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南游吟草》中最出名的一首诗是章士钊赠大史学家陈寅恪的一首七律,今录下,略加注解。
(陈寅恪以近著数种见赠,《论再生缘》尤为突出,酬以长句。)
岭南非复赵家庄,却有盲翁老作场。
百国宝书供拾掇,一腔心事付荒唐。
闲同才女量身世,懒与时贤论短长。
独是故人来问讯,儿时肮脏未能忘。
陈寅恪先生一九四八年来广州岭南大学任教,解放后广东专上院校调整,中山大学即在岭南大学原址,陈先生继续在中大任教,至一九六九年逝世。他在解放前即患目疾,晚年写作时要助手将参考资料读给他听。(他记忆力极佳,常常能指出所需要的参考资料在某书某篇!不过为了慎重,即使他能够背诵的,也要助手给他重读一遍。)“盲翁老作场”云云,即是指此。陈先生通晓十余种文字,包括梵文、拉丁文及某些“死文字”(如契丹文)在内。“百国宝书供拾掇”指此。《再生缘》作者为清代才女陈端生。“闲同才女量身世”即指《再生缘》中之陈端生。
一九八〇年九月四日
郁达夫的“示内”诗
以新文学家而擅写旧体诗者,郁达夫堪称个中翘楚。郁达夫的诗作中尝以陆游自况,盖因其和陆游一样,都曾发生过终生引以为恨的婚变也。婚变的情况虽然不同,其为悲剧则一。陆游“梦断沈园”的诗词传诵千古,郁达夫的《毁家诗纪》亦是脍炙人口、可与陆游比美的。
《毁家诗纪》纪的是他和王映霞的婚变经过,王映霞是他的第二任夫人,他们恋爱的时候,郁达夫尚未和原配离婚。这点和陆游不同,陆游的婚变是被母亲所迫和原配分手。而后来郁、王的婚变则是由于第三者的介入。在谈郁、王婚变之前,似乎也该说一说他的原配。他的原配孙荃是个旧式才女,虽然她没留下诗词,但在整个悲剧中,她却是牺牲最大的人。
郁达夫对孙荃是有感情的,最少在结婚之后那三四年间,他们甚至可以说是一对恩爱夫妻。有郁达夫的一首《病中示内》诗为证。诗道:
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
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
一样伤心悲命薄,几人愤世作清谈。
何当放棹江湖去,浅水芦花共结庵。
“生死中年”两句,不料后来竟成诗谶。但在这首诗中他还是希望和发妻长相厮守(共结庵)的。
一九八一年四月十八日
简又文的粤语诗
梁寒操喜幽默,有捷才。他和简又文是老朋友,时常互相嘲谑。某次,他和简又文说一个笑话:“某人酷嗜闻老婆之狐臭,老婆被他闻得不耐烦了,骂道:‘死仔又闻,死仔又闻!’”“又闻”谐音“又文”,闻者绝倒。
他又有一副赠简又文的嵌字联,亦甚脍炙人口,联曰:
简直一员大武,
又充无赖斯文。
连名带姓,均嵌联中。“大武”是北方土话“武牛”之意。
简又文是研究太平天国史的权威学者,年前已在香港逝世。《嬉笑集》在台湾重印出版,他也有一首《〈嬉笑集〉题后》的广东白话诗:
何胡两位算先锋,番话夹埋有伍翁。
论到此翁真架势,编成专集显神通。
广东文献添新菜,中国诗坛起怪风。
可惜捞松唔会睇,冬冬乜嘢芫荽葱。
按:“何胡”指何淡如与胡汉民,“伍翁”指伍廷芳。“捞松”者,广东人对外省人的通称也。“捞松”谐音“老兄”。简又文不以诗名,但这首粤语诗写得还算不差。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张大千的题画诗
叶浅予那幅《胡子画胡子》是画张大千以胡子作笔,蘸墨作自画像的。画和题句都有漫画笔触,令人绝倒。另一幅叶作的以张大千绘画为题材的《唐美人》,题句如下:
唐美人,姿态好。羡君于思毛满身,犹事便娟摹窈窕。
按:“于思”与“胡须”相通。叶浅予此画,画中的张大千作妩媚状,掌中捧花一枝。
叶浅予比张大千小九岁,今年也有七十六岁了。他们是在三十年代中叶相识的,算起来已是有将近五十年交情的老朋友了。去年农历四月,张大千曾托人送一幅画给叶浅予,是一幅水墨设色荷花,三尺多长的荷杆撑出一片浅画大荷叶,托着一枚含苞待放的花蕾和一枝盛开怒放的荷花。张大千的题画诗亦甚有趣,诗云:
一瓣真成盖一鸳,西风卷地仅能掀。
花开力大争师子,丈方如来踏不翻。
诗后提款云:“浅予老长兄:视弟眼昏手掣,老态可怜否?七十一年(壬戌)闰四月初一日,大千弟爰。”大千原名张爰,阴历四月初一是他的生日。“师子”即狮子。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