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告】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帕特里克·格里教授讲学活动

(2016-04-07 10:14:29)
标签:

杂谈

Patrick Geary
应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的邀请,世界一流的中世纪史研究学者、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帕特里克·格里教授,将于2016年4月4-17日来北京大学讲学。讲学期间,格里教授将发表两场演讲,并应邀与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宁夏考古研究所等机构的学人召开学术讨论。


讲学安排


公众开放演讲
演讲语言:英语



建构认同:
早期欧洲中古史研究的新进展
【预告】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帕特里克·格里教授讲学活动 
4月6日(周三)下午14:30
 
北京大学二体地下B101报告厅
主持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彭小瑜教授

摘要

格里教授将在本次演讲中讨论他认为欧洲中世纪早期(约400-900)研究中最重要的几个新方向,包括:1)重新重视起原始手稿,视之为真实的历史证据,无论作为文本还是作为文物;2)认识到中世纪早期书写资料的重要性;3)学者们日渐把他们对早期中世纪西方的研究纳入到一个角度更宽广的框架内;4)考古学、新材料和新科技方法日益增多的整合。当然,影响中世纪早期研究的问题还特别包括有关单一欧洲认同或复数的欧洲认同的问题。认同是欧洲当下令人忧虑的前沿问题,特别在财政危机、难民危机和在西欧民族主义运动复兴的背景之下。尽管民族、语言、宗教和族群都是多元的,许多有关这一时期的最新学术仍然直接或间接地求助于历史身世,以寻找一个单一的欧洲认同。

从基因视角看蛮族迁徙
 
4月9日(周六)上午 9:00
 
北京大学二体地下B101报告厅
主持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罗新教授 

摘要

生活于中国与罗马帝国边缘地带的蛮族,其组织、文化与社会结构究竟如何,以及他们向这些帝国的迁徙、对这些帝国的征服,到底有什么样的后果,这些疑问在欧洲和中国历史中都是由来已久的。始自18世纪晚期的一个欧洲史传统,把罗马的崩毁归因于各蛮族集团,据说这些蛮族在4-6世纪间进入帝国并且在罗马诸省建立起自己的王国。近年来,有关蛮族自斯堪的纳维亚或波罗的海沿岸迁徙进入帝国的图景,已遭到严肃的质疑和挑战,其中既有历史学家,也有考古学家。学界对这些基本问题迄今尚无共识,主要的原因则是文献和考古资料都还远远不足。面对这些挑战,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开始与分子生物学家合作,以求扩展我们的证据库,从而获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新资料。然而,对基因数据如何整合进历史研究,还存有忧虑和争议。格里教授将对此做出分析。



圆桌讨论
DNA技术与历史学研究
时间
4月9日(周六)下午14:30
地点
北京大学陈守仁中心中馆
主持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罗新教授

讨论人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帕特里克·格里

复旦大学:
姚大力、纳日毕力戈、李辉、文少卿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
朱泓、周慧、崔银球

宁夏考古研究所:
罗丰

主讲人介绍


帕特里克·格里教授1974年从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弗罗里达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2012年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格里教授著作宏富,对中世纪史学科影响甚大的代表作就有多种,其中包括《在法兰西和德意志之前》(Before France and Germany, 1988)、《与死者共生的中世纪》(Living with the Dead in Middle Ages, 1994)、《追忆的幽灵:第一个千年结束时的记忆与遗忘》(Phantoms of Remembrance: memory and oblivion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millennium, 1994)、《民族的神话》(Myth of Nations, 2002)、《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历史学家》(Historians as Public Intellectuals, 2007)、《书写历史:中世纪的认同、冲突与记忆》(Writing History: Identity, Conflict and Memory in the Middle Ages, 2012),以及《中世纪早期的语言与权力》(Language and Power in the Early Middle Ages, 2013)等。

格里教授是世界顶级中世纪史专家,曾担任包括全美中世纪史学会会长等在内的荣誉职务,获得美国和欧洲许多学术机构的嘉奖和荣誉称号,在几乎所有重要的中世纪史研究杂志担任编务。在四十年的教学和研究中,他总是活跃在学术前沿,这些年间的中世纪史重大议题的出现和深入,都有他的参与、引导和推动。近年来,格里教授在历史学领域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努力中,因其理论、方法和成功的国际合作,在历史学界引起广泛关注。目前他正领导一个欧美合作的多学科团队,研究中世纪前期伦巴第人跨越阿尔卑斯山的迁徙案例,在意大利和匈牙利等地,利用古代墓地采集的DNA进行多角度的比较研究。这个工作虽然刚刚起步,由于连年举办的国际会议及工作坊的影响,已被视为以基因技术研究历史问题的典范之一。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承办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赞助单位:光华教育基金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