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安发力小微业务 破解成本瓶颈成难题

(2011-06-29 14:08:41)
标签:

杂谈

分类: 中国平安

评论:民生的郭世邦最近跑到了平安,对我来说,属于人才内部流动。

平安发力小微业务

“连续四天,从早上到晚上面试应聘人员,同志们累得快不行了,但招贤纳士、求才若渴,激励着我们坚持了过来。”6月中旬,郭世邦在自己的微博上如此感叹。(体制、机制就是不一样,真拼命啊)

作为中国银行界中小企业金融的风云人物,他的新身份是深发展小微金融业务部总监。此前,他担任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强势主导了“商贷通”模式创新改革。

今年初,深发展零售营销管理部把零售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了小微金融业务部。小微金融部的客户定位在个体工商户以及资产总额1000万元以下或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授信额度主打100-300万元。考虑到部分小微企业的成长性,以及对客户的梯队管理,允许部分贷款超过500万元,但占比不超过15%。

深发展内部人士透露,小微业务未来将成为大平安银行发展的新引擎,其经营涵盖零售经营贷和中小企业业务。他们希望小微业务成为中端市场公司业务和零售之间的桥梁,小企业可以给零售带来理财客户,并随着自身成长而成为该行中端市场公司客户。

银行界分析人士称,由郭世邦主导的深发展小微业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复制民生银行的“商贷通”模式。但两行的文化不同,业务基础不同,客户来源不同,平安数千万的保险客户能否融入深发展小微业务还有待检验。

今年以来深发展大力发展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今年一季度发放量占个贷总体发放量的比例从2010 年的26%增长到43%。中小企业业务上,截至2010年末,共有11 家分行成立了区域中小企业金融事业部,中小企业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1422 亿元,占公司贷款比重达到58.64%,中小企业境内授信客户数达到13335 户,比上年末增长21.95%。

集团销售降低成本

小微金融如何破解成本瓶颈,是摆在深发展和平安管理层案头的一道难题。

深发展内部人士表示,他们的办法是:“倚赖分行和集团销售资源,强调批量营销获取好的客户,建立信息流并降低业务获取成本。”此外,利用信息技术驱动高效的业务管理流程,进行后台大集中,降低成本。

目前深发展正在进行流程银行改造,把支行的人员和部分工作集中到分行,为所有支行配备视频和扫描设备,今后就不需要再把书面材料带到分行,还要重新设计核心流程,减少处理时长。今后,深发展的信贷审批将进行区域化管理。考核上,则从今年起加强风险人员对市场占有率增长的KPI指标权重。

前述人士透露,与民生等同业不同,深发展将着眼于“差异化发展”,尽可能利用平安集团的销售渠道,并运用科技手段找到与客户互动的模式。该行还会通过成立村镇银行来进一步发展小微业务并扩大网点规模。

深发展发力小微金融与其自身优势和能力较为吻合。平安集团目前在全国拥有6000多万零售客户,每年预计可新增500多万零售客户,拥有50多万销售大军。当零售从产品的生产转到服务的销售时,平安将有更多优势。深发展通过贸易融资与供应链各环节的中小企业关系密切,这都将可帮助深发展快速拓展小微客户群。

2011年06月29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卢先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