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性的价值更深远——简评《时评中国》

(2016-05-14 14:20:44)
标签:

杂谈

作者:孟人梦言 @ 豆瓣

在当下的互联网 舆论场中,由于评论主体前所未有的多元化,评论平台前所未有的广阔,评论门槛前所未有的开放,出现了众声喧哗、热闹异常的现象。这并不全是坏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公开、加速了公民言论自觉。然而在这种大环境下,在“四个深刻”转变的社会环境下,不仅仅泥沙俱下,而且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非理性、随意性、投机心理等问题纷纷出现,心平气和的评论、说话成了一种奢侈,用理性的心态解读问题、探究客观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曹林老师的《时评中国 用理性反抗坏逻辑》一书,是作者近几年来坚持理性评论的合集,涉及到政治观察、媒体变局、改革、文化批判、反腐败等多个领域。翻阅之后,深感文笔酣畅淋漓,观点直陈时弊,特别是作者坚持理性的思辨,对分寸的拿捏,火候的把握,说教的程度,都是恰到好处。

理性的价值更深远——简评《时评中国》
 《时评中国》
作者: 曹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4

去年看过一部好评如潮、票房很高的动漫电影后,我一时兴趣写了一篇影评,从“小孩子不适合看”这个角度出发,对电影的价值观等进行了理性的评论。评论被头条网等媒介转载后,很多人进行留言。在这些留言中,大多数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看到自己喜爱的电影被“差评”,看到喜欢的角色被指出问题,甚至评论都没有看完,就开始“网怒”,我看了后心情十分沮丧,甚至有删除那篇评论的想法。但是在这些留言中,也有少部分网友做出了客观公正的分析,也让我有些欣慰。

在评论的众多作用中,引导舆论方向,传递主流价值,稳定社会情绪和秩序当是其中要义。要实现这些作用和价值,离不开理性的思考,少不了冷静的分析,更需要尖锐的批评,这就难免要得罪一些人,这些都是需要勇气的。正如作者在自序中写到一样:我不想得罪人,但是对不起,我是评论员。从一篇篇评论中,看到了作者坚持理性思考、敢于激浊扬清的拳拳之心。但是在现今的一些评论中,这些可贵的价值正在消减。我们看到的是不疼不痒的评论,绕来绕去的圈子,东拉西扯的“渊博”,然后像模像样地安插几句口号。看这种时评,就像啃了半天也没有看到馅的虚胖的大饼。

本书从“中国政治观察、纵论媒体变局、改革走向何方、从社会公器到商业机器、文化批判、反腐败是场战争”等方面命题,持续关注社会热点、公众焦点、舆论盲点等,从公正、常识的角度出发,深度思考,加以活波多样的语言,来发出理性的、不一样的评论声音。可以说,这些话题我们天天都在接触,有些领域还事关我们日常的切身利益,但是扪心自问,恐怕都没有理性的思考过。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这些一篇篇包含理性思考的文章,看过后不由得让人接着思考,甚至自动“脑补”某些方面的事情,而不像其他文章一样,迅速消失在非理性的汪洋大海中。

其实,相对于那些“路怒”、“网怒”式的行为和评论,理性冷静的思考与评论,更像一种对自我高度负责的折腾和完善,因为要言人所未言,要敢于探寻真理,要善于从常识的角度深挖,这就更容易给读者以启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