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2012业绩快报
(2013-01-18 21:04:55)
标签:
股票杂谈 |
分类: 民生银行 |
评论:民生银行机构数量达702个,2011年设立超过100家,扩张够快的。
民生银行(600016)周五盘后发布2012年度业绩快报称,公司2012年实现净利375.55亿元,同比增长34.51%。
2012年,民生银行实现营收1030.9亿元,同比增长25.16%;每股收益1.34元,每股净资产5.75元。
公司同时披露了2012年主要经营数据,截至2012年底,公司资产总额为3.21万亿元,比2011年底增长44%;负债总额为3.04万亿元,比2011年底增长45%;各项存款总额为1.93万亿元,比2011年底增长17%;各项贷款总额为1.38万亿元,比2011年底增长15%;不良贷款率为0.76%,比2011年底上升了0.13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底,公司(不含子公司)已在全国33个城市设立了33家分行,机构总数量为702个。
根据两市预披露时间表,公司拟定于2013年3月29日发布2012年年报。
下表转自处境如初的博客
附表民生银行各项指标情况
项目 |
2011年 |
12年1Q |
2Q |
3Q |
4Q |
全年 |
增长 |
总资产 |
22290.64 |
24172.30 |
25940.66 |
28095.7 |
32100 |
32100 |
44.01% |
净资产 |
1295.97 |
1388.66 |
1497.64 |
1543.75 |
1629.83 |
1629.83 |
25.76% |
贷款总额 |
12052.21 |
12477.35 |
13032.57 |
13459.09 |
13800 |
13800 |
14.50% |
存款总额 |
16447.38 |
16901.25 |
18109.63 |
18557.76 |
19300 |
19300 |
17.34% |
营业收入 |
823.68 |
250.35 |
264.21 |
262.07 |
254.27 |
1030.9 |
25.16% |
利润总额 |
371.75 |
122.99 |
134 |
131.63 |
117.98 |
506.6 |
36.27% |
净利润 |
279.2 |
91.72 |
98.81 |
97.57 |
87.45 |
375.55 |
34.51% |
股本 |
267.15 |
267.15 |
283.66 |
283.66 |
283.66 |
283.66 |
6.18% |
每股利润 |
1.045 |
0.343 |
0.348 |
0.344 |
0.308 |
1.324 |
26.68% |
不良贷款 |
75.39 |
83.85 |
89.76 |
96.62 |
105 |
105 |
39.28% |
每股净资产 |
4.85 |
5.20 |
5.28 |
5.44 |
5.76 |
5.75 |
18.44% |
不良率 |
0.63% |
0.67% |
0.69% |
0.72% |
0.76% |
0.76% |
|
很大程度上,各家分行做大做强产业链金融的动力,源自民生银行战略层面的一种倒逼机制。
在民生银行日前召开的2013年度公司业务经营会议上,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明确指出:在未来两三年内,分行公司业务转型的核心是坚持“四个退出”与“四个打造”,其中前者指的是要退出拼盘、退出散单、退出异地、退出淘汰与过剩产业,后者则是要打造区域核心产业链、打造专业化团队、打造合适的商业模式及打造综合产品组合。
董文标的逻辑在于,以往国内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的模式都是散单,每一笔贷款和存款都没有附加值,而民生银行要改变,首先要找准区域特色,围绕这个区域特色,做每笔业务都必须考虑附加值。“什么叫附加值,就是考虑上下游的产业链金融。”
“像白酒,发愁喝、高兴也喝,无论经济怎么变化,这个东西都有需求,我们逐步在做,分行同时建立一只团队做产业链,如果将来中国百分之六七十的白酒(金融)业务都在民生就不得了,我们就喜欢做这类关乎国计民生的弱经济周期行业。”董文标说。
按照国内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分行的角色就是利润中心,负责所辖区域内的全部业务。但依此前民生事业部改革的思路,分行则需要从以往的“来者不拒”,向以零售和特色公司银行业务为主的格局转身。
令某股份行高管深感触动的是,这样的变革可谓“见血封喉”:民生对于机构角色的重新定位,实质上是对资源、权力的重新摆布,及对分行传统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的一种颠覆。而在确定了小微战略之后,该行俨然面临能否落实的不确定性,如今,随着小微业务渐入佳境,对于民生的各个分行而言,此种游戏规则的改变已然不容回避。
正如民生银行行长助理林云山在此前的一次论坛所表示:“随着小微业务的发展,我们要求分行彻底实现业务转型,分行的公司业务如果不能对小微业务有拉动,不能作为重点业务拓展,传统的公司业务重点要转向产业链。”
“我们新的实施战略是‘聚焦小微、打通两翼’,其中之一就是产业链金融(另一个是传统零售),这是分行转型的关键所在。这些行业的选择首先由总行的战略和规划指导,分行则要对当地的产业进行深入挖掘,寻找出适合推进产业链金融的标的。”该行总行一位核心部门人士向记者表示。
这位人士并称,富有潜力的产业可能很多,但小微数量的多寡将是民生选择某一产业的重要考量因素。“因为如果没有小微,所谓的产业链金融始终是区域性的,而以分布广泛的经销商为代表的小微企业则可以令这种商业模式在全国范围产生影响,做产业链较长的行业除了风险能够对冲,也能把我们原本的小微业务嵌入进去,二者最终形成良性的互动。”
当然,对民生拟着力打造的产业链金融模式,特别是想真正盘活全产业链的构想而言,从可行到行,并不简单。熊津成即坦言,从市场的情况来看,白酒产业链中的中小(核心酒厂的一级经销商)相对好做;从核心企业入手,(同业)竞争就非常激烈;对于一些介入较晚的企业,则只能从小微入手,引入合作社等概念从外围向核心延伸,“民生的这个路还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