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如何看待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网络文学是否可以拥有自己的经典?网络文学到底意味着什么?北大博雅讲坛第58期邀请到著名文学批评家李敬泽、北大网络文学论坛主持人邵燕君老师一同探讨网络文学的时代价值、生长机制及发展方向。
近期讲坛将分期推送两位老师的讲话实录,给大家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网络文学。
邵燕君老师为讲坛题词
邵燕君:李敬泽主席讲的网络性的问题,我觉得一下抓到了网络文学概念的核心。我们今天谈的网络文学并不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怪异的文学。如果我们现在讨论网络文学的话,我更愿意从媒介特征来讨论,而且又触及到文明的问题。
在网络文学刚出来的时候,在我们不理解它是什么的时候,我们会把它跟传统文学对照,是传统文学之外有网络文学。但是我们再细分的话,就必须讨论我们说的传统文学是什么,什么叫传统文学?是“先锋文学”、“纯文学”概念意义的传统文学吗,还是说我再扩展一点,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精英文学?

笼统说来,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文学其实是印刷文明时代的文学,它的文学形态背后有特定的媒介形态。西方现代小说的诞生与古登堡印刷业的发展和市民社会的形成是有密切联系的。
如果不从媒介的角度,而仅从文学的角度进入到网络文学研究,你会发觉走到一定时候你走不下去了。以那种眼光看,好像网络文学只是通俗小说的网络版。但即使我们把网络文学仅仅限定于网络类型小说,网络连载类型小说也与金庸时代的报刊连载类型小说产生了很重要的变化。

目前经常被等同于“网络文学”的“网络类型文学”应该只是网络文学的一种形态,虽然可能是最大众的主流的文学形态。在它之外,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非主流”文学、小众“文学”,其形态也很可能是“纸质文学”中未曾出现的,如“直播贴”、“微小说”等。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指的是内容一经媒介必然发生变化。媒介对人的改变首先是坚定不移地改变你的感官比率和感知模式,正如敬泽老师谈到的,电报的发明和火车的发明,使人对速度的感觉发生了变化,于是,太慢的东西我们受不了了。


在中国我们一直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说网络革命在全世界发生,为什么网络文学在中国风景这边独好。我们现在进行的一个研究是软实力输出,欧美有网站,像字幕组一样翻译我们的网络文学,他们追我们的文,自愿的翻译,以前有东南亚女频的传播,可能是中国的网络文学确实在全世界最发达,而且它可能生产出的某些东西是欧美他们类型小说已经充分发达成熟后还是没有的。

而我们当年在1998年,提出过类型小说的概念,布老虎提出过生产,但是这个生产还没有起来的时候,网络已经进来了。所以我们网络空间恰恰是面对着一个非常空白的类型小说市场,这应该是传统印刷文明当中最大的一个蛋糕,一下落到网络文学盘子里了。网络文学因为有媒介的阻隔,在当时确实是最自由的,基本上像野草一样生长着,这是一个契机,国外没有这个契机了。
比如在欧美成熟体下之下,它有版权限制,它的作家队伍已经成熟,它的大部分利润在旧媒介之下也可以实现。某种意义上,它的旧体制可以延续。在这个情况下,中国恰恰没有旧体制的延续,一下都涌到网络上去,给了它成长和快速发展的空间,也就是这十几年。

而网络文学本来是五花八门的,现在也是五花八门的,但是你看不见,因为有一个庞大的类型文学的主流市场在这里。我后来有一篇文章谈到,网络文学其实是印刷文明的“遗腹子”,它不是最受宠的。在这个网络时代,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主导文艺不是网络文学,是电子游戏。或许在中国这种特殊情况下,网络文学确实能够存留很长的一段时间。
不过我们的学生上次有一个讨论特别有意思,我问他们为什么写同人小说。他们给我回答是,我为什么写同人小说呢,因为我不会画画,如果我会画画我就不写小说了。然后他们说你不是印刷文明的遗腹子,我们才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网络时代,他们本应该用更受宠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情感,但是他们不会那些技能,他们只会打字,所以他们在做网络文学。
但是在一个正常发展的媒介之下,这个时候文字应该是不受宠的艺术了,跟它争夺的其实是图像、音乐和游戏。只有在印刷文明的时候,人类最迫不得已的时候,才用文字表达一切,当我可以用影像的时候,我未必借助文字了。

在网络时代,文字本来也就没有这么大的容量。但是中国情况恰恰相反,中国在网络文学初期的时候,那些进入网络文学的,恰恰是盗版的粉丝,原来阅读了大量欧美各种盗版碟培养出来的一代,日剧、韩剧、日漫、游戏培养出来的,这些是ACG文化的那些粉丝。ACG应该是压制网络文学发展的,而在中国恰恰ACG文化哺育出来的这代人,他们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主力军。
所以在有他们参与的网络文学当中,越来越呈现出的,可能更多不是我们熟悉的金庸或者五四的通俗文学脉络,而更多的是借鉴二次元文化的那些新类型。
(下期将继续推送邵燕君老师和李敬泽先生的精彩论述,敬请期待。)
- 版权信息 -
栏目编辑:守拙堂陈峤
转载及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emily_wangwei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
作者:邵燕君
装帧:平装
出版日期:2016/3
主编:邵燕君
装帧:平装
出版日期: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