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死亡倒计时。更多的人茫然不知,少数惊醒的大多也即将魂归天命。生命中清醒的日子,并不很多。
1
昨天是个好日子。
我跨越了几乎整个北京城,参加一场新书发布会。
北大。万众楼。
原来常去CCER,居然绕了很多路才走到。
《天涯若比邻》。
作者,却是无缘再会了。
今年8月8日,他的灵魂从肉体出走了。
2
魏延政,北大94级计算机系毕业,罹患恶性程度极高的透明细胞肉瘤,确诊癌症后却被老东家华为抛弃。曾被医生断言活不过几个月的他,几经顽强斗争,5年后溘然长逝。
他留下生命中最后一个愿望,是请母校北大的出版社,出版他用生命铸就的文字,《天涯若比邻》。
朋友圈里,他最后的留言。
“本是写给我的至爱的妻子、儿子的,也分享给更多人吧,希望能有所共鸣。这世界我曾经来过,很美好。也许该是时候了,我的坚强、努力已经用过去多年的实践证明,现在已经是天命不可违了,我已无须再用一个骷髅架子的身躯证明更多。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人,该是时候说再见了。”
尽管在他生时不曾认识,也无缘帮忙,我还是像很多同样不认识他的校友一样,来参加他的新书发布,买几本文字温暖有力的《天涯若比邻》。
音乐配得真好,《穿越时空的思念》。
3
说起来,朋友圈里看到缅怀他的文章里,我对他从新疆来北大报道时的经历,印象最深。
本来父母是不愿意他考北大的,因为“又远又贵”。没有证件,没有车票,一个人登上火车的时候,魏延政该是怎样的想法?查票的工作人员感慨,要是自家孩子考上北大一定送他张机票飞去北京,于是只收了魏延政半价票,64.5元,他记得清晰。
再后来,看他去新加坡和英国读书,回国一路奋斗,成为华为无线营销部总裁助理,也是华为18级(顶级)专家,一路开挂走上人生巅峰。
你会觉得,那都是他应得的。
在这样的大时代里,小人物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能看到你我曾经的影子。在这场生命的马拉松里只有简单的两步,开始和坚持。说起来简单,却也着实不简单,他用患病后的经历更证明了他真的不简单。
4
他35岁结婚。常常拿着妻子的照片炫耀:跟冯程程相比也不逊色呢。
结婚刚半年,妻子怀孕4个月,他患上了罕见的恶性肿瘤。
如果他是英雄,他不该让娇妻用一己之力独撑整个家庭。
直到截肢手术、放化疗结束后,他才回到新疆,当面告知年迈的父母自己的病情。
“这不是老年人才得的病吗?”父亲无法接受。
如果他是英雄,他不该在失去哥哥后,让父母再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去年癌症第二次复发,医院回天乏术,他和妻子都沉默不语。
刚过4岁生日的儿子,拿来一副不能称之为画的杂乱涂鸦,“爸爸,你得了癌症,要是你没有了,这是我送给你的最好最好的礼物。”
如果他是英雄,他不该让孩子从小失去父爱,过早懂事。
他不是英雄。
但他的血肉之躯,是让人动容的。
他有那么多那么多的爱,让他当初义无反顾的选择截肢保命,连医生都三次劝阻;让他在向老东家求助无门的情况下,自创“魏延政智库”,大写的自尊顶天立地;让他几次断食饿死癌细胞,只靠矿泉水一撑就是二三十天,如此仍然去企业讲课补贴家用;让他几次创造奇迹,陪伴着他最爱也最爱他的家人、特别是幼子多一天,再多一天。
他不需要是英雄,他已经是英雄。
5
发布会上,我总望向天花板,好让眼里的潮湿多忍一会。
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死亡倒计时。
更多的人茫然不知,少数惊醒的大多也即将魂归天命。生命中清醒的日子,并不很多。
该如何坦然面对死亡呢?
对于自己,总要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欣慰。有多少不必要的忙碌,多少装腔作势的浮夸,有多少猝不及防的无奈?择日不如撞日,趁来得及,静下心来跟自己的灵魂好好对话。
对于别人,总要多留些温暖,多尽些责任。该给家人、朋友留下怎样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是耳边轻轻吟诵的《人生若如几回忆》,是陪伴妻儿余生、也让魏延政难以释怀的现金流。
对于世界,总要刻下自己的名字,不是“到此一游”,而是启迪与助力。那些年走过的路,那些年错过的爱,即使灵魂出走,声音依然在。
6
昨天是个好日子。
魏延政的新书发布会,妻儿一起上台为他揭幕,北大校友会、出版社、他的计算机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还有好多好多认识、不认识他的人都来了。
他出走的灵魂一定看得见。
他的娇妻穿了漂亮的红旗袍,5岁的儿子也如一个翩翩小绅士。
致敬魏延政!
魏延政生前曾要求把卖书收入捐给北大校友会
但北大出版社承诺把版税返还他的妻儿
本文转自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