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李斌:平台和联盟不会是B2C主流
(2011-09-29 09:31: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苏宁云商 |
评论:这是苏宁易购换帅后的第一次专访,“低调不一定没野心,低调不一定没实力!”,说的好!
近日淘宝商城开放平台,号称“整编”38家B2C企业集体入驻淘宝商城,腾迅即将在国庆后B2C平台上线,引起了电商行业的普遍关注,也引发各方评议。在淘宝商场联合部分B2C企业集体“下海”的同时,上线以来保持迅猛发展态势,并于今年上半年跃居中国B2C行业第一阵营的苏宁易购就显得“特立独行”了。
近日,于今年八月份上任,且始终保持低调的苏宁易购总经理李斌首次公开接受了媒体专访,他明确指出:“‘平台式B2C’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它依然属于‘集贸市场’式的平台模式,并不能代表未来B2C的发展方向。”
“集贸式”交易平台是B2C发展过渡模式
李斌一开始就抛出了电子商务市场较为成熟的美国来为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进行“把脉”,他介绍道,目前B2C销售额占据了全美网购市场的80%份额,而C2C只占20%,表明B2C才是网购市场真正的主流,而这也必将成为我国发展趋势。
李斌认为,淘宝商城从淘宝网独立出来,实际上就是认识到B2C才是中国未来电子商务的主流,但是此次“整编”38家B2C企业,并强调淘宝商城是平台式B2C,这实际上又把淘宝商城回归到淘宝网的运营模式,其所谓的“平台式B2C”路线,本质还是摊位的租赁,只是租客从个人变为了企业,仍然没有自己的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这可能是淘宝为了应对腾迅平台上线而乱了自己原来的正确规划。
业内人士也分析,淘宝自身拥有大量的流量访问及用户群,短期“平台式B2C”会有一定的发展,但长远看来,独立的中小垂直类B2C的加盟在共享淘宝用户群的同时,必将对淘宝用户群体进行分流,内部竞争无法避免,淘宝联盟也将因此失去竞争优势。此外平台上的B2C企业的供应链、采购规模和物流配送网络也是各行其是,无法做到有效整合,经营企业和平台企业的双重利润需求更是让其成本居高不下,“平台式B2C”将不会有长远未来。易观国际分析师就认为:“所谓的‘淘宝联盟’就是个基于流量分享的营销推广平台,是中小型B2C企业抱团取暖的捷径,也是淘宝开放B2C平台以面对竞争压力的手段。”
李斌用实体经营的经验总结道:“每一个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企业都明白B2C才是中国未来电子商务的主流,C2C以及目前的‘平台B2C’ 更多只是一种过渡业态,是市场竞争不成熟阶段的产物,正如实体渠道中电子集贸市场、租赁式的电脑城最终要让位于大型专业化家电连锁企业一样”。
苏宁易购的“哑铃”式战略
B2C的发展一直是国内关注的焦点,无论是老牌B2C当当网、卓越亚马逊,京东,还是由现代化、专业化的实体连锁企业形成的B2C新队伍,都在探索B2C的未来之路。可以预料的是国内未来的电子商务行业将会“血雨腥风”,面临激烈的优胜劣汰,究竟什么样的B2C模式才能在“枪林弹雨”中存活发展?
概括来看B2C的销售模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以用户售前体验为主的网站建设,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展示、咨询及便捷的支付,以安全、快捷为主导的售后物流建设。
“苏宁易购今明两年的重点还是在于加强网购两端的建设,包括前台的用户体验和后台的快速配送——即‘最后一公里’的建设,最后一公里是苏宁的传统强项,是可以通过投入迅速立竿见影的。”
李斌介绍道,他就任易购总经理之后最大的一个动作就是建立了近500人的用户体验优化中心,以网购的视角和消费者的反馈来最快地优化前台的购物体验和流程服务。同时苏宁线下实体物流网络让共享的苏宁易购拥有了一个远较其他B2C网站高得多的起点,在主干物流已经基本成型,并且还在通过苏宁全国60个大型物流基地和10个自动化仓储拣选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的前提下,李斌的重点工作就是在于迅速完善对消费者送货需求即时响应的区域“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网络,不过他并非白手起家,苏宁全国超过1500家门店和超过4000家的售后服务网点已经有效密集覆盖了绝大多数一二线市场的城市社区,他所要加快推进的就是将现有的这部分资源进行科学组合和整合,构建出快速上门送货的配送体系,这显然将构架出苏宁易购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李斌也非常了解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对于弱项他也并不避讳。李斌认为,苏宁易购的运营团队和苏宁早期快速发展实体连锁一样,还缺少对线上消费者习惯的了解及拓展品类的产品知识的了解,尤其是苏宁易购目前展示的产品SKU数几十倍于实体门店,且还在不断高速拓展的情况下,这一弱项很难短时间靠投入来解决。
李斌和他的团队、合作伙伴正在推行一种新的B2B2C的模式,不过这和所谓的平台完全是两码事。李斌介绍道,苏宁易购的B2B2C模式,主要是优化供应链环节,发挥供应链各环节的最大的优势,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是一种优势互补的模式,而不是简单的“托管经营”。
“苏宁易购强化两头的‘哑铃’式战略能实现快速做大规模的既定目标,不过未来中间这一块我们还是要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因为作为销售渠道,为消费者提供整体化的解决方案是大势所趋。”
攻略四季度:苏宁易购的战书
对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李斌观点和苏宁一直表达的诉求无异:无论任何模式的电子商务,其本质依然是电子化的商务,因此终究要回归零售业的本质——供应链管理、购物体验、物流仓储配送和售后服务保障,而这些都是苏宁易购“轻公司”背后的“重武器”优势。
“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B2C企业的风起云涌、风投资金的大肆涌入等等迹象,一方面意味着电子商务的春天已经到来,但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冬天也并不遥远。”李斌认为,市场容量的急剧放大、消费群体的需求多样化、风投资金的盈利需求等客观因素是把双刃剑,轻装上阵的电子商务从“动车”升级为“高铁”,软硬件实力的不配套立马放大了行业的隐患。
自称曾是“门外汉”的李斌现在谈起电子商务行业已然显得是头头是道。他坦言到,被公司任命为苏宁易购总经理,并面临未来十年要达到3000亿规模的目标时,心里还是有些压力的,上任近一个多月来,他没有如其他电商行业的高管一样频繁出镜,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和对苏宁易购的管理架构的优化上。
“我不是唯心主义者,但现在我对苏宁易购的行业领跑和实现公司的目标非常自信。”李斌细数道,目前苏宁易购在传统家电的网购市场上具有无人能比的优势,3C消费电子产品的增长速度也很快,随着小件配送体系的完善,预计明年就可以跃居第一的位置。在这两块苏宁传统业务做大做强的同时,苏宁易购还在百货、图书等众多领域不断拓展蚕食,今年整个网站的SKU数就将达到百万级。
“目前苏宁易购每月增长的流量和用户注册数环比都在环比10%以上,虽然我不提倡价格战,更注重价值战,但我们完全不惧怕价格战,目前电子商务最能吸引人的价格战我们还没开打呢!”李斌自信满满地说,上千亿的采购优势、后台共享物流、信息化平台带来的成本集约优势,让苏宁易购拥有打价格战足够的底气。
“和很多电子商务网站赔本赚吆喝相比,苏宁易购目前是处于盈利状态的,在市场竞争和易购快速发展的需求下,我们也可以完全可以放弃这一块的利润,一方面投入到前台客户体验改善和后台物流建设上,另一方面大头完全可以全部反馈给消费者。”
十一黄金周显然就是李斌说的市场竞争和自身发展的开始节点,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据了解,针对此次黄金周,苏宁易购仅在3C产品的备货上就达到了20亿的库存,让价幅度也将创年内电商行业新高。为了彰示低价一步到位的决心,苏宁易购还在网购价格波动性很大的特性下,破天荒推出了国庆“保价”承诺,在国庆期间(2011年9月21日—2011年10月7日),凡是在苏宁易购购买的商品,如果再度发生调价,消费者可在签收商品后15天内申请价格保护。
当然苏宁易购还祭出了它的服务杀手锏,在其他依托第三方物流的电商企业普遍面临放假无法承诺送货的前提下,依托遍及330座城市的“安心购”服务计划,苏宁易购向消费者承诺并实施快速响应服务,确保用户在十一期间也能及时收到下单的商品。
“这么大力度,苏宁易购这个黄金周目标是做网购老大?”面对记者的提问,李斌笑答,“这只是苏宁易购第四季度全面发力的一个开始,主要目的还是展现苏宁易购的能力,考验一下整个运营服务团队,至于最终的销售目标,我相信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低调不一定没野心,低调不一定没实力!”这是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的一句名言,李斌的低调同样让记者有这样的感受,不过相对于电子商务市场而言,李斌的这些话无疑就是一封战书,宣示着十一黄金周网购市场“腥风血雨”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