主任人人经过B证培训
3.丰富性
心理健康教育不要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辅导和咨询等,还要开发和拓展心理阅读、校园心理剧、心理漫画等活动类课程。
4.综合性
不要孤立地看心理问题的成因,引发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包括社会文化、思想观点、认知方式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综合施策,如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五项管理、双减等的落实,这些本身也有很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以前为了强调心理问题的独立价值,过于强调要将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道德问题分开,但忽视了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也会引发心理问题,这个倾向要注意和避免。
5.融合性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全领域、全过程之中,进入到食堂与宿舍,进入到家庭与社会,进入到课程与课堂等等,潜移默化,润物春风般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