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灵魂”二字,即便不把它神秘化,我们也可以感知其存在,“灵魂”和“精神”有时是混用的,比如“一个高贵的灵魂”,指的就是“精神”。那么,这种精神或曰灵魂,其空间在哪个维度中?恐怕并非是像左右手对称那样与物质并列的维度,而是不同于物质的一个全新维度!
有一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启发,就是1884年伦敦公学校长、牧师埃德温·艾勃特(Edwin Abbott Abbott)写的小说《平面国》(Flatland)。
小说的主人公是正方形先生,生活在二维平面国,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几何体:女人是社会阶层中最低等的,她们只是线条,贵族们是多边形,主教们是圆圈。人们具有的边越多,他们在社会阶层中就越高贵。这个平面国既不存在,也不允许讨论第三维,凡是提到第三维的人都会被严厉惩罚。
正方形先生是一个守旧绅士,然而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神秘的球面勋爵,当球面勋爵穿越平面国时,就成了能魔术般改变大小的圆圈。正方形先生感觉这太神秘了,球面勋爵则解释说他来自另一个被称作“空间国”的地方,那里所有的物体都是三维的。正方形先生当然不相信,无奈之下,球面勋爵把他带到了空间国,让他亲身感受这个不同维度的世界。
这个故事像是柏拉图洞穴之喻的另一版本,但它有一层新的含义:当我们切身体验到一些事物时,会对它深信不疑,但如果没有体验到,也许怎么都不会信。
只有给精神维度更大的生长空间,才会有更多人体验到它的存在。当下中国的很多问题都与精神维度的体验缺失有关,或许是大家穷怕了,在物质富足之后依然处在惯性思维中,难以体验“助人为乐”的精神乐趣。与此同时,正因为体验到精神回报的人还不够多,所以社会舆论也未能给精神以更宽松的环境去生长,反而将其逼入狭窄的角落。
比如对陈光标的高调慈善,有很多人表示反感,但不管怎样,他是在用真金白银做慈善,哪怕陈光标过于注重由此给自己带来的声誉,其实也无非是慈善的题中应有之义罢了。
厉以宁在《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中说:
无论是富人不负责任的挥霍浪费,还是公众对陈光标高调慈善的不习惯,其实都是因为在多数人心中“灵魂”这个维度还未充分解锁──什么时候慈善成为常识和生活必需品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文明。
2013年5月,浙江大学校友总会启动了一项校友认捐项目:3 000多张体育馆的坐椅,以每张5 000元人民币或1 000美元等待“认捐”,捐赠者的姓名将被制成铭牌,放在他选中的坐椅上。此举被一些网友指责为“铜臭味”甚重,有损公立大学的形象。
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相关负责人对此次认捐活动作了解释:项目设计的初衷,是一部分校友向校友总会反映,自己有心回馈母校,但经济能力无法达到设立一个奖学金或助学金的程度(通常情况下,设立冠名的奖学金或助学金,门槛超过10万元)。把门槛定得低一些,便于更多的校友在母校留下纪念。
书名 = 这个世界,没那么简单作者 = 张鹏书号 = 978-7-301-25793-7出版日期 = 2015年6月定价 = 3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