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与处世》一位农民的壮举(2012年9期)
(2012-03-03 11:19:07)
标签:
杂谈 |
分类: 见刊文字·杂志 |
《做人与处世》2012第5期上目录
卷首语
相信理想会开花
美德
修品:
付出是幸福的
人生不凑合
榜样:
善心可以救人
一位农民的壮举
言论:
杯子原来只是杯子
高压线:
别让虚荣“黑”了青春
智慧
理念:
抄近路不等于走捷径
幸福是与你珍惜的人好好相处
方圆:
如何消除担心
过人之处:
女中学生的自信宣言
事在人为:
用人品“撬开”财富之门
见解:
总变换路径的人才迷路
雷区:
一张300元的生命罚单
沟通
交际:
多说一两句话
识人交友:
交友五品
有一种友情只留给记忆
口才:
撒贝宁的妙语连珠
吴君如温言巧劝甄子丹
说辞:
青春永不落幕
人生
感动:
向着同一个方向飞
我也想要一个家
真情:
亲情树
爱的接力
恋曲:
夜来幽梦忽还乡
三颗心结成的终极爱情
精彩:
有梦谁都能精彩
天才也不能随便成功
百态:
那些穿越心田的温暖
旅途:
心灵美是要学着做的
关注
话题:
高校教育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视线:
为道德撑腰(配用)
人物:
公益事业照亮了他们的青春
事件:
围观别人就是围观自己
青春叙曲
我爱我家:
父亲的计较
心灵絮语:
打开心灵之窗
成长箴言:
不走寻常路
我写故事:
风雨中站成两棵树
杂谈
感悟:
在平和中凝望出喜悦
简单与深邃
事事关己
手里淌爱
“假的比真的值钱”
给坚持的花浇杯水
话语:
今人今语
补白:
《下辈子还当老师》等
博览
海天巡看:
尊重比利益重要
文化碎片:
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人和事
读者心语
对你的爱
一位农民的壮举
2012年1月17日下午,褚堂乡沟南刘村41岁的张景凤,接到在深圳打工的女儿邓荣荣的电话,叫母亲去县城火车站接她。放下电话.张景凤8岁的儿子邓彦科听到姐姐要回来,非要和妈妈一起去县城接姐姐。在火车站接到女儿后,张景凤把女儿的行李挂在左车把上,让儿子站在车前面的踏板上,让女儿坐在车后座上,然后往家驶去。
当张景凤母子三人驶上孙沟桥,突然电动车轧上了桥面上的一颗石子,车头猛地一歪,张景凤母子连人带车霎时翻下15米高的桥,坠入冰冷的河水中。他们在5米深的冰冷的河水中一边挣扎着,一边大声呼救:“救命啊——”
就在这时,一个人骑着电动车驶上孙沟桥,他听到桥下张景风母子凄厉的呼救声后,连衣服也没脱,就一头扎进冰冷刺骨的河水中。这个人就是李国喜。李国喜是褚堂乡屈庄人,今年58岁,在一家工厂打工,此时是他上班的途中。
他顾不得多想,舞动双臂奋力划水,很快游到了邓彦科身边。他伸手一把拽住邓彦科的手臂就向岸边游去。由于湿重的棉衣襄贴在身上,也由于年纪大的原因,李国喜每游动一下,都十分吃力。等李国喜把邓彦科推上岸后,顾不得喘匀一口气,又转头扎入水中,向河中心的另外两人游去。他先游到了离他最近的张景凤身边,拽着张景风向岸边游。这一次,他游得比第一次要慢很多,他感到张景凤似乎有千斤重,几乎使尽全身的力气,才把张景凤推上了岸。
此时的李国喜连累带冻,脸色煞白、嘴唇发紫,浑身上下不停地哆嗦。他极度疲惫,但又毫不犹豫地转身,争分夺秒地向河中央的邓荣荣游去。邓荣荣此时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只有小脑袋瓜在水面上时浮时沉。李国喜心急如焚,奋力地划水。1分钟、5分钟、10分钟……他终于接近了邓荣荣并牢牢地抓住了她的手臂,开始向岸边游。此时的李国喜,已经在冰冷的河水中来来回回地游了3个来回,近20分钟。他已经筋疲力尽,但他咬紧牙关坚持着,他多么希望能有人来帮他一下。他恍恍惚惚看到岸上来了几个人,有一个人甚至跳入了水中,但没游多远又返回了岸上。岸,越来越近,5米、4米、3米……同时,牵国喜也感觉自己的力气在一点点消失。最后。李国喜积攒起全身最后的一点儿力气,把邓荣荣猛地推向岸边。他看到有人向邓荣荣递来一根树枝,可递了几次,意识不大清醒的邓荣荣就是抓不住。李国喜想抬手推邓荣荣一把,却怎么也抬不起胳膊来。最后,他用头顶着邓荣荣的后背,一点一点地把邓荣荣顶到了岸边,在岸上人们的帮助下,邓荣荣被拉上了岸。
等人们把李国喜也拉上岸时,他鼻脸鸟紫,早没有了气息。120的急救车来了。医生听了听李国喜的心脏,确定人已死亡。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的溺水救治专家丁一说:人在冰冷的河水中,生理耐受时间只有十几分钟;而牵国喜在冰水河中坚持了二十多分钟,直至把母子三人全部救上来,创造了生理耐受时间的奇迹。
英雄牺牲了,但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却奏响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大义之歌。
编辑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