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行动党支持者难忘李光耀
手举国父玩偶
参考消息网9月13日报道
据香港明报新闻网13日报道称,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辞世后举行的第一场国会大选,以执政人民行动党大捷告终。英国BBC对这次大选结果的分析是,人民行动党不仅仍旧获得绝大多数席位而继续执政,还比2011年大选的支持率高了9个百分点,这种触底反弹预示着它将继续占据统治性地位。
报道称,行动党从上届大选低谷反弹,得票率接近7成,并从最大反对党工人党手上夺回1个议席。分析相信,许多民众对李光耀和建国金禧的感怀,是行动党选情改善的主要原因。总理李显龙形容行动党在选战中“合格过关”,在父亲李光耀离世后仍得人民“强而有力的委托”“相信他应该可以放心了”。
而当人们说李光耀可以放心时,他其实早已洞察一切。

新加坡大选尘埃落定,
人民行动党高票获胜。
今后事态会怎么发展,至少某种程度上将取决于人民行动党与反对党有些什么作为。
反对党能不能不负众望,达到自己非常努力建立起来的自我期许,当一个第一世界反对党?他们能不能说服足够的优秀人才,足以和行动党前座议员与内阁部长相提并论的人才加入反对党阵营?对这点,我实在很怀疑。很少有商界、学术界或专业领域人士会甘于在反对党议席待个三五任才组织政府的。想从政的话,最好加入行动党,毕竟这是个已有组织也已有政绩的政党。
行动党当然也不会静止不动。这个政党会继续为选民推出年轻、可靠、认真的人才,向新一代选民伸出触角,争取信任。我们在2011年引进的好几位最优秀的候选人,之后都相继入阁。现任教育部长王瑞杰,是我历来的首席私人秘书之中最好的一位。只可惜他的个子不高,在群众大会上跟其他人不一样,但他的思辨能力是我合作过的公务员当中最强的。还有其他几位新候选人,如今也在内阁内,包括陈振声、陈川仁、黄循财。我们要对选民说的是:“我们招揽的人才展现的是这等素质。我们可不想坐以待毙。”可是反对党能培养出与行动党年轻一代部长并驾齐驱的人才吗?更别说像总理李显龙或副总理张志贤与尚达曼这等人才了。
尽管如此,即便行动党再怎么认真努力,年轻的新加坡人最终要的可能还不只是政治上的竞争,而是全面的两党制。他们自有选择的权利。毕竟每一代新加坡人都有权自行决定他们要建立一个怎么样的国家,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但我希望年轻人不要轻率地做决定,而是考虑后果、权衡得失。因为后果终究得由他们自己承担,不是我,或者我的那一代人。到后果浮现的时候,我们早已经不在了。
两党制最大的问题是,一旦落实,最优秀的人才不会选择从政。
参选得冒很大风险。竞选活动会变得非常不文明,甚至卑鄙恶毒。如果你才干超群、事业有成,何必为了参选而冒这么大的风险?不只赌上自己的利益,还会牵连家人。你也许宁可置身事外不趟这趟浑水,继续过着好日子。
要在每一届大选中说服最优秀和最有承担的人挺身而出参选,是艰巨的任务。因为国家前景一片大好,实在没几个人愿意牺牲美好事业前途转而从政。今后如果演变为两党制,这项挑战该会有多么困难!这不只意味着我们的甲队将一分为二,或者一半时间由甲队执政,另一半时间换乙队执政。不只这样。情况也许比这两种局面还要更糟,那就是,甲队,可能连乙队也如此,对政治避之不及,宁可专注于其他领域。如此一来,执政的就只能是丙、丁、戊队了。
打个比方说,如果当年林金山能不能当选还是个很大的未知数,我会更难以说服他从政。如果当年的情势是难以预测的,随时可能逆转的,任何人的正常反应都会是,你找别人去吧。但我们把他放到一个有必胜把握的选区竞选。如果林金山当年拒绝从政,对新加坡来说会是个多么大的损失!是他一手创建了建屋发展局;没有了这个主管公共住屋的官方机构,新加坡今天会是完全两样。倘若新加坡允许平庸的人来治理,这个国家必定往下沉,沦为一个再平庸不过的城市。
如果你看其他全面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你将得出同样的结论。比如英国,只要看看牛津和剑桥一等荣誉学位毕业生名单,研究这些人从事的行业,从政的没几个,你会发现他们大多都进了银行界、金融界和专业领域;而国会里的前座议员往往都不是最杰出的人才,更非最优秀的律师或医生。美国也如此。当上《财富》杂志500强的总裁,日子肯定比从政更好过,渴望当总裁的青年才俊自然远比希望当美国总统的人来得多。但与英美这些国家相比,新加坡的差别是:英美等国即使只能有个平庸的政府,国家一样可以继续发展;但新加坡做不到。这是一个弹丸小国,没有任何资源,从历史角度来看,它处在一个多变的地区。这片土地,需要的是一支超凡的领导团队。
很遗憾,即便一切维持现状,部长减薪已足以使我们越来越难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从政。
讨论部长减薪时,如果我还是内阁部长,一定会坚决反对。但年轻一代的部长决定顺应民意。诚然,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像新加坡这样付给部长如此高薪,但世界上确实也没其他岛屿能像新加坡如此发达——闪亮、整洁、安全、没有贪污、犯罪率低。人们夜里可以在街上散步或慢跑,妇女不会遇袭,警方绝不受贿,意图行贿的人会被严惩。这一切都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凭借一套需要高薪受雇的部长才有办法构建而成的生态系统。
每一次减薪,部长因为放弃其专业或银行事业而做出的牺牲就更大。一些人最终会对自己说:“我不介意做个半任,两年半,就当是国民服役吧。但再久一点,谢谢,我可不干。”最终后果是,政府将形同旋转门,既缺乏对事物课题的深入了解,又找不到从长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动力。
100年以后,新加坡还会存在吗?我实在不敢说。美国、中国、英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在百年后都还会存在。但新加坡独立建国不过是近年的事。早一代的新加坡人从无到有、建立了新加坡。我们那一代人真的做得很好。当年我领导这个国家,是穷尽一切努力来巩固每一分成就。吴作栋也是。现在,在李显龙和他的团队领导下,这个国家会在未来至少10年到15年内继续繁荣兴盛。但之后,国家要往哪个方向走,将取决于新加坡年轻一代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无论选择是什么,我敢肯定的是,新加坡一旦选出一个愚蠢的政府,我们就全完了。国家将会沉沦,化为乌有。(本文节选自《李光耀观天下》,图片来自网络)

书名 = 李光耀观天下
作者 = (新加坡)李光耀 著
ISBN = 978-7-301-25751-7
出版时间 = 2015年5月
定价 = 58.00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