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中国法院博物馆


从二楼的第一展厅“中国审判历史”开始,回顾中国司法文明的发展历史。从尧舜禹时代开始,有出土的汉朝竹简《奏献书》(地方官员审案后的报告)、有清朝末年法庭的合成照片、有《大清会典》书籍以及清末著名法学家沈家本照片(审判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我找到了民国时期颁发的国民身份证,有持证者名字、生日、籍贯、编号,有趣的是记录了妻子、儿女,俨然户口本。还有李大钊案,照片是李大钊的亲笔陈词。内容比较简略,可以租略了解中国各个时期司法发展情况。






第二展厅是《人民审判历程展》,从苏区法制建设开始,到延安时期、新中国成立直至现在,展示人民法院建设和审判工作成就。我注意到黄克功案,有判决书和布告的照片。设立了高法办公场所,展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牌匾。这段历史中战犯改造为人熟知,有杜聿明的特赦通知书和给溥仪发放特赦通知书的照片。有一个展柜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法院特别法庭第一审判庭”的牌匾,使用了一张江青接受审判的照片,真的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第三展厅在一楼,《全面依法治国 走向伟大复兴》主题展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人民审判工作。这里有优秀人民法官的照片墙,有内蒙古自治区“呼格吉勒再审无罪案卷宗”、有“聂树斌再审无罪案判决书”。在推动法制发展的过程中,人民法院为人民。



专题展厅《正义的审判------审判日本战犯》展出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其中中国法官梅汝懿站在全体法官中间,身材瘦小却高昂头颅正气凛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
还有一个《审判服饰专题展》。有国际法庭法官的法袍、港澳台法官的法袍和中国法官各个时期的着装,可以看出我们与国际接轨又不失中国特色的历程。



在旁边中国法院博物馆主题邮局购得开业纪念首日封,加盖三枚纪念章。参观法院博物馆不失为进行普法教育的好方法。法制国家、法制社会是民主进步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