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薪水的公务员,还有多少人愿意报考?

(2016-12-04 21:04:11)
标签:

杂谈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RD5qe6alDJoZfAKTibaxrfTjdljOMicls7FD5O9gNHibicaOibTQCHM4Zop08gQFCsibJv1NYmDnqfRKrXeyouiaKydW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11月27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7年度公务员(课程)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31个省(区、市)47个城市的900多个考点同时举行。据统计,本次考试共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申报2.7万个招录计划,有148.63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113.7万人缴费确认参加笔试,98.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约三分之一人弃考。


在报考公务员的热潮之下,我们不妨看看历史上的公务员都拥有什么样的待遇,参加完国考的同学们可能不会想到,北魏最早的几批公务员硬是不拿一分钱薪水地干了一百年。


北魏公务员的待遇

从北魏的开国皇帝拓跋珪到孝文帝拓跋宏,中间经历的这几代皇帝,居然没有一个想起来给北魏的官员发工资。也就是说,这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魏国的公务员们居然都是在无偿地奉献自己的力量,维持着北魏朝廷的运转。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RD5qe6alDJoZfAKTibaxrfTjdljOMicls7GBCC5RdibuamWqPLNlc3OJ03FNNYCXRsPeUrBV7IuMVzj82LT9KkAu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其实这跟北魏开国的历史有莫大的联系。北魏的国都在北京的西北部,今天内蒙古境内。当年的蒙古大草原可不比今夕的清净,大大小小的部落之间充斥着战争、仇杀和劫掠。当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草原民族可能还会略微收敛,但是当中原无主之时,往往草原群雄一展身手。


拓跋珪立国之际,周围强敌环伺,北面有柔然、高车这些北魏都自愧不如的野蛮偏远的游牧民族,向西有强盛一时的匈奴,向东则有人才辈出的慕容家建立的燕国。可以想象,当时刚刚立国的北魏很可能就成为昙花一现的国度,与五胡十六国的大部分国家一样,短短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就烟消云散了。这种时候连政府的基本架构都在不停变化中,皇帝带头冲锋陷阵,输了大家一起跑,赢了大家一起分红,自然谈不上什么固定的公务员待遇。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RD5qe6alDJoZfAKTibaxrfTjdljOMicls7k4xec8vUW7Jp7x50ls6xicl49gia6icKwDic6ibTNqF0pk6euQiaYt4SAxR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其实在任何一个政权草创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一种模式:君臣分际不太明显,像合伙人而不是严格的上下级,战利品的产权也由君臣乃至于底层士兵共同瓜分。


拓跋珪把这种军队式作风带到了官僚队伍中,于是北魏当时实行的制度是禀给和班赐。前者相当于军队的军饷,可以保证官员的基本生活,大部分收入则是靠打仗前后皇帝的赏赐,也就是班赐,总体上有些类似于今天销售人员的“底薪 提成”。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RD5qe6alDJoZfAKTibaxrfTjdljOMicls7lIkPb4wHoKF0sGMKYXlwzuYiaYIrXdRgNKcZgdlMUyyKibC9mLT95Bz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但是这种收入方式在战时还行得通,政权稳固,无仗可打的时候,班赐就少了,而官员不领俸禄的规矩却一直没人来改,于是各级官员往往只有职权却领不到钱,中央的官员因为经常可以见到皇帝能靠赏赐过日子,但各地的地方官员就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己想办法了,如此一来,腐败、贪污基本成为官员敛财的不二法门。


虽然上面屡屡下诏谴责或者查处贪腐官员,但是收效甚微。这种有官无禄的制度还造成了一种逆选择,即只有去贪腐的人才能在官位上长久做下去,因为不贪腐甚至于贪腐少的,是无法在应付自己日常开支的同时,还能满足更高一级官员的敛财需要的。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RD5qe6alDJoZfAKTibaxrfTjdljOMicls7zibL7YymKnaxcaOTRmKNldLz9tZJfMml3Ob35myPslpTN6cyXBSGNX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于是孝文帝出台班禄令,郡守这种级别的官员都可以获得一年一百六十匹绢的高薪,这也是正式宣布北魏开始进入高薪养廉的时代


孝文帝的新制度实行之后,北魏的风气焕然一新。官吏们对老百姓的盘剥和荼毒,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减轻。孝文帝对工资制度的改革,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高薪未必能养廉,但是低薪确实会让廉洁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尤其当监察制度的改革成效不大且耗费大量社会资源的时候,高薪养廉反而可能是一个更经济也更有效的选择。


后来北魏经济困难,魏孝庄帝时期朝廷停发了百官的俸禄,没过多久,天下又恢复到了孝文帝之前的样子——“文武在位,罕有廉洁”。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RD5qe6alDJoZfAKTibaxrfTjdljOMicls7Su5hGNDic4v1YxbU4npnNw9oUTEReZZ3euCedNchGCs9lxWBu4TXoA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资料来自:《穿越历史聊经济》


温  情  推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RD5qe6alDJrxniaLMaostx7RoGrkbJ47Qnl6hgWHl5EfmWv8WnXR5MhrydzKBia3JyucCn2ynjWstWw0NYjhnJj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穿越历史聊经济

 汪凌燕  汪 通 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