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加银2012目标
(2012-02-28 09:27: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民生银行 |
评论:民生加银,去年亏损2000多万,今年目标扭亏为盈,盈利超过1000万,基金管理规模超过百亿。
“初入基金行业的一丝沉闷已渐渐失去,开心与快乐正向我们走来。”民生加银景气行业近几个月业绩表现突出,董事长万青元难掩兴奋之情。然而这只风头正劲的基金规模也已经滑落至10亿元左右。传统业务难以发力,民生加银管理层正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口,而公司在投资顾问和专户业务的创新,便是其中的典型。
传统公募业务“漏勺捞水”,偏倚投顾和专户
2011年8月万青元履任后,公司北迁,高管、投研人员陆续到位。2011年11月22日成立新基金,发行规模高达32亿元。民生加银多个方面发生的变化引人关注。
除了担任民生加银董事长职务外,万青元还是民生银行(6.57,0.04,0.61%)董事会办公室主任,而其办公室和民生加银其他员工并不在同一栋楼中。
这似乎表明着他并不想对公司管理层有过多干涉,他来到公司后首先便是规划公司治理结构,明晰与总经理的分工,“大的战略方针我来下任务,其他时候我都不去。公司治理结构不好的话,很难做成好公司。”
但万青元终归是带着目标而来,“去年亏损两千多万,今年目标是扭亏为盈,而且至少盈利1000万元。资产管理规模上希望能上100亿。”
然而想要达到目标,仅仅依靠传统公募业务并不容易。他将当前基金行业靠公募产品规模赚钱,比喻为漏勺捞水,“不断地在捞,不断地在漏,规模想做上去,心有余力不足。”
2011年,新基金发行规模不断创出新低,然而在民生银行支持下,2011年11月22日成立的民生加银景气行业募集资金规模高达32亿元,首发规模在去年下半年同时期发行的基金中名列前茅。然而,万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截至2012年2月上旬,这只风头正劲的基金规模已经滑落至10亿元左右。
正是因为传统业务难以发力,民生加银管理层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口。而对于投资顾问和专户业务的创新,便是其中典型。“现在多数基金公司的投顾业务是针对个人而言,而民生加银更多的是针对金融整合项目。”万青元表示。
除了投顾业务外,民生加银希望能在专户方面有所突破,而其对于拓展专户业务已经脱离一对多模式,主要发展“一对少”、一对一业务。
投顾业务与民生私行对接,一个个签项目
由于公募基金规模难以维持,不少基金公司把目光投向了投资顾问业务的发展,不过和其他基金公司不同的是,民生加银针对的是项目而非个人,这种投顾模式显得更为新颖。
万青元表示,已经有基金公司提出要发展投顾业务,内容主要包括给银行客户等方面设计一些优秀的银行理财产品。但是现在多数基金公司的投顾业务是针对个人而言,而民生加银更多的是针对金融整合项目。“因为这个投顾模式和民生银行的战略转型有关系,因此与大股东一拍即合。”
他进一步解释道,公司所谓的项目、金融整合,主要是从外面募集资金。比如,有个合适的项目,成立一个项目基金,准备投入100个亿,然而这100个亿怎么来投资、如何操作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民生加银这个时候开始介入,介入后直接签订项目协议,项目完成后,收取一定比率的顾问费。与信托公司跟银行合作模式不同的是,公司帮助设计产品并非一定要通过信托方式,而是可以根据项目具体需要来设计产品。
“我们有团队为需要金融整合的客户进行投资顾问服务,一单一单签协议,费用每单分别计算。”谈到民生加银的投顾新业务,万青元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民生加银出现这种转变并不偶然,万青元正在把民生银行创新观念、市场化竞争意识带到基金公司。他表示一定要想办法打破原有思维,“总经理俞岱曦来了之后,我就和他们讲不要老想过去如何,即使之前做得再出色也需要改变,否则整个基金行业便会陷入低迷阶段。”
万青元认为监管创新应该来自于被监管对象的不断创新,证监会的相关规定里没有明确禁止某些业务,即便没有表明能开展也可以去尝试。
民生加银当前进行投资顾问业务的骨干有4个人,其中一位来自苏格兰皇家银行,此前是做投行的,一位是之前民生银行公司部投行业务人士,另外还有来自北大民生银行博士后,做产品设计和业务整合。
“现在介入的已经有两单,他们已经在全国各地跑开了。”万青元略带自豪地告诉理财周报记者。除了投顾业务,刚获得专户资格的民生加银在其他基金公司忙于一对多业务时另辟蹊径,试图拓展“一对少”业务。
专户业务另辟蹊径发展“一对少”,2012目标30亿
2012年12月13日,证监会正式核准民生加银从事专户业务。进入2012年后,发展专户业务成为公司重点工作之一,万青元表示,“这块今年要做到30个亿”。
“专户不应该做一对多,就应该做‘一对少’。就是找8-10个客户成立一只基金,规模大概在5000万到1亿元。”万青元指出民生加银在拓展专户业务时新的角度。
此外他还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民生加银一对一业务也在同步进行中,“之前和史玉柱谈过一次,让他拿出一个亿来投资。现在和几个客户谈妥,其中深圳有一位房地产老板已经答应并签下协议。”
俞岱曦表示,由于大股东民生银行的客户资源优势,公司在发展专户业务时有天然的优势。但他同时认为,要想与民生银行各分行合作更加顺畅,应该合理调配双发利益。对于这方面问题,公司有很好的应对方法,“民生银行有32家分行,每家分行发起成立一只专户,对于分行来说也是有利的,因为在分行销售的专户就分别托管在当地分行,这对于分行来说是有积极性的。”2012年0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