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低调组合《Bad》vs 程思佳《不同凡想》
串烧是这些年来音乐真人秀中常见的改编手法,即把两首及以上的歌曲元素融合串烧到一首歌中。因为通常而言,相比于听唱片(仅接受听觉信息),听众在观看表演(接受视听信息)时会期待得到更多的信息,及其带来的更多的情绪冲击(这也是为什么演唱会版本的歌曲通常在编曲上要比录音室版本要更复杂的原因)。所以在推进节奏更快、戏剧张力更大的真人秀中,把几首歌曲串联到一起,增加其信息密度,是好用且常见的提升歌曲情绪张力的方法。
但具体到这首《Bad》(中文 Rap 部分实际上都是低调组合往里串的原创内容),串烧的效果并不是特别好。原因在于:1、《Bad》本身就是形态很复杂的作品,再加上高密度的 Rap,特征重叠(顺拐)了,且超出听众接收阈值;2、对《Bad》的演唱本身也存在着一些瑕疵,尤其是在 Pre-Chorus 段,女声的演唱太过粘连,完全没有 MJ 那种由顿音和重音变化带来的内生节奏感;3、歌曲设计有点复杂,前半段的男女声的互动及 Rap 都有小拍子不准的情况,但尾段男声高难度 Rap 发挥得很好,提气。
程思佳的《不同凡想》相较而言,基本继承了原曲结构,音乐结构更严谨且完整。处理上,对律动细节的把握(which is 黑人系音乐的重点)比低调组合要更好。但比较明显的瑕疵在于高音区的发声能力稍差,在 #C5 使用不同发声位置时,声音稳定度有了明显的下降,而这可能不是发挥而是能力问题,毕竟想达到袁娅维对 Soul 的那种驾驭力,还是需要苦练一段时间的。
二、羽田《Thinking Out Loud 凤凰于飞》vs
这一轮的两首歌是非常套路化的串烧,也就是所谓的为改而改,而且具体的手法都很相似。《Thinking Out Loud》和《I’m Yours》都是近年欧美大热流行单曲,《凤凰于飞》 和《南坪晚钟》都是中华韵味浓厚的传统老歌,彼此串联当然能通过文化背景的反差营造出一定的艺术张力。但问题在于这两对歌曲除了节拍和调式大体相似外,在歌曲内涵上并没有关联,而且节拍调式也只是大致相似,细究起来却又各有不同——《Thinking Out Loud》是大调 R&B 而《凤凰于飞》则是宫调五声,《南屏晚钟》和《I’m Yours》都是七声大调但前者的旋律是五声。有点像又不全像,即不递进也没有对比,串而不联。
具体表现上,都中规中矩。相较而言羽田虽然没有达到 Ed Sheeran 的转音完成度(省略了不少),但演唱难度还是高于对手的。我选羽田。
另:再次推荐《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盲选阶段由莫海婧演唱的《凤凰于飞》
三、包师语《彩虹》vs 曾敏杰《伤痕》
但在看完这一组选手的表演之后,我会感觉到第二组选手虽然串烧效果平平但参赛态度起码是更积极的,而第三轮这两首歌——我甚至怀疑是她们盲选轮的备选曲。盲选唱了《安和桥》的包师语又唱了首民谣版的《彩虹》(其实所谓的改编就是把难度简化到了民谣水准),而盲选唱了《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的曾敏杰又唱了首《伤痕》(誓把九十年代芭乐进行到底),风格没有变化的同时,难度也没有提升,不知道盲选结束后到分组考核这一段时间,她俩和周杰伦都在琢磨些啥(p.s 杰伦是四位导师里算是对待学员不那么上心的,当然,如何看待这种「不上心」就见仁见智了)。
不过选择结果倒是比较符合二人水准。另:包师语是得罪了造型师了么?
四、向洋《我们都寂寞》vs 黄俊杰《迷迭香》
虽然向洋的演唱略显浮夸、表演成分不少,但从演唱上而言,处理得相对流畅而完整。而《我们都寂寞》本身也是颇具曲式复杂度和和声色彩对比的作品——在海量珠玉在前、竞争极其激烈的成人芭乐领域中能冒出来的佳作,技法、结构、形态大多有超人之处,而在不改编的前提下选择这些作品翻唱,在音乐性上是有优势的。
黄俊杰的《迷迭香》整体听来还OK,但更多的加分项来自于拉丁元素带来的律动感,间奏处的贝斯弹唱 Solo 也很亮眼,但演唱上稍显平淡,虽然音色比较干净但给人感觉是音乐在推着唱走。从「演唱」带来的冲击力看是明显比不上向洋的。此外如果我没有听错的话,黄好像把「暧昧」念成「暖胃」了。
五、吴江《在雨中》vs 朴翔《把悲伤留给自己》
虽然我认为杰伦不会因为选手在组内对战时选了其他导师的歌而生气,但吴江这首雷鬼版《在雨中》选得……实在让人不知用意。盲选时的雷鬼版《十七岁女生的温柔》和《我是女生》的串烧的效果之所以不错,不仅因为两首歌就「女生」话题进行了有关联的展开,而且《我是女生》原版的基础律动就有一些雷鬼特征,而《十七岁女生的温柔》的旋律和雷鬼又并不矛盾(并且歌词和雷鬼那种半真半假的戏谑感很搭),所以可以同时串烧出音乐形态与歌词文本的内在线索(当然这些思考很可能是由李宗盛和 Matzka 完成的)。但具体到这首《在雨中》,无论从歌词、意境、情感上,都找不到和雷鬼格外搭配的线索——是一个纸面上可行但缺乏内涵的改编,改编仅仅停留在了形式上。
相较而言,朴翔的《把悲伤留给自己》尽管使用过了大量的嘶哑使得「悲伤」表达得过于具象,但他 Blues 风格的电琴 fill 和更富讲述语气的演唱让我觉得更真诚。间奏及尾奏处出现的维吾尔族吟唱很点睛(很接近于木卡姆的引子),既契合了朴翔的身份(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隔的不远),而吟唱自带的苍凉和忧伤感也呼应了歌曲主题。个人认为朴翔在歌曲前3/4的段落中的情感表达可以再克制一些,爆发时才更有情绪张力。