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董文标的发言还是很讲政治的,也很坦诚,民生银行的发展前景不用担心。
刘永好是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所以一直以来我们也很关注,刚看了其新出版的传记(藏锋),一些很有意思的细节令人玩味。在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并不尽如人意,会有很多无法预料的苦难和挫折,所以能生存下来并做大做强的一定是生命力和竞争力极其顽强的企业,例如民生、苏宁、平安、华为、联想、沙钢等。书中披露,2009年民生H股上市成功后,刘永好主动和卢志强、张宏伟进行了坦诚的、面对面的沟通,尽释前嫌,并有惺惺相惜之感,民间的一些臆测纯属无稽之谈。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6日讯(记者李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3月5日做客中国经济网人民大会堂演播间,就银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董文标表示,银行业促进十二五发展转型、社会经济模式转换,应该从资金方面发挥很好的支持作用、引导作用。但是,银行业要支持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前提是自身必须转型。
银行业如何自身转型,董文标认为,商业银行要走出“累贷款、累存款和累资本”这样的商业模式,通过自身转型来引导整个十二五中提出的社会转型。从民生银行来讲,2006年就开始进行转型。民生银行推行事业部与分行转型。事业部主要支持一大批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成品牌,支持这些企业将来成为世界五百强,亚洲五百强的俱乐部成员。民生银行作为企业的主办行来体现自身公司价值。
另一方面是分行转型,分行主要做小商户贷款,就是小微企业贷款。小微企业群体非常庞大,有关的资料统计大体上在3400万户。这些企业60%到70%主要是流通领域,流通领域关系国计民生,这个群体对于社会稳定、经济转型、市场繁荣、增加就业、扩大税源意义非常之大。
在过去的两年里,民生银行针对12万户小商户贷款发生额三千亿,余额一千七百亿,不良利率只有千份之一。其中这些商户接近67%是物流行业,33%属于小生产企业,就是产业链中间的加工企业。
所以,董文标认为,银行转型能引导整个社会经济转型。民生银行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拿出五千到六千亿贷款,来支持小商户发展。这个客户数大体上就是50万户,户均一百万。如果银行都通过这种方式,通过改变原来的同质化,实现自身的转型,引导社会发展的转型、经济转型意义非常之大。
银行业除了加快自身转型外,还需要积极配合国家的房地产调控及差别准备金率调控。在房地产调控方面,董文标认为银行更应该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将房地产“做实泡沫”,促进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的健康、稳步的发展。在差别准备金率调控方面,董文标相信央行会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银行的发展问题,会结合各家银行的不同实际,制定一个最佳的方案,让各家银行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以下为访谈实录全文:
中国经济网: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经济网人民大会堂演播室,现在走进我们演播室的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先生,欢迎您。
董文标:好,谢谢。
中国经济网:董总啊,我们了解到,前段时间呢,咱们民生银行做了一次再融资,在社会上遭到一些非议,不知道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董文标:这个的话,我想是民生银行作为中国一家比较大的民营上市公司,我们奉行的这种基本原则就是要公开、公正、透明,所以融资方案提出来以后,肯定要有一个人提出这些东西嘛,提出来以后的话,他这个方案究竟能不能得到社会认可,得到投资人认可,我觉得关键是对投资人是什么样的态度,这个非常重要的。所以的话,这个方案当时的话,就是说我们想的基本一个指导思想,就是采取一个最简便的方式,在整个经济,尤其是银行,这种状况整体上来说,比较困难的时期的话呢,这个资金比较困难的时期,让他们承担这个责任。所以说就选搞定向增发。
但这个方案出台以后的话,后来的话,就是投资人,尤其是这个机构投资人,包括和这些中小股东提出很多异议。所以刚才讲,我们这样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说这个事情是公开、公正、透明的,如果说你提出的方案更好,我可以修改这个方案的,这是没有任何异议的。所以说的话,后来的话我们给广大中小股东进行充分沟通,专门在网上,中证网上做了一次录演,然后让大家提出一个好的建议。所以说最后的话,大家提出来就是说在A股市场上我们的话搞可转债,然后在这个H股市场搞这个增发,这样一种方案。
所以我觉得就是说,这种方案只要对公司有好处,对广大投资者有好处,对这个民生银行他发展有好处,我们就会选择这种最佳的方案。所以说,我想的话,可能大家原来对我们误会,是觉得有一个叫做利益输送,其实这个当时根本没想这件事情,这个利益输送。因为在这个宏观形势比较紧,资金比较紧的情况下,这些大股东也不愿意拿出这么多钱,然后锁定这么多年,影响他的正常的资金流量,他的流动性,他们也不愿意承担这些责任的,是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所以,但是市场就误会就是说,你这有没有利益输送,我可以告诉我们广大的这些中小股东,这些投资人,我讲的话呢,这个是没有这种考虑的,原来就想这是最快捷的一种方式,并且要在让大股东承担这份责任,主要是基于这种考虑。所以说的话,我讲了,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呢,我们什么样一个态度,这是最重要的。所以说,后来修正这个方案以后,在这个无论是大股东,包括中小股东,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案还是比较好的,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中国经济网:听了您这样说,我觉得咱们这些投资者也应该更放心一些了。前段时间还有一个消息就是说,现在咱们央行实行了这个差异化准备金率,咱们民生银行有可能也是在这其中有些差异,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董文标:我想的话,现在中央的话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作为商业银行,作为商业机构,必须要按照中央的这种宏观,尊重这种宏观调控,这种客观的这种要求,这是义不容辞的。所以我觉得,现在推行这个差异化的这方面的这种控制,这种管理,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些商业银行来说的话,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的。你比如说举个例子,像我整个这个规模,今年的规模应该是跟去年没有太大差别的,中央银行也会充分考虑到他不同层次这些银行的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说我觉得,这种调控,人民银行也会结合各家银行的不同实际,制定一个最佳的方案,来让这家银行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中国经济网:好,现在国内就是很多大的城市,房价比较高,各地最近出台了一些调控的政策,那咱们商业银行受这种调控政策的影响大不大呢?您能不能给我们说说?
董文标:这个你说没有影响,这个很不现实,肯定会有影响的,你比如这一块这个贷款,从开发贷到按揭,现在的话这种,我估计,不是民生银行,所有银行都会大幅度下滑。因为这种下滑,我想,首先是配合中央银行的这种宏观调控政策—这是第一。第二,银行自身他风险的考虑,风险考虑。因为就目前这种状况下,整个交易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下,你说你再去囤积土地,你说你再去大片大片的去搞这种住宅建设,高档住宅建设,那这个不要说发展上,就说作为我们银行来说,我们对这些事情也会做一个很好的评判。应该不应该去支持,风险有多大,另外这个政策什么时间,最后的结果什么样,现在大家都在观望这个事情。所以说我想,肯定是会影响,当然将来就是说,这中间是肯定有泡沫这个房地产,我是这样评价,有泡沫,但是泡沫多大,是不是?然后中央政府这些政策,能让这个泡沫降到什么样的程度,这非常至关重要,是不是。
也不能烂,要烂了以后,那就是说这个产业,不单单是一个产业,它是个产业链,它比如对水泥,对钢材,是不是?包括对整个就业很多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说,这个泡沫,要把这个泡沫降下来,降到什么程度,这就是我们宏观调控的艺术。在这些方面,银行都要跟中央政府做好配合,然后,实现这个调控这样的目标,不能让这个泡沫的话爆裂,爆裂以后那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因为一家银行,是不是?像我们这个房地产贷款的比例比较低,大体上没有超过10%,但是大部分平均水平在15左右,如果说这个泡沫绷裂以后,那对这个银行会带来非常大的灾难。
中国经济网:对这个当前的通胀的这种形势,有没有什么样的判断?跟我们说一说。
董文标:因为通货膨胀这个事情,我是这样看待,就是说像中国他已经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那么就是说这个链条已经建立起来了,这一次通货膨胀,我认为它占的比重更大的应该是输入型的。所以说的话,这个通货膨胀这件事情的话,应该是看国际形势究竟有什么样的一个变化,这个对我们可能有直接影响。但是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说中国政府,包括我们所左右的。比如说油价,油价的话现在大幅度的上升,中国现在石油进口,50%多都靠进口,并且依赖性非常强,这个石油的话呢,它本身也是个产业链,不单单就是汽车烧这个汽油,它就也是一个产业链,化工,是不是?围绕化工,包括方方面面,服装,很多方面这种行业都跟石油有直接关系。所以这样的话,它就会带来很大的这样一些影响,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
你比如说像在中国市场上,你说这个农产品,农副产品,很多事情你是可以控制的,这个中央,我相信中央政府也有能力把这一块控制住,但是输入型的这一块,要想控制住,难度非常大,因为我讲的前提是,已经加入了世界大循环,你已经进入了这个链条,国际形势动荡,究竟将来是什么样的底数,这个对中国的通货膨胀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说,你说现在判断中国这个通货膨胀,下一步是什么样一个状况,这个就非常难判断了,这要看国际形势,也要看我们调控的艺术。
中国经济网:外入型可能是这次通胀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是吧?另外呢,就是说在十二五期间,肯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咱们银行业在这方面能做些什么工作呢?
董文标:我觉得这个银行业对十二五发展转型,社会经济模式转换,在这方面的话,应该还要发挥一个很好的这个支持作用,引导作用,因为资金引导它转变嘛。那么就说是要支持社会转型,前提是首先自身必须转型。如果说自身不转型,你去引导,你去支持这个十二五中提出来了这个发展转型,经济发展转型,这个就很困难。那么的话,要解决这种转型,这是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必须要选择的一条路子,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子。所以,怎么转?我觉得就是要想办法从这个累贷款,现在中国这个银行业就是累贷款,为什么要累贷款?就是要盈利,要持这个利差。累贷款的前提是必须要累存款,你贷款你必须要有存款,没存款怎么去贷款,这必须要累存款。现在监管部门提出来这个资本这个问题,这个提出以后的话,资本约束这个问题,那么这样的话又累资本。
这样的话呢,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链,这种商业模式,就是要累贷款,要累存款,然后累贷款,累存款以后,有个资本要求,又必须要累资本,这种恶性循环。而这种商业模式的话,它问题非常大。所以说的话,如何从这个怪圈里走出来,如何的话就通过自身转型来引导整个这个十二五中提出的社会转型,这个非常关键,非常重要。
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民生银行,你像我从2006年就开始进行转型,转型的话,我们推行一个是事业部,一个是分行转型,事业部的话主要是来支持一大批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成品牌,支持这些企业的话将来成为世界五百强,亚洲五百强的俱乐部成员。民生银行作为他们的主办方来体现自身公司价值,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分行,就主要做小商户贷款,就是我讲的小微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这个群体它是非常庞大的,有关的资料统计大体上在3400万户。而这些企业的话,60%到70%主要是流通领域,流通领域就是国计民生,它这个群体对于社会稳定,对于增加就业,市场繁荣,扩大税源,意义非常之大。
所以我觉得,并且我刚才讲过它是国计民生,它实际上就是第三产业。所以说,支持这些小商户发展,支持这些小微企业发展,这个对社会转型意义非常之大。你比如说现在中国,就是说我们的话,大体上像第三产业,就是这个服务行业,他占的比例比印度低接近十个点,印度57%,我们48%,是不是?另外跟韩国,韩国有60%多,中国只有48%,所以说的话,支持这些小企业,克服银行原来就是累大户,傍大款,这样的都去同质化,这样一种经营模式,我觉得这个意义非常之大。
所以说的话,我们现在经过今年这个调整,现在的话已经在改变同质化,来就是这个,你比如说大概一年多时间吧,我们两年,不到两年,我们做了12万户小商户,整个贷款的话发生额三千亿,余额一千七百亿,不良利率非常奇怪,只有千份之一。其中这些商户中65%,接近70%,应该是67%是这个物流行业,然后33%的话它属于这个小生产,就是产业链,产业链中间的这些小的这种商户,他加工企业。你比如像给汽车公司做这个螺丝帽呀,做这个倒车镜呀,做这些什么保险杠呀,这些小企业。
所以说,这样的话我觉得,银行这种转型,那么就是说,就能引导整个社会经济转型,当然我们也要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民生银行的话,我们准备拿出五千到六千亿贷款,来支持小商户发展。这个客户数大体上就是50万户,户均的话一百万。这个的话呢,我想这个将来,如果银行都通过这种方式,通过改变原来这种同质化,来就自身的转型,来引导这个社会发展的转型,经济转型,我觉得这意义非常之大。
中国经济网:好,那谢谢董委员接受我们的采访,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谢谢大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