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业模式的全新设计》书摘

(2016-05-04 10:50:09)
标签:

杂谈

《商业模式的全新设计》书摘 
    用户体验最基础的是用户需求,如果脱离了用户需求,一个设计再漂亮的产品,也无法和用户产生共鸣。

——周鸿祎

    为什么Intel要在产品上标注“IntelInside”?

    为什么说014岁儿童的用户定位根本不靠谱?

    为什么说QQ、微信根本不是所谓的粉丝经济?

    进口红酒如何通过喝酒喝成股东来锁定客户?

    商业模式的微观解析,从哪里开始入手呢?需求!

    需求,是一切价值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整条价值链路的箭头指向。任何与价值活动有关的分析,包括商业模式的解析,都须以需求作为指引和方向(见图1-15)。

    市场经济,需求引导供给,需求决定供给。价值创造的出发点是需求,商业交换的落脚点也是需求,就连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那些深思熟虑的关键决策和重要抉择,从产品到服务,从品牌到营销……也无一不是以客户的需求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的。

    所谓定位,首先就是需求定位。

定位首先是需求定位

    近些年来,“定位理论”风行一时,并且延展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如企业定位、品牌定位、产品定位、市场定位等,各种说法都有,可一旦回归到市场经济的核心逻辑——“需求决定供给”,则不难理解,企业最首要的定位,其实是“需求定位”。

    所谓“需求定位”,就是说: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所瞄准的,到底是哪一类用户的哪一类需求?

    答案也非常明确:第一位考虑的是“最终用户的需求靶点”。

    以液晶电视机为例,假设三星将显示屏以1000元的价格卖给创维,创维生产出电视机,再以3000元卖给国美,国美以4000元卖给消费者。显然,国美的4000元收入、创维的3000元收入乃至三星的1000元收入,都来自链条最末端的最终消费者,最终埋单的是他们。如果产品和服务不符合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这一链条上的所有企业都会受影响。换言之,最终决定企业兴衰荣辱乃至生死存亡的,是最终消费者,他们才是企业真正的衣食父母。

    “需求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体定位”不是一回事,后者的眼界相对狭隘,往往只看到与自己企业直接打交道的下游客户,但更多的时候,只分析直接的下游客户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客户的下游,还有客户的客户……事实上,一路追寻下去就会发现:决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否持续销售出去,或者说决定企业最终命运的,是最终用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