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行知《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读书笔记

(2017-02-08 10:29:55)
标签:

陶行知

师范生的第二变——变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人小心不小

分类: 读书笔记

本文原载于1931515日《师范生》第2期。本文主要是强调作为教师,不要小瞧学生,要充分看到学生的发展潜质,要保学生的好奇心,要站在儿童视角观察和认识学生,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1、“你若想在笨伯中体会出真牛顿,在凡庸中体会出真瓦特,在坏蛋中体会出真的爱迪生,您必得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170

感悟:教师的“学生观”是真教育展开的前提。

2、诗一首171

你这糊涂的先生!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要等到

坐火轮,

点电灯,

学微积分,

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感悟:不要小瞧学生的发展潜能,永远对学生充满期待!对学生的信心和信任是教师“师爱”的动力源。

3、陶行知认为不能说“小孩子懂什么?”要看到“小孩子是在大无比的一个发明家。生下地一团漆黑,过不了几年,如果没有受过母亲、先生和老妈子的愚惑,便把一个世界看得水晶样的透明。他能把您问倒。这有什么羞耻?倘使您能完全回答小孩子的问题,便取得一百个博士的头衔也不为多。”171

感悟:孩子永远充满疑问,对外在世界充满好奇心,这是他求知的“动力”,然而,家长的不厌其烦和打压误导而使孩子渐渐失去了“好奇心”,学习的动力和创造的欲望也渐渐失去,非常可惜。作为家长,作为教师,同为教育人,要学会保护和鼓励孩子的“问”,并引导他去寻找“答案”。

4、诗一首172

人人都说小孩子,

谁知人小心不小。

您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还要小。

感悟:对孩子的生命理解很重要。

5、“您若变成小孩子,便会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您立刻会发现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许多您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您以为他不能做的事。等到您重新生为一个小孩子,您会发现别的小孩子是和从前所想的小孩子不同了。”172

感悟:这就是生命理解的关键点:站在儿童的视角理解儿童,而非站在成人的视角理解儿童。站在儿童视角理解儿童,你会看到孩子就是孩子。站在成人视角理解儿童,你会把孩子看作小大人。

6、“我们必得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172

感悟:教师,永远要有一颗不变的童心,既能使自己的日常生活充满童趣,也能使自己的教育生涯充满童趣。

7、诗一首173

儿童园里无老翁;

老翁个个变儿童。

变儿童,

莫学孙悟空!

他在狮驼洞,

也曾变过小钻风。

小钻风,

脸儿模样般般像,

拖着一条尾巴儿两股红!

感悟:老师要“变儿童”,要真变,要全变。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M].方明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