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2013业绩快报
(2014-02-27 20:04:55)
标签:
股票杂谈 |
分类: 苏宁云商 |
评论:市场已经用六连跌迎接了苏宁业绩快报的诞生,不再多说废话,继续持股不动。
一、2013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单位:千元
项目本报告期
营业总收入105,433,706
营业利润161,244
利润总额145,83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6,070
基本每股收益(元)
0.049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9%
本报告期末
总资产82,067,46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8,400,000
股本(千元)
7,383,04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3.8467
注:上述数据以合并报表数据填列;上述基本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均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数据填列。
二、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情况说明
2013年,国内外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宏观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零售行业面临消费复苏缓慢、渠道竞争激烈等难题,行业景气度仍在低位运行。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零售企业纷纷开展互联网转型经营策略。
在经过三年多的创新转型探索之后,2013年苏宁零售事业的发展进入了转型提速的深化阶段。2013年,公司更名为“苏宁云商”,全面转型云商发展模式,明确了一体两翼的互联网零售发展方向,先后推进实施了组织架构调整,双线同价,启动开放平台,探索建立新型的互联网化门店等举措,并加快O2O虚实融合的战略布局。
连锁发展方面,公司在保持一定开店速度的同时,加大力度调整店面,加强坪效、人效等核心指标考核,关闭低效/无效店面,注重店面经营质量提升。年度内,公司在大陆地区新进6个地级以上城市,新开店面97家,置换/关闭店面176家;在香港地区新开店面3家,置换/关闭店面4家;在日本市场新开店面2家,置换/关闭店面1家,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在大陆地区已进入277个地级以上城市,拥有连锁店面1,585家,在香港地区拥有连锁店面29家,在日本市场拥有连锁店面12家,共计拥有店面1,626家。随着公司店面结构的优化,店面改造升级后功能丰富,客户体验进一步提升,店面经营质量也有所提高,报告期内公司可比店面(指2012年1月1日当日及之前开设的店面)销售收入同比增加6.36%。
线上业务方面,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建立了以用户为导向,以提升客户体验为核心的电子商务运营平台;在巩固传统优势品类的同时,加快母婴、化妆品等重点品类发展,加大金融产品、开放平台开发力度,丰富牌照资源;加速移动端布局,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推广实现移动端业务的快速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线上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18.90亿元(含税),同比增长43.86%,另经统计,“红孩子”母婴、化妆品等销售收入(2013年1月1日-2013年3月31日期间)及开放平台业务、商旅、充值、彩票、团购等虚拟产品代售业务规模合计约为42亿元(含税,均未纳入苏宁合并利润表销售收入)。
物流平台建设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位于哈尔滨、包头、济南、南昌、广州等八个城市的物流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共计在全国19个城市物流基地投入使用,同时长春、福州、武汉、乌鲁木齐等17个城市物流基地在建,另外22个城市物流基地落实选址,完成土地签约;此外,南京、北京、广州小件商品自动分拣仓库投入使用,沈阳、上海、重庆等地的小件商品自动分拣仓库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成都、天津、武汉、杭州、西安等小件商品自动分拣仓库完成土地签约。
经营效益方面,报告期内由于外部环境不甚理想,公司采用了较为积极的价格政策以拉动销售,毛利率水平受到一定影响有所下降;为推进O2O模式的落地实践,提升客户体验,公司加大了线上线下业务的联动,广告促销投入相应增加。此外为有效推进互联网战略转型,优化人才结构,公司一方面加大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物流及金融等业务方面的专业人才引进,另外还加强自主培养,引进较多应届大学毕业生。2013年,公司专注于互联网转型布局,探索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在市场环境不佳时仍加大在品牌形象推广、人员储备、物流运
营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进行超前储备,短期内对公司运营效益带来影响,但有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客户体验,为公司实现互联网零售转型奠定基础。
综上,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4.3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7.19%,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比下降95.50%、86.32%。
三、与前次业绩预计的差异说明
本业绩快报披露的经营业绩与公司2013年10月31日披露的《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第三季度报告》中预计的2013年度业绩不存在重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