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摘——《铁路劳工》

(2016-02-22 10:29:34)
标签:

杂谈

第一章

进我在特威德河畔贝里克的家中,可以看见走廊上挂着的一幅画。那是苏格兰艺术家邓肯·麦凯勒的作品。画面背景是19世纪80年代时期格拉斯哥圣诺伊克火车站一个尘土飞扬的夏日傍晚。一位中年妇女穿着一身朴素的黑色衣服,手持太阳伞,焦虑而又不安地站在那里,眼睛望着远方,似乎无视周边任何其他事物的存在。在她身后,火车站那满是烟垢的窗玻璃和熟铁铸就的墙壁高高耸起。她的目光沿着月台盯着一辆渐渐远去的火车,从她的眼神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远行者逐渐消失的背影。而她脸上平静隐忍的表情告诉我们,她早已学会了承受悲痛。也许,那辆火车带走的是她即将登上移民船或者去印度、阿富汗亦或是黄金海岸参加殖民战争的儿子,就在她努力想要再多看儿子一眼的瞬间,我们仿佛感受到了突然向她袭来的孤独感。

尽管这幅画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却非常打动人心。我一直都很喜欢这幅画。火车站一直以来都是令我非常神往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那里有火车,也是因为那里总是交织着两种矛盾的心理情感,一种是旅程完满的喜悦,另一种则是别离在即的伤感。麦凯勒的这幅画描述的正是人生中不得已的分别场景,道出了远行的代价。从来没有一种声音能比火车的汽笛声更容易勾起人们的离愁别绪,这汽笛声就像是不通人性的火车发出的一种如释重负的叹息声,随之朝冰冷的空气中吐出一股水蒸气。

20世纪70年代,我曾经去过一次圣诺伊克火车站,走上月台,站在麦凯勒那幅画中人物站立的那个地方。背后那栋棚式建筑就像一个巨大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温室,跟画中的几乎一模一样。当时那个车站还在使用,也算热闹,但是几年之后,与其他很多的蒸汽火车站一样,圣诺伊克火车站也惨遭废弃。那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但是麦凯勒在画中所表达出来的忧伤以及忧伤的代价,却并不会就这样轻易地被淡忘。

别人告诉我说,这种对火车和铁路的感情是永远都割舍不断的。而且,我还发现,人世间的折磨都是没有解药的。而在我的生命当中,这两种痛苦就盘根错节地缠绕在一起,一直伴随着我。然而,由于幸运之神和上帝的眷顾,我竟然都挺了过来。但是我花了几乎五十年的时间用来偿还折磨的代价。

书摘——《铁路劳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