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平北红色第一村

平北红色第一村位于北京延庆区大庄科沙塘沟村,这里是北平较早开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当时农村党支部在沙塘沟诞生。现在,这里建立了纪念馆,是学习革命精神的文化教育基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前夕,街道党委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参观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平北人民跟随中国共产党八路军举起抗日大旗,依托崇山峻岭将斗争坚持到底。1938年6月,八路军挺进冀东,留下政治部主任伍晋南率领第36大队继续开展活动。1939年春,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再次开展游击活动。在人们群众中播下革命火种。八路军活动的地区主要在后七村,即现在的延庆大庄科乡。后七村只有20多户人家,但男女老少齐动员,沙塘沟村就有13个青壮年参加了游击队当了八路军。1938年6位党员组成党支部,成为平北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个战斗堡垒。日军将沙塘沟看成八路军的“老巢”,1940年10月大“扫荡”,全村房屋仅剩六间半其余均被烧毁。




1940年初八路军第三次挺进平北。5月白乙化率八路军10团在沙塘沟被伪满军3000余人包围,沙塘沟村党支部组织乡亲们冒着枪林弹雨抬担架救伤员,八路军和老百姓团结一心,终于打了第一个胜仗。敌人开展了78天的大“扫荡”,八路军经过37次激战取得反“扫荡”胜利。平北抗日根据地日益发展壮大,日伪强行驱赶山地百姓迁家并村。1942年党组织提出“誓死不离山”,给了老百姓很大鼓舞。他们做好隐蔽工作、护秋工作,征收并藏好10余万斤公粮和3万斤战备粮。在敌人的“无人区”内组织村救国会、妇救会、儿童团,并组织村自卫军,开展公开的武装抗日斗争。地雷战是对付“扫荡”之敌最有效的战法之一。1943年春敌人奔袭炸弹厂。部队布下地雷阵,打得敌人丢下10余具尸体缩回去了。
看着展览中一张张照片和一件件实物,我们被先辈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所感动。决心传承红色基因,永葆革命青春,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新征程中贡献余热,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