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苏格拉底说,如果说人的生活值得过,那么全在于他的灵魂在这种时候能够观照到美本身。一旦你看到美本身,那么你就决不会再受黄金、衣服、俊男、美童的迷惑。
本文摘自王晓朝教授即将问世的新书《西方哲学精神探源》,本书以在清华大学讲授通选课的记录为底本,再进行精心修订与补充而成,参与慕课网上课堂(MOOC),线上选课者已逾十万,
苏格拉底最后发言,他声称要对颂扬的对象讲真话,然后转述了他自己与女先知狄奥提玛的一次讨论。(198a-212c)
他说,我想说说我自己得到的一些教训,是我以前从一位曼提尼亚妇女狄奥提玛那里听来的,她对爱情和其他许多问题都有真知卓见。我想像阿伽松一样,先说明爱神是谁和爱是什么,然后继续描写爱的功能。
爱有父母。爱是贫乏神与资源神的儿子,所以他命中注定要一直贫困,他也不像我们所相信的那样文雅和俊美,而是相貌丑陋,赤着脚,无家可归,经常睡在露天里、道路旁,没有床褥,总是分有他母亲的贫困。
但另一方面,爱也分有他父亲的禀赋,追求美和善,因为他勇敢豪爽、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是一名能干的猎人,也擅长使用各种计谋。他生来就充满欲望,也非常聪明,终生追求智慧,是玩弄巫术骗人的能手。
智慧是事物中最美的,而爱以美的东西为他爱的对象。所以,他必定是智慧的热爱者,这与他的出身也有关系,他的父亲充满智慧和资源。
《西方哲学精神探源》深入浅出地通过讲述西方古代哲学(丰富的思想和观点),探讨西方哲学的起源,解释西方文化的精神取向。
爱的行为就是孕育美,既在身体中,又在灵魂中。男女结合会怀孕,人的生育是神圣的,可朽的人具有不朽的性质,靠的就是生育,但它不能在不和谐的事物中实现。丑与神圣不能和谐,而美与神圣完全相配。所以在生育过程中,美是主宰男女结合和分娩的女神。就是因为这个道理,凡有生育力的人-旦遇上美丽的爱人,马上就感到欢欣鼓舞、精神焕发,很容易怀孕。但要是遇到丑陋的爱人,她就兴味索然,转身躲避,不肯上床,但仍要承受生育的痛苦。甚至在分娩的时候,美也在起着神奇的作用,可以使分娩顺利结束。爱不是对美本身的企盼,而是在爱的影响下企盼生育。
一切可朽者都在尽力追求不朽。生育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惟一途径,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这才会有新一代不断地接替老一代。这就是每个人延续自身生命的方式。人不能像神灵那样保持同一和永恒,只能留下新生命来填补自己死亡以后留下的空缺。身体和其他暂时的东西都以这种方式分有永恒,别无他途。一切生物都有珍视自己后代的本能,因为整个创世都受到这种爱、这种追求不朽的欲望的激励。
再进一步,他的注意力应当从体制被导向各种知识,使他能看到各种知识之美。凭借对美的广大领域的了解,他不会再像一个卑微的奴隶,把爱情专注于某一个别的美的对象,爱一个少年,爱一个男人,爱一种体制。这时候他会用双眼注视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观照,他会发现在这样的沉思中能产生最富有成果的心灵的对话,能产生最崇高的思想,能获得哲学上的丰收,到了这种时候他就全然把握了这一类型的知识,我指的是关于美的知识。
如果说人的生活值得过,那么全在于他的灵魂在这种时候能够观照到美本身。一旦你看到美本身,那么你就决不会再受黄金、衣服、俊男、美童的迷惑。如果一个人有运气看到那如其本然,精钝不杂的美本身,这个美不是可朽的血肉身躯之美,而是神圣的天然一体之美,当人们通过使美本身成为可见的而看到美本身的时候,人们才会加速拥有真正的美德。当他在心中哺育了这种完善的美德,他将被称作神的朋友,如果说有凡人能够得到不朽,那么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才可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