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毛道生
毛道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390
  • 关注人气:4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鲁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道德,而是为了美好的生活

(2018-01-09 23:20:16)
标签:

鲁洁

回望八十年

道德教育

成人之道

人之为人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鲁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道德,而是为了美好的生活[J].人民教育.201519),

说明:本文摘自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月出版的《回望八十年——鲁洁教育口述史》一书中的内容。该书我曾读过,也写过读书笔记,但看到人民教育杂志的摘录,依然激动万分和感慨良多。

1、“道德教育的根本功能是发展人和解放人,而不是限制人和束缚人。所以强调超越,不要被一些现成的规定所限制,而应使人实现自己的自由。”(感悟:朱小蔓曾说过道德教育为什么缺乏亲近感,就是没有发挥道德教育“发展人和解放人”的功能,“我国既往的道德和德育体系中缺乏一种报偿性道德机制,缺乏一种支持性的社会机制,而片面强调单向遵从性、付出性、牺牲性的道德。这种状况容易使有道德的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从而使人们不愿意亲近德育。为此,德育的约束性、控制性应与道德的支持性、发展性相互依存、有机结合,逐步转向一种支持性的道德,转向保护人的道德、正向激励人们的道德,同时也是一种有自主意识、有思想、有智慧的道德,人们才会对道德和德育产生一种向往感,从而人人自觉地遵守道德,亲近德育。”(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21)因此,要让人看到道德的“报偿性”和“支持性”。

2、“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而是为了人的生活,使人活得更好。”

3、“道德为什么存在?就是使人能够实现和生成人的本质,是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人,实现人之为人。”

4、“道德教育的过程是生活的,道德学习就本质而言不是知识学习,而是一种生活实践的学习。”(感悟:这与陶行知所说的“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的观点是一致的。

5、“关于道德与道德教育的研究不是纯学术的研究,而应该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道德与道德教育学术成就的高度只能是自己生活的高度。……学术研究不开我们自己生活的方式,自己的生活境界。……学术研究的过程就是一种不断自我修炼的过程,使自己能够不断地得到升华,否则真的不会有什么高度,只能做一些技术性的东西。”(感悟:这就是巴登尼玛经常强调的“做学问就是做人,做人不端,学术就不端;人格不高,学问不高”。

6、“道德教育的基本使命就是要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去做一个人。”

7、“人与其他动物不同,人不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使自己‘做成’的,是在实践中自己成就的。”(感悟:命运在自己手中,一切都是你自我塑造的结果。

8、“教育是人为了造就自己而设定的实践活动。”(感悟:这就是鲁洁先生从人学的角度对教育本质的界定。

9、“教育的原点是‘育人’,教育的指归是‘成人’——使人得以做成一个人。”

10、“教育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人化’的过程,是引导人不断的地实现和创造人所特有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过程。”

11、“道德是源于生活、内在于生活的,是生活的解释和目的的系统。道德以其特有的‘应当’和‘不应当’的话语系统对于人的生活作出解释,它要人读懂的是人之为人的本然的、根本的存在方式,它所彰显的是‘成人之道’,就使得以充分展现人之本质属性的生活道路,道德所指向的是‘人’之生成。人本身是人的最高价值,成为一个人,就是人之最高的价值追求,是人存在的根本目的,也是道德的根本指向。”感悟:这是道德与生活的关系。

12、“道德教育的基本使命就是要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去做成一个人。”

13、“人是怎样生活的,他就是怎样的。”

14、“道德教育要改变人,提升人,就要促成人的生活的改变和提升。道德教育不是诉诸孤立的、静态的人性改造,而是具体落实为生活的建构和改变。”

15、“道德教育不能等同于‘思想改造’或‘行为养成’,而是促使人在整体生命投入中去建构、重构他自己的生活。……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就是教人学会建构属于他自己的生活。”

感悟:道德教育是为了美好生活,就要在生活中展开,并改变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样的道德教育才是“活的教育”,才是人性的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