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端午节的传统过法少不了雄黄酒、粽子、龙舟和香包,在商品经济无比发达的今天,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买到你想要的一切,但凡节日来临,“买买买”的口号喧宾夺主已经成为衡量节日幸福指数的标准,可是总会有一些人并不满足于“买买买”的简单粗暴的生活方式,他们会用双手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一切。






青梅上市,在六月初,于水果摊、菜市场这类低端售场中现身,来而又去,大约持续一周时间,路人若是匆忙,就会视而不见,好像这种果子从未出现过一样了。
然而把它做成梅酱、梅干、梅酒,就大为不同了─不独是存味期限得以延长而已。即以梅酱来说,梅子那种独有的酸味,经过了盐和糖分调和,形成极为生津提神、回味久久的口感,如投石击水一声清响,充满力道与余波,在果酱中可说是绝无仅有的一份。这样的青梅酱,有一年我跟朋友学过。


先把青梅洗个干净,在配比好的盐水里浸泡三个多小时。而后,出到锅中,再加同比例盐和水,煮上五分钟。控干水分以后,这次加的是糖,煮到果肉彻底融化成浆状。



此时需搅拌着,一边留意不使煮制过头,一边挑出果核。



所留的肉浆,摊凉了,盛到干燥清洁的瓶子里,梅酱的制作便大功告成了。




端午,还少不了香袋里散发的中药香。自制香包,我喜欢做一种应景又好看的粽子型香包。用一块长方形棉麻布缝成虎头粽的样子,填料我用杭白菊(食用级),有时候也用上一年晒好的佛手干,这两种是自己比较偏爱的香源。假如选用中药粉来做填料,可以参考下面这个单子(无须齐备,按功效选配需要的部分即可。孕妇忌用):公丁香、山柰、白芷、陈皮、檀香、艾叶、冰片、苍术、细辛、雄黄、甘松、甘草、肉桂、藿香、川芎、佩兰、菖蒲。此外,茉莉、栀子、桂花、蕙兰、辛夷等,也可以用,气味较淡。



这些材料中,檀香等三两种贵些,味也持久。从前我在药店买檀香为五十元左右一两(沉香约四十五);陈皮最便宜,约一块五一两,但药店陈皮的气味不佳,不如拿平常吃的桔类柑类的果皮晒干了来用;野菊花四元;杭白菊十二三元,价格为超市的一半,但质量也远逊于超市所售的食用级杭白菊;其余可能在七八元至十五六元之间。



驱蚊香囊方:艾叶15克,苍术15克,菖蒲15克,佩兰15克,藿香15克,山柰15克,丁香3克,檀香3克,小茴香3克。用量:家用─每个香囊药粉量10克;私家车用─香囊药粉量减至5克








每年到了端午,寺庙里板凳上坐满了埋头做粽子的义工。七八位大姐阿婆,围着一个装满糯米和馅料的洋铁大盆,手脚利落地包箬竹叶的虎头粽、枕头粽。她们用的糯米是预先用酱油浸过了的,填的是香菇素馅,做出来,自然是素粽了。我老家端午惯做白粽,也是枕头粽,敦实厚重,好胃口的壮汉也仅能堪堪拿下一只。一般总是吃不完,末了就切成薄片,用平底锅煎出来,蘸些红糖白糖吃,不但易于入腹,滋味也要好得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