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守亚&康胜昔
唐方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从一个马车夫变成棋王。现在,他静静地坐在六盘水市体育服务中心的办公室里,像树一样沉浸在往事和淡蓝色的烟雾中,他的衣着像西部的大山那样简洁朴素,面孔像岩石一样,线条分明,饱经风霜,他的面容像高原的地貌一样,充满峡谷和沟壑,他的前额宽润发亮,如月光下的峭壁那样闪光,头顶微秃,稀疏的头发亲密地围着发亮的脑顶门,像坚守着寂寞的一片劫后松林。
生命是怎么回事?岁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动,又将在什么时候结束?还记得小时候提着一个小鱼篓子,活蹦乱跳地在小河沟里摸鱼,稚气的笑声落花般地到处飘洒,眨眼间就54岁了,人真是老得快啊,就像山野里的花树,风一吹就盛开了,风一吹又凋谢了,那些花开花谢的日子,有多少生命故事像蝴蝶一样,无声地栖伏在人心深处,给人以无尽的感慨和悲欢呢?
他最先想起的往事是那遥远的童年。他出生在六盘水市六枝岩脚那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祖父开的唐家马店。在方圆几十里是出了名的大马店,每天有成群马帮在店中出入,马的铃铛声、马嘶声,马帮头带着汗臭、醉醺醺的吆喝声,粗犷的笑声和山歌声,绵长地飘浮在他童年的记忆中,成了一支永恒的催眠曲。而他最喜欢的是对马的观察,一匹马进来了,二匹马进来了,一匹马出去了,二匹马出去了,一天有多少马进了马店,又有多少马出了马店,他用小指头计算着,心里像吃了麦芽糖那样快乐。最让他难忘的是,大他4岁的方信哥教他下象棋,那时方信哥10岁,他才6岁,两兄弟一摆开棋纸,把象棋子分黑方红方安顿好,方信哥就一本正经地教他,炮打翻山,车走直路,马踏斜日,象飞田,将军!将军!他先是莫名其妙,后来觉得很好玩,渐渐就迷上了象棋。好像盘旋在他心中的,不是一副棋盘和三十二粒棋子,而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天空和一群带着鸽哨飞翔的银鸽,他梦里都听得到每粒棋子的心跳和喘息,感觉得到它们的温度和呐喊。从此,象棋仿佛成了他血管里快乐流动的音符,影子一样伴随着他,伴随着他在岁月的涛声中悲欢与共。
1970年,家里遭遇了一场大灾难。他清楚地记得那个阴霾的日子,父亲赶马车时不慎翻了,重伤住院,母亲为了照顾住院的父亲,关闭了马店,守在父亲病床边寸步不离。大哥在遥远的水城钢铁厂上班,工资还不够自己用,远水救不了近火。全家生活的重担就像岩石一样压在了他稚嫩的肩膀上。那时他多大?小学还差一年才毕业哩。
1971年,北风呼啸得像冰雪大滚筒那样滚来滚去。13岁的他,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勇敢地承担起了生活重担。他二话不说,拿起马鞭子,顶替父亲当了一个小小的马车夫。小学和中学的校长、书记都很感动,决定为他网开一面,让他享受特殊学生的待遇,那就是在家自学,考试时参加。就这样,他一边赶马车,一边自学,考试时就去参加,就这样,在艰难困苦中读到了初中毕业。
赶马车可不像俄罗斯歌曲《三套车》里唱的那样潇洒,“冰雪伏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有人在忧郁地唱着歌,唱歌的是那赶车的人……”这里没有冰雪,也没有伏尔加河,更没有潇洒的三套车,他只能赶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满载着煤炭的小马车边忧伤惶急地奔跑,小车拉着五六百斤煤从院坝口赶到二道水,拉一回得5元钱,除去煤本1元,马草5毛钱,净剩3.5元,一天拉两趟马车,得7元钱,除了3元给父母在医院里生活,除去了家里的生活费,全部存起来,作为父亲的医药费、住院费。赶空车回来的时候,他才能坐在肮脏纷乱的稻草上,坐在煤屑浸黑的马车挡板上,唱起了忧郁的山歌。“高山跑马惊又惊,好马响蹄又响铃。刺藜长籽又长刺,煤山又远又愁人。”
马车像蒲公英在他的歌声中忧愁地飘泊着,他眼前的马路白带子一般弯来弯去,林场的树林如烟如雾地爬满了一座又一座寂寞无语的大山,救军粮那鲜红的小浆果,像一朵朵蒸熟的霞云里的星星,在炽热的山野中忧郁地闪着光。
人在艰难困苦中,有时会为了扛住生活的重压,做出令人吃惊的事来。有一次,他从六枝运铁锅到岩脚,几个赶马车的同伴欺他年纪小,认定他那辆小马车只能拉600斤,一口大铁锅有50斤重,他顶多能拉12口,就和他打赌,如果他能拉18口大铁锅到岩脚,就给他100元钱。为了父亲的医药费,他答应了。不顾一切地装上了18口大铁锅,到爬坡的时候,马车实在上不去,他就把几百斤铁锅,一口口搬下来,把马车赶上了坡,再搬几百斤铁锅上车,一路上搬上搬下,每一次都是汗流浃背。咬着牙搬呀推呀,天黑了才拉到岩脚,虽然得了100元钱,人却累得像火中的雪狮子,浑身都化成了一滩水。
尽管生活像黄连那样苦,他还是念念不忘心爱的象棋,一有时间,就摆开棋盘,布好棋子,细心地琢磨红方黑方如何对阵,赶马车时也不忘炮打翻山,马踏斜日。有一次赶马车到了二道水,他只顾搬运货物,心里却念叨着棋局的解法,忘了管好马车。马看见地里的麦子,就忘情地拖着车到地边啃起麦子来,有人看见了,急得大声喊:“喂,小伙子!马吃麦子了!”他听见了,心里想的却是象棋,走火入魔般说出了这样一番话:“不怕,不怕,有(鸡)车看着的,马不敢吃。”听的人先是吃了一惊,接着笑得前仰后合,都说他吃错药了,一天到晚想着下象棋,说话都有点疯。从此,他对象棋的痴迷,在周围几十里传为笑谈,都说他迷象棋迷疯了,是个不可救药的棋呆子。
1972年的春节,方信哥请了几个朋友来家过年,其中有个叫印成荣的大学生,成了他步入棋道的良师益友。印成荣在学校就是象棋高手,他读过很多棋书,能背棋谱,下盲棋,他看到唐方云这样痴迷象棋,觉得很有培养前途,就故意和同来的另一位象棋高手下盲棋,让唐方云来摆子。这一下真是开了唐方云的眼界,想不到象棋还有这样的下法。人背对着棋盘,双方喊着炮二平五,马8进7……就可以在不断的变化中决定一盘棋的输赢。唐方云惊讶万分,也惊喜万分,他眼前一亮,仿佛有一扇智慧的大门在缓缓向他开启,那个喧嚣而缤纷的世界正在向他微笑和招手,等待他的到来。他感觉到心中那块石头一样沉睡的大鸟已经苏醒,正在爱抚着羽毛,准备展翅高飞。他想,象棋的天空究竟有多高,自己又该从哪里起飞呢?
就从这开始,印成荣收了他这个徒弟,一有时间,就教他如何下盲棋:开局要算好四种变化,记好三步棋,中局比较复杂,要算好各种变化,记好六步棋,残棋要懂得可胜可和的诀窍,这才能把盲棋下好。印成荣见他如此刻苦好学,还把自己买的许多棋谱送给他,让他边看边学,并鼓励他说:“好好努力啊,小兄弟,相信你总有一天会成棋王的。”印成荣的话语是那样新鲜生动,像阳光一样,在他心中喷射出令人惊异的力量,照亮了他几十年痴迷其中的象棋之路。
从那以后,他的每一天都是与象棋相亲相爱的日子。每天要赶马车,从林场到院坝口,到廻龙溪,要经过三座大山,山上都长满苍翠的大树,那些如烟如雾的杨梅树、茶树、杉树,在微风吹动下,会发出楚河汉界的厮杀声,胭脂色的梅花和五颜六色的小花,会飘出棋谱的香味。他不赶马车的时候,就边看棋书边摆棋谱,白天2小时,晚上1小时,雷打不动地钻研棋局。1977年,他因为下棋连连夺冠,在几个棋迷领导的大力帮助下,被招进了六枝农机厂,由马车夫变成了农机厂采购员。他负责采购收割机、打麦机配件,到贵阳、安顺、水城,走南闯北,不但超额完成了采购任务,还因下盲棋,结识了许多隐于江湖的象棋高手,学到了许多绝技。
1978年,喜好下棋的供销社书记和社长,格外亲睐他的棋艺,把他调到了六枝供销社,当上了废品公司的业务股长,于是他经常有机会到水城、盘县、安顺等地去收购废铁。不过一到目的地,他首先要去拜访下象棋的名师高手,与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地下盲棋、淘经验,使自己的棋艺像竹笋那样生机蓬勃地生长,越长越高。
1979年,他参加了全国四运会的贵州选拔赛,并一举打败了曾得过省冠军的刘世镇,得了全省象棋选拔赛第三名,有幸参加了在苏州举行的全国四运会,在象棋团体赛中,他下了十一盘棋,战绩为6胜5负。
从1980年到1983年,省体委因缺少参赛经费,不再组织象棋队参加全国比赛,他失去了参加全国象棋大赛锻炼的机会。作为一名业余棋手,他的大部分精力必须倾注在工作岗位上,这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棋艺精进。
1986年,是他象棋生涯开始灿烂的一年。这一年的省六运会,他夺得了第1名。从那以后,他的耕耘结下了累累硕果。1987年,他获得了参加福州全国赛的资格;1989年,荣获在山东济南全国中等城市象棋邀请赛个人第1名;1991年,在无锡的全国象棋大赛中,他虽输给了全国象棋特级大师胡荣华和许银川,但两位“特大”赢得很辛苦。1995年,他又出山参加全省象棋大赛,荣获贵州省第五届棋王,同年参加的全国象棋大赛中,一举战胜杨德琪大师,被原国家体委棋类处主任刘国斌誉为中国象棋棋界“诡手”。1996年获得贵州省第六届棋王。1997年蝉联贵州省第七届棋王,同年还荣获贵州省迎香港回归象棋大赛第1名;2002年,他参加了贵州省剑锋杯大赛,荣获第1名。2006年,获贵州省王中王象棋大赛第1名。同年,贵州省三位棋王迎战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柳大华,他是其中之一。在与柳大华对弈时,他突出怪招,弄得柳大华措手不及,险些中招,幸亏柳特大身经百战,沉着应对,最后经过一番苦拼,才下成和棋。
就在他棋艺精进,想在象棋领域大展身手的时候,老母突然重病瘫痪在床,老父也如风中黄叶树,旧病复发,为了一个孝字,他毅然放弃可能成为象棋大师的梦想,每天把大部分精力用在照料父母上,细致入微地为疾病中的双亲做这做那,直到2011年父母去世为止。
由于唐方云在象棋上的杰出成绩,1988年对象棋情有独钟的原六盘水市体委主任李仲华把他调到了市体委,让他担任象棋教练。在那段日子里,他精心教出了300多名学生。1980年,当时他下乡去搞蔬菜基地,在菜地边看到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下象棋,女孩子下得极专注,极敏锐,棋艺与众不同。他觉得这是一个有象棋天赋、有培养前途的好苗子,就欣然收她为徒弟,她就是陈玉兰。在唐方云的精心指导下,陈玉兰棋艺猛增,一举夺得全国少年女子组第6名,并在贵州省女子组选拔赛中,从1982年至1985年,连续4年获省第1名。1984年,他收的另一个徒弟邱吉庆于2003年荣获贵州省体育大会个人冠军。由于他棋艺精湛,教学经验丰富,所教出来的90个女生和250个男生,后来都在象棋大赛中夺得优秀名次,森林一样地长成了气势,他也因此在1995年获得了国家体委颁发的“全国象棋优秀裁判员”称号。在1984年至2011年期间,他在六盘水市巡回进行了63场1对20车轮战和1对3盲棋表演赛上,获胜率80%,获得了棋友的一致好评,在象棋界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现在,他极力把思路拉回来。在象棋生涯的几十年光阴中,他一直把象棋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他钟爱、痴迷过它,为它废寝忘食、悲欢与共、相亲相爱、形影不离,现在却与它渐行渐远,那云一样光彩夺人的象棋,就像慢慢飘远的断线风筝一样,只能留下一片茫茫惆怅,留下对它的亲切回忆和无尽思念。不,它并没有离开过自己,它何曾离开过自己?他终于发觉,它只是收敛了外在的光芒,像浓缩的钻石一样,默默地凝固在心的深处。这么多年来,他失去了在象棋上深造和精进的机会,以致现在还是一位夕阳在山的业余象棋大师。现在,他所熟悉的那些全国象棋高手都与他渐渐疏远,当年与他打成平手的柳大华已成为中国象棋特级大师,与他好像隔了数重山。他只能浩叹,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他现在即将面临退休,但仍是一位副科级体委干部,每月工资不到四千元,过着不温不火的平常人日子。走在街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谁也不知道他就是那个在贵州象棋领域风云一时的“诡手”,那个曾与柳大华打成平手的蝉联数届贵州棋王的象棋大师。他还是像平常那样,上班热情地与人打招呼,谈起工作来声音平和,亲切而稳健。一天抽一包烟,思考事情的时候,常一支接一支地抽个不停。以致他带着沉静和敏慧的眼神在淡紫色的烟雾中,显得有些神秘深邃。有空的时候也喝点小酒,从来没有喝醉过,也不发酒疯。还是像过去一样,为人正直,平易近人,喜欢交友,请客舍得花钱,与棋友在一起就天南地北吹得天花乱坠,棋友的吃住一手包揽。无论何人,只要有困难找到,都会义不容辞,慷慨解囊,把助人当成自己人生最大的快乐。他喜欢唱歌,唱的都是流行老歌,一唱起《故乡的云》、《涛声依旧》,他就激情满怀、心醉神迷,声音洪亮得像破空而至的阳光。这时候,妻子会被歌声唤醒那些曾经的岁月,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航行,晚风吹来一阵阵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歌声一唱,全家的快乐就一下子灿烂了。
象棋是什么呢?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默默地想,它是一个神秘而魅力无穷的智力世界。在那里山外有山,棋海无涯,无数智者在此耗费一生,忘情折腰,只有痴迷追求的人,才能悟透其中的奥妙。象棋蕴含着《道德经》的原理,在棋盘和棋子的盘旋中,你可以找到人的美德和万物变化的规律。真正的象棋大师,一定是品德高尚,诚实勤奋,乐于助人的人。可以说一副象棋是一部云海翻涌、千变万化的谋略书,一杯让人笑看春月秋风的清凉琼浆。象棋的最高境界是棋在心中,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形处见有形。象棋下到一定境界,心胸会自然开阔,如深谷能包容一切苦难和不幸,意志愈加坚毅,笑傲一切艰难,视输蠃为平常事,在暴风中持一颗平常心。在对棋道的感悟中,人会变得愈加善良淳朴,视富贵如浮云,平平淡淡才是真。
现在,他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让往事像流水一样,从脑海中清凉莹澈地流过,那些曾经的岁月像落花般飘散,香香地温润地到处堆积,那些远去的人影和声音,还带着花露般的温润和芬芳,像一曲淡而香,甜又略带忧愁的山歌,在月光粉末中,凝结如鲜嫩白亮的藕。他听到了童年的笑声,马匹在月光中沐浴嘶叫,一个小马车夫手拿马鞭,惶急地跟在装满货物的破马车边,嘴里大声地呼喊着,在弯曲如灰白河水的马路上,身影像水中的藻荇,稚气地飘动着,又细又长……
如果不是这样的命运,如果生命关键点突然出现奇迹,如果一切重新来过,那又会怎么样呢?
他笑了笑,掐灭了手中的香烟,遗憾地摇了摇头,轻轻地关上办公室,向外走去。
贵州
唐方云(先胜)火车头 杨德琪
(1995年8月全国个人赛弈于江苏吴县)
五六炮直横车对屏风马双直车后补中炮
1.炮二平五 马8进7
2.马二进三
车9平8
3.车一平二 马2进3
4.炮八平六
车1平2
5.马八进七 炮2平1
6.兵七进一
卒7进1
7.车二进六 炮8平9
8.车二平三
炮9退1
9.车九进二 车8进5①
10.兵五进一
炮9平7
11.车三平四 炮7平5②
12.车九平八
炮5进4
13.仕六进五 炮5退1
14.车八进七
马3退2
15.车四平三 马2进3
16.车三退一③马3退5
17.马三进五 炮1平5
18.马五进六④后炮平2
19.马六退五 炮2平5
20.马五进三⑤马7进8
21.马七进六 象7进9
22.车三进一
前炮平7⑥
23.炮五进五 象3进5
24.相七进五
马5退3
25.车三平五 象9退7
26.车五平二
车8进3
27.炮六退一 车8退2
28.马三进五
士4进5
29.炮六进二 车8进2
30.炮六平五
车8平6
31.士五进四⑦车6平4
32.马六进七
马8进7
33.马五进四 将5平4
34.马七进八
将4进1
35.马四退五 车4进1
36.帅五进一
车4退5
37.车二平七(红胜)
评注:①杨德琪大师喜攻好杀,选择骑河车干扰红方阵型,符合其性格。稳健着法应士6进5或士4进5。
②后补中炮是骑河车的续着。
③诡手表现之一,红方已扩先。
④诡手表现之二,视黑方应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