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留得慧眼在,枯草变黄金(2012年6月上)

标签:
杂谈 |
分类: 见刊文字·杂志 |
http://pic.zcom.com/mag/scover/category/17399.jpg收到《职业》样刊!推荐请附作者通联!
职业
2012年第16期
编辑出版:职业杂志编辑部
主办: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周期:旬刊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ISSN:1009-9573
-
动态
-
普法·实践·和谐——“律·动中国”2012年全国法律巡讲活动正式启动
-
保护合法权益,实现和谐双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副司长余明勤
余明勤 -
人物聚焦
-
爱立信大厦小游
木子 小强 高高 -
锐词
-
天下职场
强音 -
价格战背后的得与失
张振旭 -
一味追求升职是个死胡同
古保祥 -
不要被嫉妒迷住双眼
纳兰策 -
生气不如争气
吴宝丽 -
没有干不好的工作
柳枢 -
一个寓言两种结局
查一路 -
最安全的距离
尹成荣 -
不要歧视你手里的那份工作
吴小毛 -
将工作“干坏”是下策
赵文静 -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稻盛和夫 曹岫云 -
不要参与大象的舞蹈
甄皓 -
过程大于结果
大前研一 刘锦秀 谢育容 -
这一刻,我对你很重要
陈全忠 -
幽默是最好的名片
翟杰 -
人在职场
史顺利 -
珍爱人生中的每一种滋味
张旭 -
最弱的人胜出
龚细鹰 -
管理中的7和50
高乃明 -
把红利分给公司不持股的员工
高乃明 -
沙漏与企业形象
段奇清 -
向下属悔过
郝金红 -
饼干电梯创造的奇迹
张军霞 -
“评优”中的误区——一项基于组织考核制度的个案研究
宋臻 -
民企面试最关键的600字
张从忠 -
从《甄嬛传》感受职场腥风血雨
李忠祥 -
迎战500强名企——一位北大女生的超长面经
Ashley -
告别不合理信念——深度解析职场焦虑的情绪调节
杨智辉 刘俊娉 -
莫让试用期变成“榨汁期”
张鹏莎 -
“圣诞树”上的大生意
高乃明 -
给ATM机“洗澡”智赢千万
李蕊娟 -
极具市场前景的六大创业项目
郞雅 -
留得慧眼在,枯草变黄金
佟才录 -
何峰:“经营梦想”,开创“圆梦”新事业
阿丽 -
“装饰”出来的成功
童小娟 -
让大象给汽车洗澡
唐宝民 -
在海底开餐厅
方益松 -
你是工作的主人,还是工作的奴隶?
高乃明 -
农业行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作用
何兵存 -
谈我国外贸高增长背景下出口跟单员的职业要求
邢艳 -
人才资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肖晋 -
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杨文耀 -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国防生素质
朱迎波 -
举文化旗 育高尚人——浙江省中职学校将文化建设纳入德育范畴
高灵芝 舒玲玲 -
浙江科技工程学校·嘉兴市高级技工学校 学生社团助力开辟育人新阵地
温小宁 -
基于雇主品牌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
高涛 -
基于SWOT分析的A学院发展战略
王韬 -
如何打造一支高效团队
尤国杰 尤国民 -
改进物流成本管理 提高企业竞争力
唐相连 -
二级管理模式下加强系(部)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徐莉霞 -
如何加强对煤炭企业人才的管理
杜宇杰 -
试论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方法
汤明兰 -
有效的企业内部沟通=更高的企业财务绩效——韬睿惠悦发布2011-20
高乃明 -
全国第二届秘书职业技能竞赛将于7月初在上海举行
-
春风化雨三十载 满园桃李竞芳菲——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3
舒玲玲 温小宁 -
接轨国际唱高曲 提携新秀展生机——第八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凤凰·创意国
舒玲玲 温小宁 -
新形势下的绩效管理难点突破与方法创新——2012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春季
强音 -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为湖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周攀 傅岳平 -
结束“小秘”时代,迎接“谋士”时代
强音 -
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周晓楠 张敬 杨立红 董晓芳 -
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回娅冬 胡伟 常海霞 -
加强职业指导 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孔瑾 -
做好新形势下学生就业和职业指导
陶勇 -
当今职业院校中职毕业生就业不稳定的原因与应对策略
刘佳 -
关于构建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体系的思考
李炜 -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郭长青 -
中等职业教育应与社会需要高度统一
裘晓林 李惠 -
如何缓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压力
蔡金君 蔡素君 -
中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张庆国 -
职业胜任力——高职大学生就业的试金石
韩雪 -
为培训内容“加餐”提高安全培训针对性
解志存 -
对旅行社“人才培养”的思考
林燕琴 -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中国化
张广新 -
现代企业培训发展的趋势
袁翠翠 苏晨 -
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董俊华 -
准确把握逐级晋升学员特点 提升任职培训管理教育水平
李进军 余国平 朱迎波 -
订单式培训&品牌培训
荣银合 -
关于数控专业“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何敏 张燕芳 -
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陈凯 -
在阳光发展中自信成长——绍兴中专“宝贝计划”结硕果
高灵芝 舒玲玲
留得慧眼在,枯草变黄金
广西气候湿热,一到夏天,街上便摆满了卖凉粉和凉茶的小摊点,又好吃,又消暑去热。一天,一个乡下的年轻人在城里街边的一个小店上吃凉粉。那天店里只有他一个顾客,于是他一边吃着凉粉,一边和店主闲聊起来。在与店主聊天中,他了解到,原来凉粉是由一种名叫“仙草”的枯草熬制加工而成。因此,凉粉也叫“仙草冻”。仙草冻口感顺滑、凉爽,吃起来好吃,可做起来特别费工夫,且不易保存。听到这里,年轻人脑中突然灵光一闪。虽然他第一次听说凉粉是由“仙草”熬制加工而成的,但对“仙草”他非常熟悉。在他所在的乡村,漫山遍野都长有这种草,当地人都管它叫枯草,是种连牛马都不吃的草。他当时突发奇想,何不把家乡的仙草加工成仙草粉,这样想什么时候制作仙草冻就什么时候做,吃的时候放水一煮就OK了。
他从县城回到家里,就一头扎进屋内,闷头做起试验来。三个月后,他终于研制出了仙草粉和仙草冻的制作工艺。而后,他东拼西凑借了5万元办起了加工厂,以稻谷两倍的价格收购在当地人眼里一文不值的仙草,开始批量生产制作仙草粉。
仙草粉生产出来后,他便满怀信心地到附近市县的凉品店推销。在他看来,仙草粉加入适量的水烧开后就能做成仙草冻,前后只需二十多分钟,比传统的煮草方法节省了两个多小时,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应该能很快占领市场。
可现实却浇了他一头冷水.根本没有人愿买他的仙草粉,因为人家不信任他。仓库里积压了大量的仙草粉。市场冷淡的反应和他的预期之间产生了巨大差异。仙草粉卖了半年多,才卖出200多斤,总值1000多元钱,最后工厂连仙草原料都买不起了。更要命的是,他投资办厂的5万元钱都是借款,利息很高。为坚持生产,那段时间,他四处借钱,债台高筑。
上帝总是青睐努力的人,在苦苦坚持了一年之后,他终于迎来了事业的转机。一天,他在考察市场时从一个龟苓膏的包装盒上发现了一个契机。那家企业生产的龟苓膏用仙草粉做原料。很快,他在梧州找到了那家龟苓膏生产企业,并顺利签订了购销协议。这家龟苓膏企业直接拉动了仙草粉的市场价格,每吨从七八千元一直涨到最高时的1.5万元。一夜之间,他的厂子柳暗花明,走出低谷。工厂销售额当年就突破了100万元。
2006年夏天,他带家人去台湾度假旅游。在台湾的一家茶楼里,他喝到了一杯天价茶水。他好奇地问茶楼里的员工,这是什么茶,为什么这么贵?茶楼里的员工告诉他,这是仙草茶,并拿出一袋只有几克的仙草茶告诉他值十几元,这让他震惊不已。他在心里盘算,照这样计算,一吨仙草粉在台湾就可以卖到五六十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10万元。于是,他马上放弃了度假旅游,找到了这家茶楼的老板沈志丞,和他洽谈协商合作开发仙草茶。时不待我。
从台湾回来后,他便投资上千万元引进了设备,开始生产仙草茶。如今,他的工厂产品更加多元化,仙草粉年加工能力突破一万吨,已经占到国内仙草市场份额的50%,成为广东加多宝(王老吉)集团、深圳喜之郎集团、浙江致中和集团、海南椰树集团、梧州双钱集团以及台湾泰山集团等知名企业的长期原料供应商。此外,他还打开了东南亚和非洲的市场,年销售额达到1.8亿元。
他就是广西灵山宇峰保健食品厂总经理王宇峰。从最初把枯草加工制作成仙草粉,到后来引进设备生产仙草茶,卖出一吨10万元的天价,他靠不起眼的枯草创造了年销售额上亿元的财富神话。
商机无处不在。生活中从来不缺乏商机,缺乏的是发现商机的慧眼和抓住商机的果敢、敏锐、智慧的头脑。一次简单、随意的聊天,眼光独到的人看到的是一座隐藏在地下的金矿,而平庸的人看到的仅仅是一堆地面上无用的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