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首期发债45亿
(2012-12-11 22:23:15)
标签:
股票杂谈 |
分类: 苏宁云商 |
苏宁今晚公告,80亿发债获批后,拟2012年12月14日首期发债45亿,期限5年,固定利率,不计复利,询价利率在4.9-5.4%,比银行的同期贷款利率要低。(苏宁电器14日发行45亿元公司债 票面利率为5.20%)
苏宁定向增发2012年7月6日完成,按照证监会规定参与增发的张近东半年之内不得继续增持,到2013年1月6日,增持解禁期满,张近东会出手增持6元的苏宁吗?拭目以待!
看看亚马逊的融资情况,利率太低了。10月27日,亚马逊SEC公告显示,计划发行总规模30亿美元的债券,用于一般企业运营支出。其中2015年到期利率为0.65%,规模$750,000,000;2017年到期利率为1.20%,规模 $1,000,000,000;2022年到期利率为 2.50% ,规模$1,250,000,000。债券于2012年11月26日交易,摩根斯坦利、高盛担任主承销商。标准普尔对亚马逊债券评级为“AA-”,穆迪的评级为“Baa1”。此次发行债券是亚马逊自1998年5月以来首次发行债券。亚马逊在1998年时的债券评级为“垃圾”,当时公司发行的是贴现债券。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亚马逊希望借助低利率进一步建立自己的现金储备,尽管公司网站、Kindle平板电脑与网络相关服务仍能够持续为公司带来充足的现金流。
苏宁电器在各大银行的资信情况良好,与国内外主要商业银行一直保持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获得各银行较高的授信额度,间接债务融资能力较强。截止2012年6 月30 日,公司及子公司从中国银行、民生银行、渣打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人民币授信额度为159 亿元,已使用额度为103 亿元;获得港币授信额度为11.4亿元港币,已使用额度为11.4 亿元港币;获得美元授信额度为2,000 万美元,已使用额度为500 万美元。
(三)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分析
近三年一期公司的合并报表以及母公司报表中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收入,且主营业务毛利保持稳步增长。苏宁电器作为全国零售行业销售规模最大、管理能力最为成熟的龙头企业之一,盈利可持续性较强,并拥有一些自身独特的优势:
1、苏宁品牌已深入人心,品牌价值逐年上升
苏宁电器自2000
年推进全国电器连锁经营开始,经过12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家电零售连锁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苏宁家电的品牌效应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买家电、到苏宁”的群众印象。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2
年第九届《中国500 最具价值品牌》”榜单,苏宁电器品牌价值上升至815.68 亿元,连续6 年蝉联中国商业零售第一。
公司的持续稳健的发展和独特的品牌文化还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同,上市以来,公司始终保持着稳健的增长,净利润以及主营业务的不断攀升,由此也带来了股价的持续上涨,为投资者带来了稳定的投资回报,同时也确定了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2、深耕细作后台体系的优势支撑公司业务快速拓展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公司发展、后台先行”的理念,致力于公司物流体系和信息平台的建设,通过多年的努力及发展,已经逐步展现出后台体系全方位支撑业务发展的优势。在物流平台方面,苏宁电器通过建设大区物流基地、区域物流中心、城区内的分拣中心和配送队伍实现了主要城市的覆盖,同时通过物流中心与苏宁实体店的结合,对三四线城市也进行有效的服务,已经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截至2012
年6 月30 日,公司已有9 个基地交付使用, 9个物流项目按计划施工,签约储备物流基地项目28 家,另外在全国范围内共拥
有88 个区域配送中心,并在75 个城市设立B2C 仓库,将畅销的3C
类商品、生活电器及日化类商品存货到库,缩短顾客购物时效。随着公司物流体系的继续建设,公司的物流优势将日趋明显。
在信息平台的建设方面,苏宁电器的信息化建设始终超前于企业和行业的发展,着重于消费者需求、供应商合作和内部管理的系统开发,整体信息化水平在全球零售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公司目前和SAP、IBM
两家公司合作,一起建设了的国内零售行业的第一个大规模SAP-ERP
系统。该管理平台不仅能够很好的支撑公司的业务延伸,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另外,公司已经规划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等地建设6-8
个云计算数据中心,充分使用绿色环保技术,建成基于云计算的基础技术平台,充分支撑公司在内部管理、电子商务和运维支持方面的业务需求,继续保持公司在信息化方面的优势。
3、管理体制及人力培养为公司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连锁经营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之一在于公司管理,公司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大型连锁经营企业管理模式,并结合自身实际操作经验,建立起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公司2004
年上市后,根据资本市场的相关要求,还建立了相应信息披露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更进一步提高了公司规范化和运营效率。目前,公司管理的员工数量已经超过15
万人,门店超过1700 家,能保证如此大规模的公司运转正体现了公司高效的管理优势。
另外,公司一直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人才储备及培养方面,面向应届大学生的“1200
工程”成为公司自主培养中高层管理干部的重要来源,“店长工程”和“督导梯队”成为公司培养基层店面管理干部的摇篮,“销售突击队”和“蓝领工程”为公司源源不断输送专业的销售、安装、维修人员。同时通过外部引进,在渠道和形式上实现突破拓展,补充业务模式转型所需要的人才,固化春秋梯队招聘、启动猎头招聘、加大内部推荐等方式。这些都使公司有足够的人力资源迎接日后发展中的规模扩张和行业竞争。
4、公司规模优势明显
截至2012 年6 月30 日,公司门店数量达到1,728
家,门店总面积691.94万平方米,已完成30 个省级行政区域、264
个地级城市、香港地区和日本市场的覆盖,逐渐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家电连锁商业企业。
在区域布局来看,通过公司12
年的发展,已经在一二级城市的主要商圈和人口密集活动区布置了公司的连锁门店,基本覆盖了城市中绝大多数居民需求,并通过“苏宁电器”、“乐购仕”双品牌建设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同时公司正在实施向三四线城市拓展的战略,并直接针对三四线城市的最核心区域进行布点,抢占优势的地域资源,逐步实现公司覆盖全国的战略规划。
5、公司与供应商良好合作实现双赢局面
目前,公司的供应商已达到1
万多家,在与供应商长期合作的过程中,双方形成了很好的互利共赢的关系。目前公司与供应商的合作采用多种形式,对一些世界知名的大型供应商,公司会与其开展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公司和英特尔、海尔建立了跨领域产业链全方位合作,基本上形成了从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到市场销售整个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具体合作,目的在于实现三方资源的最有效整合、优势互补和市场竞争力最大化;对一些畅销货的供应商,公司可以获得地区经销权、以更好的条件或更低的价格购买商品的权利、商品短缺时的优先购买权,并实现商品的大量销售,实现供货商和公司的双赢;同时公司利用ERP
系统与供应商的系统进行B2B 的对接,使供应商可以更准确的把握市场,帮助供应商及时调整产品设计和结构,更好的服务消费者。
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中,苏宁电器和供应商的关系已经从品牌合作走向了全品类合作,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将有助于苏宁电器在供应商合作方面保持持续竞争优势,有效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号召力。
6、业务模式创新保证公司持续领先
公司一直具有业务模式创新的精神。从最初将家电连锁概念引入中国,到推出了线上平台“苏宁易购”,印证了公司对客户需求不断的探索。目前,线上平台发展迅速,并可以作为线下实体店的一种有效补充,满足现代人便捷、快速购物的需求,同时线下实体店又可以提供线上无法得到的服务体验,从而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
同时,考虑到公司强大的后台支持、良好的供应商关系、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公司业务模式创新的先发优势日渐突出。
(四)未来业务目标
按照公司发布的2011--2020
年新十年规划及近期业务的展望,苏宁电器将成为一个在连锁地域、经营规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具备全球化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其主要发展目标及措施如下:
1、扩大连锁经营规模
公司依据城市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家电市场容量等指标对全国的行政城市进行细分,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公司的连锁发展规划,计划将公司的连锁网络拓展至全国330
余个一二级市场(地级以上城市)、1770 余个人口10 万以上,且家电零售1
亿元以上的县级市场,以及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等富裕地区的发达乡镇市场约500 个。
其中一级市场重点推进旗舰店和乐购仕店双品牌建设,推进连锁业态创新;二、三级市场重点实施空白核心商圈的旗舰店开设,经营管理能力达标的地区管理公司顺势开发下辖四级市场。
同时,继续推进一级市场门店提升计划,通过闭店、扩租、减租、转租调整优化与店面改造升级相结合,加强坪效管理,提升门店的经营能力和效益。通过进一步落实连锁店标准化建设,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培训、考核、执行及检查监督力度,提升门店的精细化管理。
2、推进营销创新、产品创新、供应链创新
(1) 营销创新
在公司二十多年来已经形成的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商品管理能力、供应链合作能力的基础上,加快开放平台的建设,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全面开放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全行业的供应链整合应用水平。
(2)产品创新
公司将在现有传统及3C
产品的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系统集成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具体将会涵盖针对个人用户的个人消费电子解决方案,针对家庭用户的整体影音娱乐解决方案、整体智能厨房、智能生活解决方案、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针对中小企业的智能办公系统集成;针对政企集团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大屏幕拼接系统集成、安防物业系统集成;同时,拓展电信充值、保险业务、票务预订、在线图书、娱乐咨询等虚拟产品业务;在零售和B2C
渠道上还将不断丰富各类日用百货产品,形成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产
品云”。
产品创新不仅体现在品类拓展,更体现在优化产品的渠道、深化差异化产品营销方面。公司将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增加自主产品及定制包销产品比例,并通过挖掘消费者需求,进一步强化渠道商在消费者与生产商之间的桥梁作用。
(3)供应链创新
公司将主要围绕建立高效的消费者响应(ECR)和推进预测补货(CPFR)两个方面进行。采用顾客导向的零售模式(消费者价值模型),推进高效的品类管理,与供应商通过CPFR
制定共同的目标预测和计划,使双方在货源供应、库存周转、零售考核、费用结算等方面实行无障碍运作。建立信息的高效对接机制,上线自动订货系统,实现ECR
供应链管理模式,提高供应链效率。
3、强化后台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公司将着力于物流基地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不断优化仓储管理系统和配送管理系统,深化WMS/TMS
等系统的运用,提高仓储能力和配送效率,实现高速存取,快速送达。到2015 年,全国60 个物流基地将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到2020
年,公司将建成以60 个现代化物流基地为核心的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同时在全国建成10
个自动化仓库支撑小件商品的自动化物流。
未来整个售后服务体系也将继续围绕消费和经营市场的变化,加速构建省级城市、地级城市及县级城市(含县)的三级纵向售后服务网络,全面实现“有电器销售的地方就有苏宁服务网络”的目标。
公司还将着力建设知识管理型、技术咨询型的苏宁客服体系,在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资讯、预约及投诉处理服务的基础之上,建立综合功能性Call
Center,对送、装、维服务进行全流程监控,同时全面开放面对消费者的在线销售服务功能。
4、实现科技和智慧的转型
公司将打造高效高速的物流网络、贴心舒适的店面体验网络、便捷发达的多媒体交易网络、智慧共享的管理网络等“四网合一”的模式。具体实施上,公司将构建由物流平台、供应链平台、软件研发、流程外包服务、B2C
购物门户、金融服务门户、开放平台门户构成的事业群,以前后台的协同造就最佳的客户体验。
同时在未来3 年内,公司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等地建设6-8
个云计算数据中心,充分使用绿色环保技术,支持高密度的服务器部署、高性能大容量存储的投产,充分使用虚拟化技术,建成基于云计算的基础技术平台,为未来云服务的实现搭建环境。
5、苏宁易购五年领跑行业,十年转型网络生活平台
苏宁易购计划至2020
年,覆盖全国99%以上城市;云计算、云服务能力位居世界领先行列,转型网络生活平台,成为智慧苏宁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线涵盖家电、家居、百货、图书、音像、运动及户外、在线法律、教育咨询与服务等。
苏宁易购的发展战略分为三个阶段:2011 年—2013
年是高速增长期,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和社区化营销,引进第三方商户,组建各地易购分公司;2014—2016
年是行业领先期,销售规模、客户体验、云计算、社区营销等方面引领行业发展实现第一,苏宁易购分公司成为当地电商引领者;2017—2020
年是转型跨越期,转型网络生活平台,围绕日常生活,建成一个规模庞大而又细分的网络集群,成为智慧苏宁的重要载体。销售网络也将拓展至香港、日本、东南亚等地,技术创新、数据研究、仓储配送能力位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