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盲品的误区

(2012-08-04 17:09:25)
标签:

盲品

葡萄酒

文化

生活

杂谈

分类: 品酒笔记

进入葡萄酒的世界后,盲品这个词的出现频率非常高。常有3,5好友吆喝着组织盲品会。我曾参加过主体盲品会,如都是bordeaux 1982,1994,1996年份,或者是意大利酒、西班牙酒、burgundy酒盲品会等,有的是知道了事先的所有酒后蒙瓶试酒,我们叫他半盲,还有在完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的判断,叫全盲。

http://s4/middle/6de450dbgfc042ae5b733&690

至于为什么盲品如此流行,原因复杂。有的喜欢挑战争强好胜,有的从盲品中学习,有的从盲品中找出自己的口味。

记得最近的一次非正式的盲品,有位朋友浅尝后立即做出判断,然后试图让其他人也立即给出结果。最慢的似乎是我,这位朋友似乎很不耐烦得问:小风,听说你常常盲品,水平还不错,快点说出答案好吗?

我还是以自己的节奏说这:我觉得这不是Meursault,因为没有那份重量和油感,应该也不会是Puligny Montrachet,因为缺少了那种特有的矿物质,不过重量感介于Puligny和meursault之间,比较象chassagne。

“你到底觉得是什么吗?别卖关子了”不耐烦地哥们继续着,似乎我在装B故意慢吞吞。

“至于年份,从酸度的平庸,应该该年份较热”。。。盲品还在继续。

我的盲品,不会因为答案和结果的接近而欣喜若狂,我享受的是盲品中的推导过程,认真地分析酒的状态,年份,产区,酒庄,酿酒师,还有酒的存储来源,侍酒的情况等,在讨论交流中学习并找出自己喜欢的酒。

记得一位前辈说过:能100%猜中酒标的人,很多时候靠的是运气。但有经验的爱酒人士,还是能凭功力辩别出酒的品种,产区,年份,甚至于酒名,酒庄。

http://s12/middle/6de450dbgc66d14faa2d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