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的生活值得过,全在于灵魂能观照到美本身

(2016-04-18 11:13:12)
标签:

杂谈

编者按


苏格拉底说,如果说人的生活值得过,那么全在于他的灵魂在这种时候能够观照到美本身。一旦你看到美本身,那么你就决不会再受黄金、衣服、俊男、美童的迷惑。


本文摘自王晓朝教授即将问世的新书《西方哲学精神探源》,本书以在清华大学讲授通选课的记录为底本,再进行精心修订与补充而成,参与慕课网上课堂(MOOC),线上选课者已逾十万,


苏格拉底最后发言,他声称要对颂扬的对象讲真话,然后转述了他自己与女先知狄奥提玛的一次讨论。(198a-212c)

他说,我想说说我自己得到的一些教训,是我以前从一位曼提尼亚妇女狄奥提玛那里听来的,她对爱情和其他许多问题都有真知卓见。我想像阿伽松一样,先说明爱神是谁和爱是什么,然后继续描写爱的功能。

爱有父母。爱是贫乏神与资源神的儿子,所以他命中注定要一直贫困,他也不像我们所相信的那样文雅和俊美,而是相貌丑陋,赤着脚,无家可归,经常睡在露天里、道路旁,没有床褥,总是分有他母亲的贫困。

但另一方面,爱也分有他父亲的禀赋,追求美和善,因为他勇敢豪爽、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是一名能干的猎人,也擅长使用各种计谋。他生来就充满欲望,也非常聪明,终生追求智慧,是玩弄巫术骗人的能手。

智慧是事物中最美的,而爱以美的东西为他爱的对象。所以,他必定是智慧的热爱者,这与他的出身也有关系,他的父亲充满智慧和资源。


人的生活值得过,全在于灵魂能观照到美本身

《西方哲学精神探源》深入浅出地通过讲述西方古代哲学(丰富的思想和观点),探讨西方哲学的起源,解释西方文化的精神取向。


爱的行为就是孕育美,既在身体中,又在灵魂中。男女结合会怀孕,人的生育是神圣的,可朽的人具有不朽的性质,靠的就是生育,但它不能在不和谐的事物中实现。丑与神圣不能和谐,而美与神圣完全相配。所以在生育过程中,美是主宰男女结合和分娩的女神。就是因为这个道理,凡有生育力的人-旦遇上美丽的爱人,马上就感到欢欣鼓舞、精神焕发,很容易怀孕。但要是遇到丑陋的爱人,她就兴味索然,转身躲避,不肯上床,但仍要承受生育的痛苦。甚至在分娩的时候,美也在起着神奇的作用,可以使分娩顺利结束。爱不是对美本身的企盼,而是在爱的影响下企盼生育。

一切可朽者都在尽力追求不朽。生育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惟一途径,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这才会有新一代不断地接替老一代。这就是每个人延续自身生命的方式。人不能像神灵那样保持同一和永恒,只能留下新生命来填补自己死亡以后留下的空缺。身体和其他暂时的东西都以这种方式分有永恒,别无他途。一切生物都有珍视自己后代的本能,因为整个创世都受到这种爱、这种追求不朽的欲望的激励。

    爱有一个过程。首先,人不能过早地献身于肉体之美。人可以爱上某个具体的美的身体,但要使他的欲望转向高尚的谈话。其次,他必须思考身体之美如何与其他方面的美相联系,他会明白,如果过分沉醉于形体之美,就会荒谬地否认一切形体的美都是同一种美,就会设定自己应当爱一切美的形体,从而把自己对某个对象的爱限制在恰当的分寸上,视为渺小的,不重要的。再进一步,他应该学会把心灵美看得比形体美更为珍贵,如果遇见一个美的心灵,纵然他在形体上不美,也会爱上他,并且珍视这种爱情。他会期待着与这样的心灵对话,加速养成自己高尚的品质。经过心灵之美,他会被进一步导向思考法律和体制之美。等他发现了各种美之间的联系与贯通,那么他就会得出结论,形体之美并不是最重要的。

再进一步,他的注意力应当从体制被导向各种知识,使他能看到各种知识之美。凭借对美的广大领域的了解,他不会再像一个卑微的奴隶,把爱情专注于某一个别的美的对象,爱一个少年,爱一个男人,爱一种体制。这时候他会用双眼注视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观照,他会发现在这样的沉思中能产生最富有成果的心灵的对话,能产生最崇高的思想,能获得哲学上的丰收,到了这种时候他就全然把握了这一类型的知识,我指的是关于美的知识。

    一个人加入了这种爱的秘仪,按既定的次序看到了所有这些美的方面,也就最后接近了终极启示。到了这个时候,他那长期辛劳的美的灵魂会突然涌现出神奇的美景。这种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因为这种美不会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它对一切美的崇拜者都相同。就这样,当原先那种对美少年的爱引导着我们的候选人通过内心的观照到达那种普世之爱时,他就已经接近终极启示了。这是他被引导或接近和进入爱的圣地的惟一道路。从个别的美开始探求一般的美,他一定能找到登天之梯,一步步上升──也就是说,从一个美的形体到两个美的形体,从两个美的形体到所有美的形体,从形体之美到体制之美,从体制之美到知识之美,最后再从知识之美进到仅以美本身为对象的那种学问,最终明白什么是美。

如果说人的生活值得过,那么全在于他的灵魂在这种时候能够观照到美本身。一旦你看到美本身,那么你就决不会再受黄金、衣服、俊男、美童的迷惑。如果一个人有运气看到那如其本然,精钝不杂的美本身,这个美不是可朽的血肉身躯之美,而是神圣的天然一体之美,当人们通过使美本身成为可见的而看到美本身的时候,人们才会加速拥有真正的美德。当他在心中哺育了这种完善的美德,他将被称作神的朋友,如果说有凡人能够得到不朽,那么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才可以获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