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2023-03-09 11:54:03)
标签:

陶行知

乡村教育

乡村振兴战略

改造乡村的重心

乡村教师

分类: 教育论文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振兴乡村就要以乡村教育为突破点和抓手。为此,教育部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将其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列入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陶行知在乡村教育上的探索和思考,可以带来很多很好的启示。

一、乡村教育“教什么”

陶行知一针见血指出中国乡村学校的问题症结在于“他们给儿童唯一的东西是书本知识,他们从来不知道注意到农人的真正的需要”,导致农民从乡下往城里跑。他提出要以“乡村教育适应中国乡村生活的需要”为指导,学校要成为“改造乡村的中心”。当下乡村教育要“以乡村生活为学校生活的中心”,回归服务乡村发展的初心,满足当地乡村发展所需,如乡村养老、绿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资源开发等方面发力。

二、乡村教育“怎样教”

陶行知非常推崇和强调“教学做合一”,即“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陶行知要求“无论读法、算术、写法,都和乡村生活或其他教材联络的,这些学校要乘各种机会运用文字到实际生活需要上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要“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乡村教育要加强课程改革和育人方式转变,寓教于乐,以用促学,提升教学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三、乡村教育“由谁教”

陶行知认为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他要求乡村教师要有“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等资格。他要求乡村教师“倘要想感化农人,必须自己先受农人感化”,主动给联系农人,服务农人,融入农人,“做一条学校与村庄通电的电线”。乡村教师是乡村孩子成长引路人,是乡村教育的脊梁,是振兴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党和政府要充分爱护。同时,乡村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增强职业价值感和专业尊严感,做到安心从、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