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日,“私募一哥”徐翔被公安机关带走协助调查轰动一时。谁是徐翔?他是近5年来中国股市的一个神话,抄底精准、逃顶迅捷、手法凶悍,让徐翔系的年化平均投资收益达到了200%左右,即使今年6月中旬股市暴跌期间,徐翔系也能逆势获益。然而徐翔被抓证明,徐翔神话并非建立在多么超前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手段上,只不过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产物。
今日为大家推送的这篇文章作者为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历任北京大学法律系副主任、主任、法学院院长、校长助理、副校长、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法律总顾问等职。兼任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在法律与金融领域均颇有建树,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我们多一些的了解与思考。
关于股市,法律到底能做什么?
唐应茂老师的《国际金融法》即将出版,嘱我写序。我有些犹豫——而我本不该犹豫。不该犹豫,是因为我非常喜欢这本活泼、生动、新颖、实用的教材,应茂是我们北大金融法研究中心的青年骨干,过去曾随我一起学习,现在同我一起工作,他有了这样好的成果,我理应帮助推荐、宣传。我自己也编过《国际金融法》教材,一版又一版,印了好多年,但我一直盼望有更好的新教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令人发自内心的高兴。我早已给自己定下了任务,今后的人生,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年轻一代学者服务,让他们有更好的环境,为中国也为世界贡献新知识新思想。
感到犹豫,是因为自己有许多困惑。读应茂这本教材时,正值希腊债务危机和中国A股市场暴涨暴跌,各种观点、各种理论层出不穷,海量的信息每天通过微信、微博冲击着我。不仅让我目不暇接,甚至还让我触目惊心——我一直努力保持心态的开放,勇敢地学习、接受新事物,可我也深知,人到了这个岁数,难免会保守,会形成各种自己都难以察觉的思维定势——可目睹这些危机,我不相信是因为自己“保守”所以难以理解,我不能不和20世纪人类社会所经历的那几次金融危机联系起来,不能不产生某种怀疑: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这些法律人,到底能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我们的金融法知识和专业技术,真的还有用吗?
其实,在几年前的华尔街金融危机之后,我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那场危机之前,未见法律人预警;危机之后,法律也并没有给予公正的裁决。“99%”的普通民众,在法律面前依然是无力的、沉默的。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号称法治最昌明的美国。
我学法、教法已经三十多年,对法律的信仰深入骨髓。当然,这信仰并不等于天真,我不认为法律能包治百病,更不认为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就能建成一个光明的法治中国。我只是认为,法律是有用的,法律也是必须拿来用的(而不能仅仅是摆设)!面对危机、面对不公不义,法律居然不能被激活,那就太让人痛心了。
当然,解决我的这些困惑,也只有靠法律人的艰苦努力。只有更多的人学习、理解并且善于运用法律,培养法治的思维,经过一定的训练,那未来才是有希望的。这就是我最近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30周年院庆上,大声呼吁商学院要开法律课的原因,也是我不再犹豫,为应茂写下这篇序言的原因。
再把话说回来,还是说希腊债务危机——我希望未来使用应茂这本教材的老师和同学,都把这个案例拿来认真讨论。希腊政府没钱还外债了,齐普拉斯总理动用全民公决,结果就是“以人民的名义”拒绝国际债权人提出的改革方案。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还钱,也不改革,不缩减预算,不过紧日子了?当然也不一定,但起码希腊政府和大部分老百姓就想这样干了。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八个字,我认为是法律问题。现在好些国家废了死刑,杀人者确实可以不偿命了,那么欠债也可以不还吗?希腊有什么谈判筹码,国际政治专家们都讲得很清楚了。我只是想,为什么这样一个法律问题,不拿到法庭上去说呢?我们只看到了政治谈判,甚至全民公决,在这里,政治吞噬了法律。
前不久国内A股暴跌,好在很快就被救起。A股现在的影响力真的很大,暴跌那些天,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了,全世界的市场都受到了影响。我曾经关注过1987年香港股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我也记得香港政府当时的极其有力的救市措施。股灾之后,香港修改完善了相关法律,对做空投机进行了更加严厉的监管。这让我非常佩服。
我们都知道,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溯及既往之效力,这是法治的基本原则——这不是教条,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智慧与经验的积累。特别在金融市场上,我觉得尊重这两条原则特别重要,或者说,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石。否则,市场还有自由吗?还有活力吗?市场要管、严管,但不能被管死了。市场太复杂,金融市场尤其复杂,任何个人或者任何机构,都很难轻易看透这个复杂混沌的体系,不能不有一点点敬畏之心和谦卑的姿态。我国有过“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而且这个“怪圈”现在也未必就被打破了,为什么?我认为,还是在于法治不发达。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那么,在面对金融市场上的风云变幻时,在行使公权力和动用政府资源时,也希望能始终牢记法治的原则。
金融法也好,国际金融法也好,都必须把握一个平衡。既要保障金融市场交易安全,也要保护市场的活力。法律要控制风险,也要释放活力,这里面当然有政治,更有艺术。如果不顾法律的平衡性,只偏重一面的话,金融市场就会发生偏失。
以上,写了一些自己的感想,供使用这本教材的老师和同学参考,并衷心祝愿我国国际金融法教学研究更上一层楼。
2015年7月12日
(本文为吴志攀老师为唐应茂老师的《国际金融法:跨境融资和法律规制》所写序言,微信封面图来自新华社)

书名
= 国际金融法:跨境融资和法律规制
作者
= 唐应茂
书号
= 9787301261392
出版日期 = 2015/8
定价
= 2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